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初步掌握观察、记录和用直尺测量降雨量的技能。2.通过推测哪种云预示着下雨,哪种云不会下雨,做及时防雨的活动,意识到科学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3.理解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的标准;知道哪种云预示着下雨,哪种云不会下雨。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三册第72、73页。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学会用直尺画定长(整厘米)线段。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学生的表述与交流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教学难点:量、画定长线段。教具准备:米尺、学生用直尺、液晶投影仪、大屏幕、卡片(课前发给小组长)。学具准备:每人一根学生用直尺、白纸若干张。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识小组长拿出卡片…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教育学生学习共产党员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质。 2.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的高尚情操。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收集并阅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的感人事迹。 2.准备图片、多媒体课件、大屏幕。 3.《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伴音磁带、录音机一部。 3.场地布置:学生围成同心圆。(背景布置国旗、党  相似文献   

4.
《要下雨了》是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六单元中的教学内容。这是一篇科学童话,通过小白兔与小燕子、小鱼和蚂蚁的对话,介绍了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东西这三种预示即将下雨的现象。本组教材主要是进行爱科学、爱学习、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教育。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受到爱科学的教育,我拟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学会九个生字,掌握八个词语,认识七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一些能预示下雨的自然现象,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完整地说一句意思明确的话的能力是本册口语训练的要求。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结合句子理…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的:1.通过收集、整理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谚语、成语、歇后语,组织学生开展活动。2.指导对熟语的积累和运用。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4.训练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课前收集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谚语、成语、歇后语。2.小组长准备4开大纸,  相似文献   

6.
一、中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培养1.从观察实验仪器入手,抓好起步。教学中我时常发现,有些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对各种仪器,仪表不会读数,归根到底是直尺不会用。因此,我认真帮助学生复  相似文献   

7.
对于正处于思维发展阶段的儿童而言,一切思维活动都始于观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观察不仅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收集证据的方法之一,而且贯穿于科学探究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通过组织小组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相互依赖、相互补充,促进了自身的提高.因此,在科学观察课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式学习的方式,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要求: 1.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的能力,学习用意义记忆的方法加强记忆力。2.巩固幼儿给物品分类的能力,并借以加强记忆力。二、教学准备: 幼儿智力游戏教学图片两张(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三角尺、笔筒、蘸水钢笔等。三、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一张图片(上面画着男女娃娃各一、小凳、钢琴、熊猫、草帽、衣服、鞋、汽车、辣椒、青菜、茄子、书、三角尺、笔筒、直尺、毛笔、铅笔、蘸水钢笔、苹果、梨、葡萄等二十二样物品)后提出要求: “小朋友,来来来,我们大家来比赛,看看谁的记性好,能把图上的东西全部说出  相似文献   

9.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课件 :①小华军的故事 ;②刘思影的有关录像片段 ;③算命先生的自白 ;④一例连体婴儿分离手术成功图片 ;⑤科技成果图片集锦等。2.教师准备揭穿“神符显字”、“斩妖见血”现象的课堂实验用品。3.教师课前调查学生对迷信问题感到困惑的现象。4.要求学生课前收集迷信害人、科学战胜迷信的事例。[教师课前调查了解学生对科学与迷信认识上的真实思想 ,可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学生的课前材料收集活动 ,不仅为课堂交流奠定了基础 ,同时这一活动本身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5.学生座位设计成马蹄型围坐式。教学过…  相似文献   

10.
一、活动目的1.学习准确用词,进行说话训练。2.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二、活动准备1.布置学生收集动物图片:如小狗、小鸡、小猫、小兔、牛、羊……各种动物喜欢吃的食品的图片:如蔬菜、水果等。(以上的图片也可以由学生自己画)2.准备剪刀、胶水、彩笔、画笔等学习用具。三、活动过程1.剪一剪。要求学生把自己收集或画好的动物,各种食物的图片剪下来,看谁剪得又快又好。  相似文献   

