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海南省黎族中小学生与全国汉族中小学生体质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海南省黎族中、小学生同全国汉族学生之间的体质对比分析,调查了海南省黎族学生的体质现状,就如何提高其群体健康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黎族中、小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发育落后于同龄全国汉族学生,身体素质整体水平高于汉族。  相似文献   

2.
裴永杰  黄霞  王真 《体育世界》2014,(11):134-136
通过对25年间陕西省男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变化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身体形态和匀称度有所改善,豆芽型和肥胖体型有增多趋势,身体机能下降显著,身体素质除城乡男生爆发力指标、乡村男生速度外,其他素质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但2005-2010年的后5年,城乡男生身体形态3项指标、身体机能指标均呈良性发展趋势,身体素质除爆发力指标下降外,50米、1000米和引体向上3项素质指标均呈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3.
夏登波 《体育科研》2010,31(5):88-90
对海南省三亚市、琼中黎族及苗族自治县体育运动学校的15名15~17岁的黎族及苗族女子沙滩排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标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及分析,并与本地区同龄足球运动员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现状指标进行了比较。为海南省少数民族青少年女子沙滩排球运动员选材提供参考指标,为海南省少数民族青少年女子沙滩排球运动的训练及进一步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掌握湘西自治州9-12岁农村留守儿童身体机能与身体素质状况。研究方法:文献资料调研法、体质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研究结果和结论:对苗族、土家族与汉族9-12岁2 380名农村留守儿童身体机能(血压、肺活量)、身体素质(50m、立定跳远、仰卧起坐、50m×8)等7个指标测试的结果表明,湘西自治州9-12岁农村留守儿童身体机能指标年均增长的幅度呈现出基本趋势是汉族>土家族>苗族,在速度素质方面汉族>土家族>苗族。在力量素质方面,立定跳远基本的趋势是汉族>土家族>苗族,男生>女生;仰卧起坐呈现基本的趋势是汉族>土家族>苗族,女生仰卧起坐的增长幅度小于男生;在耐力素质方面基本的趋势是汉族>土家族>苗族,同年龄段耐力素质男生>女生。  相似文献   

5.
依据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舟山群岛3-6岁男性幼儿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测试指标数据为资料,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舟山群岛男幼儿体质特征变化的趋势,旨在为舟山群岛幼儿男生体质变化趋势和评价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而服务。  相似文献   

