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利用PCA和SVM对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X射线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特征选择及分类研究。方法:利用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纹理特征和小波变换的频域特征提取法,提出将ROC曲线面积选择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的两步式特征选择法,利用Bayes和SVM分类器对图像进行分类以验证所提取特征的分类能力。结果:AUC0.7的特征经主成分分析后输入到SVM分类器和Bayes分类器中得到的分类准确率和AUC值最高,分别为91%和85%、0.945和0.915。结论:SVM具有较好的分类性能,两步式特征选择法能有效地消除特征之间的共线性,极大提高了特征的分类能力,本研究有望提高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CAD系统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D-二聚体检测在肺栓塞诊断中的正确评价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7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疑似肺栓塞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三组即A组,B组,C组,每组人数均为42例,A组患者采用乳胶凝集法进行诊断,B组患者采用ELISA进行检测诊断,C组患者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诊断,对比三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阴性预测值(简称NPV)、特异性的区别。结果:B组的检测特异性最高达到了48.9%,敏感性为93.3%,阴性预测值为90.9%,C组的敏感性为96.7%,阴性预测值为95.5%,但是检测特异性,A、C组均小于B组,而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B、C组明显高于A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因此为了更高的对肺栓塞患者做出正确的诊断评价应该选用ELISA或者免疫比浊法来进行对D-二聚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脾化湿膏方结合正骨推拿手法在治疗痰湿痹阻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2014年12月-2016年2月的82例痰湿痹阻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通过口服健脾化湿膏方和进行正骨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正骨推拿手法治疗,两组连续治疗20天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疼痛视觉模拟量尺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定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按要求完成治疗,治疗过程中治疗组2例患者出现轻度腹泻,其余患者均为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1个月进行中医疗效评定及VAS评分。其总有效率及疼痛改善情况治疗组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化湿膏方结合正骨推拿手法对治疗痰湿痹阻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疗效较单纯的韦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好。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20,(27)
目的:本临床研究主要是为了探讨肿瘤病理诊断中特殊染色联合免疫组化技术的效果观察。方法:本研究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于我院肿瘤科就诊的80例肿瘤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的观察对象,采用不同的诊断方式将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免疫组化技术进行诊断,同时给予试验组患者采用特殊染色联合免疫组化技术进行诊断,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阳性诊断率情况。结果:40例应用特殊染色联合免疫组化技术诊断的患者中36例患者呈现出阳性,4例患者呈现出阴性,其阳性率为90%;试验组患者阳性诊断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67.5%;两组研究结果差异明显,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将特殊染色与免疫组化技术两种诊断方式联合使用对肿瘤的病理诊断有较好的效果,因此可作为临床上诊断肿瘤的诊断依据,作为临床诊断指导有较好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大肠癌结肠镜筛查的策略及依从性研究进行分析,找出大肠癌结肠镜筛查的最有效的方法,进而为获取大肠癌结肠发病信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例老年患者进行的大肠癌结肠镜的综合效果进行资料采集和分析。结果:对200例老年患者进行大肠癌结肠镜筛查过程中,有181例患者能够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占所有病例的90.5%。结论:大肠癌结肠镜筛查过程需要进行严格的设备控制和人员管理,并且大肠癌结肠镜出现不适应现象与病人的性别和年龄无太大的关系,筛查过程应该更加注重对大肠癌结肠镜依从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1, 3)-β-D-葡聚糖(BG)检测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合并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1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呼吸科与重症医学科二区住院的90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具体病情,这些患者被分为真菌感染组、普通感染组、非感染组,每组30例,分别采集患者的血浆和肺泡灌洗液标本进行葡聚糖检测试验,比较三组患者血浆和肺泡灌洗液BG浓度及对真菌感染预测效果。结果:三组患者血浆及肺泡灌洗液BG浓度比较,真菌感染组普通感染组无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G试验浓度为66.07pg/mL时的约登指数值最大为0.584,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91.7%;肺泡灌洗液G试验浓度为78.3pg/m L时的约登指数值最大为0.733,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93.3%。结论:肺泡灌洗液G试验较血浆G试验对早期真菌感染的诊断更有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孙宗荣 《内江科技》2014,35(11):37-38