11.
在圆的周长公式推导教学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对计算公式的形成有一个更深刻的影响,教师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测量各种不同已知直径的圆的周长。教师要求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测量工具线、皮尺、直尺、透明胶等。选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在汇报中,小组通过讨论、交流得出以下几种不同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目的要求:通过学具操作,教具演示,使学生能正确推导、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二、学具、教具准备: 1.教具:用铅画纸或彩色书面纸剪成若干个直径为12厘米的圆,按要求划出阴影部分,再制若干个直径为12厘米的透明膜图片,并在图片上用水彩色笔分别划出2等分、4等分、8等分、12等分的线。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纸片一张,直尺、三角板、铅笔或彩色笔。三、操作过程及教学建议: 出示下图,要求学生用分数表示下列直线上的  相似文献   

13.
<正>【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自然界中下雪的原因。2.了解雪花的颜色、大小、形状。3.了解下雪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好处和坏处。4.学会做雪的成因的模拟实验。5.体会到与同学合作探究的乐趣。【教学准备】学生准备:一个八宝粥的空罐、一袋盐、勺子、温度计、冰块、毛巾。教师准备:与雪有关的图片、谚语、视频。【教学过程】一、创设能引发关于雪的科学问题的情景1.提问:进入冬天,同学们都盼望着一件事,那就是下雪了。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苏州园林》一文前一周,我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授予各小组一面彩旗,要求学生在一周内完成"苏州园林模型"仿建任务:1.收集资料。引导学生从图书馆、互联网中收集苏州园林的图片、文字或音像资料,并收集与我国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品德与社会》(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目标:知道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初步了解不同民族的服饰、民居、民族歌舞等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进一步提高收集资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尊重和理解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活动准备:学生准备:自由组合成4~8人的学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查找某个民族在历史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的相关资料(文字、图片、音像);整理资料以便课上交流等。教师准备:摸底调查,知道学生对各民族历史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的了解程度;收集各民族在历史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的相关资料;为学生提供收集资料的网站等。活动时间:2课时,本课是第1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学生理解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能运用它进行有关的计算.教学方法:综合教学法.教具准备:幻灯机、三角形图片、直尺.教学过程:分"以趣引新"等七个步骤进行.1.以趣引:(1)教师出示"平角",问:"这是一个什么角?它是多少度?"(2)教师分别出示锐角、钝  相似文献   

17.
"小组合作学习,构建一个个小小学习共同体"是科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如今,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缺的不是热热闹闹的教学气氛,也不是表面的小组合作形式,而是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合作学习理论和策略.为此,我们就一节科学课,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课堂观察.  相似文献   

18.
《新作文》2007,(4)
教学目标1.通过想想、说说、看看、评评,引导学生将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习惯以及和这个习惯有关的一段经历表达出来。并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写作方法的渗透。2.让学生初步了解习惯的作用,初步形成要从小养成好习惯的意识。教学准备收集有关习惯的名人名言;准备有关的学生照片。教学流程设计一、情境导入1.同学们,这是老师课间拍到的两张照片。请大家欣赏! 2.出示第一张照片(胡锦威正准备跑到外面去玩,桌子上的书乱七八糟摊放着)。即兴采访学生:你  相似文献   

19.
[活动对象]三年级学生[活动目标]1.通过探索左右对称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2.使学生愿意从数学角度关注生活中一些有趣的现象,乐意探索其中的奥秘。3.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小组协作和专题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活动准备]1.课前将全班同学分成8组,每组6人。2.每组有一面立式衣镜,讲台前有一立式大衣镜。3.每组有一些图片,一个钟面。4.有关的电脑课件。[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明理1.师:小朋友,老师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谁想听就鼓掌。(教室里掌声一片)2.动画配音故事:《小猫咪照镜…  相似文献   

20.
《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通过小白兔与燕子、小鱼和蚂蚁的对话,介绍了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三种预示要下雨的现象。课文图文并茂,生动有趣。 观察图画 连接组合 弄清大意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看图,初步感知课文。这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