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乔龙 《青海师专学报》2003,23(1):123-12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终极法人财产所有权与法人财产的经营权是分离的,委托经营的员核心的问题是如何保证投资者的目标与经营者的协调一致。作为企业管理层的经营者,从最大合理效用的角度考虑其自身的目标问题,往往导致企业理财目标(即投资者目标)与经营者自身目标发生背离,造成投资者目标无法实现。因此,如何控制经营者行为,使其目标与企业理财目标相协调,保证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和高效率是本文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法人财产权在于强调政府的公共权力而不是强调举办者的收益权,相对于公共权力,举办者的收益权属于下位的权力。法人财产权是法人所享有的以经营管理权为核心的全部财产权的总称,这种财产权实际上就是经营者对实物财产的实际支配权。产权不明晰是民办学校普遍存在的,也是事关举办者切身利益的问题。长期以来,产权不明晰、利益关系不顺、投资者得不到应有的利  相似文献   

3.
民办高校控制权私利及其度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办高校控制权私利是指在现行法律制度下举办者(投资人)或创办者利用其所拥有的控制权通过对民办高校法人财产的占有所获取超出“合理回报”部分的货币性收益。举办者(投资人)或创办者在不同时期通过不同途径所获得控制权私利大小可以参照市场中相似交易来估算。  相似文献   

4.
一、企业家在现代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于什么是企业家,人们有不同的描述,早在1803年法国经济学家豪·巴·萨伊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一书中提出:企业家是将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组合起来进行生产的人。后来,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股份制企业的出现,发生了资本最终所有权和法人所有权的分离,逐步形成了企业家阶层。为此,著名经济学家韦伯斯在《新世界词典》中,把企业家概念界定为:“一个经济冒险事业的组织者,特别是组织、拥有、管理并承担这一事业全部风险的人。”而对企业家涵义作出更明确科学界定的是美国知名学…  相似文献   

5.
对法人财产权的定性问题,长期以来在中国法学界争论不休。基于对法人的财产权以及所有权、经营权等物权的比较分析,法人财产权就是经营权;而投资者对法人财产拥有股权,即让渡了部分权能的所有权。由于股份有限公司是典型的现代企业制度,故这里所讨论的法人财产权仅限于股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6.
把我国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原因归结为“所有者虚位”、产权关系不明晰并不确切。缺乏应有的责任品质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企业经营管理者腐败和其它违法经营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产生财产权利私人化和财产责任公有化现象的内在原因。企业家必须具备责任品质,使自己的经营活动对消费者、投资者、员工负责,对国家、社会负责。我们应通过挑选、培训、考评几个环节的层层把关,切实培养和强化企业家的责任品质  相似文献   

7.
一、民办学校的法人财产权对于民办学校的产权问题,我国许多学者已从经济法的角度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分析。鉴于此,本文拟从法人财产权的角度对民办学校的法人财产权进行分析。(一)有关法人财产权理论何谓法人财产权?许多学者认为法人财产权是指财产所有权,不包含其他的权利,即法人对其自身的各种财产所拥有的所有权,包括对厂房、设备、资金等有形的和无形的财产所拥有的排他的权利。也有学者提出,法人财产权不仅包含财产的所有权,它还有更丰富的内容,如财产的使用权。通说认为:法人财产权是一种权利束,不仅仅指财产所有权,它是包含财产所有…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的过程,也是企业制度改革深化的过程。社会实践告诉我们,企业家在企业制度改革中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呼唤真正的企业家。一、真正的企业家产生于现代企业制度市场经济是区别于计划经济的社会经济运行方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家,不再是人们习惯认识中的含义。当前,大多数企业的领导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只能算作“企业官员”(国有企业)或“企业拥有者”(民营企业)。只有市场经济中自主企业的领导人,才可以称得上是企业家。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相似文献   

9.
梁静纯 《继续教育》2002,16(6):30-31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本。而人是知识的载体,对知识的获取和应用是通过人来实现的,所以,人力资源又是企业的第一资源,现代企业管理必须发挥“人”的作用,围绕“人”来构筑企业的核心能力。要开发人力资源,企业就必须加强职工的有效培训,把传统的层次组织型企业改造成学习型企业。一、学习型企业的含义及其作用所谓“学习型企业”,就是把培训作为开发与发展人力资源的基本手段,设法使企业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在学习型企业内,教育或培训部门是企业的核心,培训成为管理的职能,企业家…  相似文献   

10.
调查发现,一些中小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未来发展存在着焦虑与迷茫情绪。而实践表明,未雨绸缪是避免陷入焦虑和迷茫状态的有效途径。做到未雨绸缪对中小企业经营者而言至少包含两个层次:一是要对已知的或企业家可以把握的事物或问题及时地做出反应或回应。比如,在“入世”后企业需要及时把取得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等与国际化发展相关的要求,提到企业发展的议事日程上来。实际上,这一点是对中小企业经营者“勤劳”特性的内在要求,提到企业发展,对中小企业经营者“勤劳”的标准正在相应地提升。做好这一点,并不容易,但做好这一点,的确能有效地帮助中…  相似文献   