探讨Hsp90在大肠癌患者及正常人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通过对150例血浆样本,包括80例大肠癌患者、70例健康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进行检测,测定Hsp90蛋白的血浆浓度,检验其诊断大肠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ELISA检测结果显示,大肠癌患者血浆中Hsp90蛋白浓度为(86.54±18.20)ng/m 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人群(240.18±52.72)ng/m L(P0.01)。当cutoff值定为124.29 ng/m L时,Hsp90检测大肠癌的敏感性为96.5%,特异性为87.8%。结论:检测血浆中Hsp90的蛋白水平有助于大肠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磷含量的方法。方法:绘制标准曲线,通过标准曲线定量。结果: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精密度较好、方法回收率高。标准曲线的线性回归方程A=0.0026m+0.0061,R2=0.9997线性关系好。结论:研究为洗衣粉中总五氧化二磷的测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肌筋膜释放技术训练方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两家医院康复科就诊的50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及实验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及腰部功能评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为(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肌筋膜释放技术结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的疼痛及腰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正>前列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男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受人口老龄化、膳食结构变化以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筛查普遍化等因素影响,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呈明显增长趋势,其中高危和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是威胁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在初诊时这部分患者比例可达20%~35%,经局部治疗(根治性手术或外放疗)后5年内生化复发率更是超过了50%,这也促使临床医生寻求新的治疗策略来弥补局部治疗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对141例怀疑早期宫外孕患者的前瞻性研究,定量分析临床表现,腹部B超、尿hCG及血β-hCG及其联合系列试验在诊断早期宫外孕中的价值。结果表明:血β-hCG和腹部B超系列诊断试验可确诊早期宫外孕,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均为100%。本文针对不同的临床情况,提出并分析几种具体的诊断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数据挖掘算法对乳腺肿瘤超声图像特征的属性选择优化,探讨适用于乳腺肿瘤良恶性分类的数据挖掘分类算法。方法:对乳腺肿瘤超声图像进行预处理,获取病灶区形状,提取病灶区图像形态、形状、纹理特征。应用数据挖掘算法进行图像特征属性选择,形成优化的乳腺肿瘤超声图像混合特征。应用分类算法评价其分类性能,筛选适用于乳腺肿瘤良恶性判定的数据挖掘分类算法。结果:利用混合特征结合随机森林算法对图像进行分类,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14,平均查准率达到了79%。结论:属性选择优化后的混合特征对乳腺肿瘤良恶性分类性能高于其他特征。在混合特征条件下,随机森林分类算法性能与Bayes网络相近,分类准确率高且性能稳定,更适于乳腺肿瘤良恶性分类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宫颈癌筛查标本639例,全部行HE染色,光镜检查,部分标本行宫颈组织活检复查。结果639例宫颈癌筛查标本中,细胞学诊断(TBS分级)为鳞状细胞癌2例,占0.32%。不除外鳞状上皮细胞高度病变8例,不能明确意义不典型鳞状细胞31例,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3例,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4例。慢性宫颈炎及其它(HPV感染等)591例。细胞学诊断为鳞状细胞癌和不典型鳞状细胞不除外高度病变及上皮内病变的17例标本中,9例行宫颈组织活检切片复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迟发性脑缺血的相关性,探索NLR预测迟发性脑缺血发生的最佳阈值。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aSAH收入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且行血管内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及入院后24小时内血常规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发生迟发性脑缺血组、未发生迟发性脑缺血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因素的差异,分析NLR与迟发性脑缺血发生的相关性,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找出NLR预测迟发性脑缺血发生的最佳阈值。结果两组间NLR值有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LR预测迟发性脑缺血的最佳阈值为14.98,敏感度为91.7%,特异度90.20%.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20,(24)