6.
分析彝族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发现其健康问题,为提高彝族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增强民族健康素质提供科学依据,对楚雄师范学院1 157名(非体育专业)彝族在校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进行体质健康测试,采用Excel 2007和SPSS 16.0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发现:1)除彝族女学生运动耐力等级优于全校女学生外,彝族男女学生总体体质健康水平、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级与全校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彝族女生总体体质健康、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等级均优于男生,身体机能等级男女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彝族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总体上与全校学生无差异,但应重点关注彝族男生体质健康状况,以及学生身体机能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汉族学生体质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霞 《体育学刊》2012,(2):100-103
通过对1985~2005年5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数据进行比较,发现:(1)我国汉族学生身体机能和素质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但并非持续下降,而是是具有起伏的曲线型。学生耐力素质只在7~12岁城市男女生和13~18岁乡村男生中出现连续20年下降;其他身体素质在1985~1991年呈现出回升。(2)1995年是各项监测指标的转折点,学生的肺活量、速度、耐力等素质在1995~2005年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8.
在2000年体质调研的基础上,对海南省7~18岁汉、黎族男生身体形态中身高、体重、胸围3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以其均值所存差异进行纵横向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其身体形态3项指标低于全国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基于第三监测的武汉市初中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而提出体质健康促进策略。方法使用智能体质健康测试仪器对武汉市18 604名初中生体质健康进行测试。结果 1)武汉市初中生体质健康总合格率为85.81%,优良率15.37%,不及格率14.19%。2)身体形态:BMI正常为68.28%~69.97%,超重为14.16%~15.30%,肥胖为12.22%~15.59%,且肥胖呈"Λ"型。3)身体机能:肺活量为2 135~3 292 ml,且男生高于女生,平均分为67.9~73.0。4)身体素质:柔韧素质指标坐位体前屈为6.6~13.6 cm,随年级增长而升高,平均分为68.8~73.7;速度素质50 m成绩为8.8~10.2s,且男生好于女生,平均分为61.4~68.1;力量素质指标立定跳远为150.3~193.0 cm,男生好于女生,平均分为54.9~62.0;男生引起向上为3.0~4.5个,平均分为43.7~46.1,女生1 min仰卧起坐为30.3~30.5个,平均分为66.2~69.4;耐力素质指标1 000 m(男生)为265.3~299.4 s,800 m(女生)为251.0~265.8s,平均分为64.3~71.9分,呈现"V"型。结论武汉市初中生体质健康总体一般,优良率偏低,不及格率偏高。身体形态一般、身体机能尚可、身体素质较差。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4年和2005年陕西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并与全国大学生体质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陕西高校城市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及皮脂厚度总体上均优于乡村;速度、爆发性素质明显优于乡村男生,耐力、力量性素质明显低于乡村男生;速度、耐力和力量性素质明显好于城市女生,腰腹力量低于城市女生;与全国大学生体质健康平均水平相比,陕西大学生的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指标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身体素质指标方面,陕西高校男生的力量性素质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耐力、柔韧性素质比全国平均水平低;女生的速度、腰腹力量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柔韧性素质比全国平均水平的低.城市学生的超重与肥胖率呈逐年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丁仲元 《体育科技》2014,(6):115-116
为了解忻州市小学学生(7-12岁)的体质健康状况,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方法、数理统计法对所抽取的2156名7-12岁小学生将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方面进行了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2010年山西省同龄学生体测试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学校,家庭,社会应重视学生身体锻炼的建议,也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经验选择的基础上,运用特尔菲等方法,构建了包含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20个三级指标的女子网球后备队员体能诊断指标及其权重,并制定出各指标的具体评分标准.诊断结果发现:湖北省女子网球后备队员体能水平处于中上水平,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指标得分较高,部分队员身体素质指标得分较低,建议加强身体素质训练,提升整体竞技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中老年退休职工体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标准化测量方法对受试者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共13项指标进行测试,以探讨我国退休纺织工人体质水平现状,比较与国外同龄者体质发展水平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身高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其它形态指标无显著变化、体脂率男子较为适中,女子超出标准偏肥胖。血压男女均随年龄增长有升高趋势,呼吸机能男60岁和女55岁后明显下降,身体素质下降明显,与日本同龄组体力年龄相差10~20岁,受试者患病率高,有2/3的人无运动习惯。造成我国中老年退休职工体质差的原因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海南省7~18岁汉、黎族女生身体形态3项指标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颖  袁存柱  张海霞 《体育学刊》2002,9(5):121-122
在2000年体质调研的基础上,对海南7-18岁、汉、黎族女生身体形态中身高、体重、胸围3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试图了解海南不同地域、不同种族女生身体形态发育基本规律和特征,为在今后体育教学和营养方面的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调查男女大学生板鞋运动员身体形态及体能特征。受试者为大学生板鞋运动员18名(男、女各9名)。身体形态测定项目包括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WHR(腰围/臀围)、上臂围、大腿围、体脂肪率以及LBM等指标。体力测定包括最大无氧能力、最大吸氧量(VO2max)、血乳酸(La)、心率(HR)及运动成绩等指标。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板鞋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各指标的特征、最大血乳酸浓度、VO2max,与同年龄同性别的体育系大学生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大学生板鞋运动员的无氧功率,与同年龄同性别的体育系大学生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大学生板鞋运动员的VO2max和最大无氧能力都存在性别的差异。以上结果表明,大学生板鞋运动以乳酸供能为主,建议采用最大无氧功率评定板鞋运动员的最大无氧能力,这对板鞋运动员的选材和专项运动能力的评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探讨男性青少年生长发育过程中血清IGF-1水平与下肢骨骼和肌肉形态、机能发育的关系以及运动训练对青少年生长发育及血IGF-1分泌规律的影响。对68名青春发育期男性青少年的身高、体重、下肢长、小腿长以及小腿三头肌肌腹和肌腱长度等身体形态学指标及反映下肢跳跃能力的指标进行测试、同步检测了血清IGF-1浓度。结果发现,样本男性青少年的血清IGF-1浓度在9-12岁以前升高不明显,12-13岁骤然升高,15岁达到最高峰后,缓慢下降;样本男性青少年在青春发育前期运动训练组与非运动训练组和青春发育后期运动训练组与非运动训练组血清IGF-1浓度无显著性差异。提示运动训练并未影响血清IGF-1的分泌规律。除体脂外,样本所有的生长发育指标均与IGF-1有正相关关系。垂直跳高度,连续跳高度在运动训练组与非运动训练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与血IGF-1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2005年澳门市民体质监测数据的分析比较,以期探讨澳门市民体质的特征,为政府及时了解市民体质现状,制订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05年澳门市民体质监测对象为研究对象,年龄为3~69周岁的澳门市民,采用分层随机整群的原则抽取样本。严格遵守统一的测试细则对研究对象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等指标进行测试,利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澳门3~69岁人群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指标均随年龄的增长表现出增长、稳定和衰退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不同指标间表现出的阶段性变化不同,在生长发育阶段,基本上表现为先素质、再形态、后机能的发展次序;在生长发育达到成熟期后,则体质衰退下降的顺序依次为:先素质、再机能、后形态。无论是形态还是机能或素质指标,女性的生长发育均早于男性,这体现了人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性别差异。结论:揭示了澳门市民的身体形态、机能与素质各指标在不同年龄的阶段性,以及不同指标的阶段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体质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阜阳市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各指标进行监测,并与全国同龄人群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阜阳市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低于全国同龄人群;身体机能各项指标平均数与全国同龄人群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身体素质各项指标中仅有16和18岁男生握力平均数以及男女学生耐力素质和柔韧素质呈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年龄组握力和速度素质差异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文章从政府、学校和家庭三个方面提出提高阜阳市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体质状况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