11.
《世界教育信息》2004,(1):34-36
在日本,设立公益法人必须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从事有关公益事业;二是要不以营利为目的;三是要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批准。财团法人、社团法人和学校法人均属公益法人。日本的私立学校,特别是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设置者,都必须是公益法人,只是所依据的法律由《民法》规定的公益法人——财团法人,变成了特别法《私立学校法》规定的公益法人——学校法人。学校法人在“捐资行为”规则中必须明确地将资产分为基本财产、可动用财产和用于经营收益事业的财产。“基本财产”一般不能动用,它是学校存续的基本保障;学校的日常运营经费主要依靠“可动用财产”的收益、“用于经营收益事业的财产”的回赠以及学生的各种交费。  相似文献   

12.
一、准确掌握概念民法学的概念很多,需要花大力气去掌握,而且要准确地掌握。似是而非地掌握,或大而概之地掌握,往往遗误作答,或答非所问、或张冠李戴、或答非重点,甚或不能作答。每一个概念,都有其特定含义。特定含义中有其“要点内容”和“要害文字”。对“要点内容”和“要害文字”,一定要理解并记牢。因为作答试题时,遗漏了“要点内容?”、“要害文字”,可能丢掉试题的全部分数,而遗漏其他内容,则只丢掉部分分数。比如:民法的概念是:“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相似文献   

13.
1.法人、自然人、企业法人、法人企业、非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法人是相对于“自然人”(以生命或血缘为存在特征的单个人)而言的,它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根据是否以盈利为目的及活动内容的异同,法人划分为企业法人和非企业法人。企业法人是指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法人企业和企业法人是同一概念,只是提法不同而已。非企业法人是与企业法人相对应的概念,它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  相似文献   

14.
新编高中政治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 ,1 997年 1 2月第 1版 )高一上册第三课“企业和经营者” ,在讲完了“企业法人”后 ,接着指出 :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 ,它的法定代表人 (简称“法人代表”)是厂长或经理 (第 82页 )。这样 ,就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了法定代表人和法人代表是一回事这样一个错误的意识 ,从而产生一定程度的误导。但实际上法定代表人和法人代表是两个并不完全相同的概念 ,法定代表人并不完全等同于法人代表。我们应将二者区分清楚 ,不能随便将二者混为一谈。要说清楚这个问题 ,需要从法人说起。关于法人的确切…  相似文献   

15.
一、现代企业的本质决定了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位于中心地位 现代企业在本质上是一个肩负所有者权益最大化责任的法人财产实体,对企业这一本质的认识,是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根本条件。企业的本质也决定了企业的经营目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原来单独的利润最大化转向所有者权益最大化,企业所有者关注企业的发展与经营,企业的经营者为所有者工作,其任免和功过是非主要由投资者来进行评价,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是所有者利益的维护和增长。这些无一不是通过良好的财务状况和实现收益性和流动性的统一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培训》2000,(5):58-59
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也需利益激励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王东京经营者能否像关心自己的财产一样关心国有企业 ,这是国有企业能否真正搞好搞活的一个决定性条件。当前西方许多企业对经营者的约束 ,并非仅仅依靠财产约束 ,他们更注重的是利益激励西方大学培养一些专门的人才———MBA ,即工商管理硕士 ,大学里的学生拿到MBA ,就表明他具有了出任一家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能力 ,可以担任经理、董事 ,甚至董事长。可是一个人要想出任董事、总经理 ,他必须持有相当大的股份 ,而这些MBA们刚从学校出来 ,一贫如洗 ,哪里有钱去买股呢?在这方…  相似文献   

17.
民办高等教育的法律困惑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办教育促进法》将民办教育定位为公益性事业,毋庸置疑是正确的,但由此形成的法律困惑也是无法回避的。由于国家对法人的管理和政策不同,民办高校被定性为“非企业法人”,加剧了处于初始发展时期的民办高校的弱势。而法律虽然认可了民办高校的法人地位,但在其框架中并没有按照民商法的原理设置民办高校的法人财产所有权,民办高校对其法人财产实质上只是财产管理权,与之相对应,举办者出资所得不仅被定性为“奖励措施”,且以“合理”厘定,缺乏可操作性。由于法人财产权制度的不完善,民办学校难以据此建立起合理的法人产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导致了民办高等教育持续发展乏力,且内部管理无序,违法营利普遍存在。这些问题的解决,业已成为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李洪 《华章》2013,(16)
对于近代浙江企业家涵义的理解,有着两个维度:一是外延,指1870—1937年的时间范围,服从属人原则;二是内涵,指近代大企业的实际组织者和经营者,他们在当时乃至以后有着相当的社会名望,具备“入乎其内”甚至“出乎其外”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9.
在现行法律制度环境下,民办高校控制权私利是民办高校举办者和创办者获取投资回报的主要途径和方式。通过实际案例研究表明:民办高校举办者和创办者在学校不同发展阶段中获取控制权私利的途径和方式有所不同,主要有:法人财产虚置、转移现金、转移利润、转移资产和转让控制权等。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法国的失业问题日趋突出,失业率超过了10%,有的地区高达20%。为此,法国政府在苏瓦松市创立了“小企业创办者培训辅导中心(CEPAC)”。它是一个非盈利、私营的公益性组织。其宗旨是,通过对拟创办小企业人员进行培训、扶持,使他们成功地创办小企业,重新就业,增加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