目的:分析基于CT影像组学特征的肾肿瘤组织学亚型分类的方法及作用,以期为肾透明细胞癌(ccRCC)、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fp-AML)临床鉴别诊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38例ccRCC患者与40例fp-AML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施以CT影像学检测,提取其CT影像学组织学特征,以皮尔森相关阵矩去除冗杂特征,通过Welch’s实验,确定存在明显差异的特征,借助序列浮动前向选择算法筛选有鉴别能力的CT影像组学特征,应用Ada Boost、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k最近邻(k NN)分类器实施分类。结果:在Ada Boost、SVM、RF、k NN4种分类器中,SVM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率、阳性预测率均较高,ROC曲线下面积较大,分别为91.82%、89.75%、92.36%、95.01%、86.42%、0.942。结论:基于CT影像组学特征的肾肿瘤组织学亚型分类模型的构建,可提高ccRCC、fp-AML临床鉴别准确度,促进临床诊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成人破伤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成人破伤风患者30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准段和相关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和系统性的分析。结果:在30例的患者中,有8名患者被误诊为神经系统类的疾病,大部分的患者都呈现出苦笑面容、张口困难和言语不清以及四肢抽搐的典型症状,在经过及时的非特异性综合治疗之后都有良好的效果。结论:成人破伤风存在着一定的误诊现象,主要是因为临床知识的匮乏和专业知识不全面、病史查体不细致等等,临床治疗经常以局部的伤口治疗和全身治疗为主要方式,其中以非特异性的综合治疗方法为主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正>从专利申请角度挖掘了AD诊断热点和新型分子标志物,并分析了AD分子诊断领域国内外重要申请人的技术演进图,以阐明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发特色。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老龄人群中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已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实现对AD的早期精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解沿海地区北海市合浦县孕妇产前筛查及接受度情况,对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妇幼保健院2015年上半年孕妇产前筛查及接受度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对2015上半年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4520例孕妇进行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调查,统计高风险数据及对其进行接受度调查。结果:4520例孕妇总高风险率4.03%,21-三体综合征高风险占3.10%,18-三体综合征占0.33%,神经管缺陷高风险占0.60%;高风险者产前诊断率56.60%,产前筛查接受度约97.16%。结论:产前筛查仍是防止唐氏综合征出生的有效途径,妇幼保健的宣教及必要的干预工作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人乳头瘤病毒核酸分型定量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的检测性能及临床有效性。方法:开发一种用于检测人乳头瘤病毒核酸分型定量的检测试剂盒,验证最低检测限、准确度、精密度等性能指标,同时通过与同类已上市试剂盒的临床一致性评价确认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考察试剂盒对HPV16型病毒载量检测的临床意义。结果:研制出的试剂盒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试剂盒检测灵敏度较高,经确认和验证过程确定其最低检出限为20 copies/反应;不同HPV型别的分型以及HPV16型载量检测的准确性高,报告量值的线性范围宽;检测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部位相同、症状相似或序列相近的病原体,均未出现交叉反应;临床样本中常见的内源性及外源性干扰物质对试剂盒检测无干扰;经精密度验证,试剂盒检测中批内/批间的CV值均小于5%。经与临床已上市产品进行一致性评价,阳性符合率为91.2%;阴性符合率为98.2%;总符合率为97.7%;Kappa值为0.823。508例HPV16型阳性样本以病理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通过病毒载量预测病理等级CINⅠ-Ⅱ及以上等级的准确率在72.44%。结论:该人乳头瘤病毒核酸分型定量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的主要性能指标均表现良好,并与对比试剂及临床诊断标准有良好的一致性,是一种准确快速的诊断方法,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拉萨地区新生儿听力筛查状况,为听力筛查工作在本地区的实施和进一步推广提供指导。方法分析2013至2014年在拉萨两所医院1920例活产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结果。采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进行初、复筛。对复筛仍未通过者,进行听力学综合评估并确诊。结果本研究中共1920例活产新生儿进行了听力筛查,初筛率为76.52%,初筛的阳性率为5.83%;新生儿复筛率为75.89%,复筛阳性率为29.41%。最终确诊为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5例,发病率0.26%,其中,无高危因素的新生儿中3例(0.18%),曾在NICU住院治疗的高危新生儿中2例(0.87%),二者听力损失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对高危新生儿的听力筛查尤为必要。拉萨地区新生儿初筛率、复筛率均较低,失访现象严重,加强宣传和随访对聋病的预防和干预工作至关重要。对于本次筛查确诊病例我们采取建档库存,并且与前期筛查确诊的儿童耳聋患者共同预为今后人工耳蜗植入项目的重点纳入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