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MPA教学的实践性在合作培养模式下的深化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培养具有较强公共管理实践能力的管理人才,加强教学的实践性正是MPA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文章基于天津师范大学与天津海关合作培养MPA人才的实践经验,对在合作培养模式下MPA教学实践性的深化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MPA教育特色凸显:公共性、应用性和跨学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PA作为培养新型公共管理精英人才专业硕士学位,其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理解公共性是MPA教育的本质;2.应用性是公共管理教育的归宿;3.跨学科性是公共管理实践的需求。MPA教育必须始终围绕这一教学理念,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凸显其培养高层次公共管理精英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3.
采取哪种教学方法有益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现实公共管理问题的能力,是正处于起步成长阶段的MPA教学方法创新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从公共管理教育的特性出发,针对管理教育对教学方法的要求及目前MPA数学中存在的问题,以MPA绩效管理课程的课堂教学为例,详细地阐述了情景模拟教学的过程和特点,并总结出相关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MPA全称为MasterofPublicAdministra-tion,中文译为公共管理硕士。它与MBA一样,是一种重要的专业学位,是目前国际上最为流行的管理类硕士学位之一,它属于职业背景教育,和MBA、法律硕士一起,成为文科职业研究生教育的三大支柱,目标是培养应用型的管理人才。与MBA开设的目的及针对对象不同,MBA针对工商企业培养专门人才;而MPA则主要针对政府及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专门人才。2001年的5月,我国的MPA教育在大家的期待中正式启动。国务院学位办下达通知,首批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去年7月10日至31日报名,1…  相似文献   

5.
认为当前我国MPA教育中广泛存在的培养模式与教学方式单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专业性”不足、培养院校特色不鲜明以及国际化程度低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公共管理实践,MPA教育必须不断创新,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职业类别的公务员设计不同的培养方案,创新培养机制,改革教学方式,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公共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6.
公共管理硕士(MPA)的培养目标是公共管理领域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MPA硕士学位论文是检验硕士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针对MPA教育培养的特点,基于公共管理应用型导向,对MPA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规范与管理、学位论文写作类型规范与管理、学位论文研究流程指导与管理和学位论文评审与管理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随着公共管理实践的发展,高素质公共管理者的社会要求随之提升,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公共管理高级人才是公共管理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回顾了我国MPA教育发展现状,总结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美国MPA教育发展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MPA教育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公共管理实践的发展,高素质公共管理者的社会要求随之提升,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公共管理高级人才是公共管理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回顾了我国MPA教育发展现状,总结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美国MPA教育发展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MPA教育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广东省MPA专业学位教育的现状分析,并与美国MPA教育中最具根本性、基础性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教学方式进行比较,探索MPA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思路,为广东新型公共管理高级人才培养机制及管理模式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MPA面对面     
公共管理硕士(MPA)在中国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学位,对它的认识及培养规律的探索也有一个过程。作为培养公共管理人才的尝试,清华大学引入国外职业教育中的定向项目(Orientation)、并与入学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为新生提供一个新颖的、直接的“入门”启迪项目。这个项目包括入学典礼、校史与院史沿革、培养过程展示、拓展训练、团队建设、MPA教育与人生发展等栏目。 作为这个项目中的重要一环,“MPA面对面”活动邀请了几位具有国外MPA教育经历的成功人士,就中外公共管理的比较、MPA对人生职业发展的意义、如何当好MPA学生以及未来如何应对工作中的挑战和机遇等问题与MPA新生进行了开放式、互动式、面对面的交流。以下是此次活动的访谈记录。  相似文献   

11.
科学的发展需要良好的人文环境,然而,我国许多理工科院校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文章从理工科院校学生创新教育的内涵出发,重点分析了当前理工科院校学生的特点及在创新教育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政治素质教育模式与社会环境影响之间的矛盾;文化素质教育中知识与能力之间的矛盾;整体素质教育中学生需求与教育者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同时提出了矛盾的相应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2.
班级建设与学科教学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构成。但从教师的立场看,当前二者处于割裂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班级建设与学科教学两大领域间面临着时间分配、外部资源、管理保障、外部要求等方面的矛盾困境。班级建设不仅具有存在的合理性,而且其与学科教学的融通是时代对学校教育、学生学习的要求,是提升教师生活质量的需要。二者综合融通的根本力量源自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包括教师学生立场的形成、综合融通智慧的生成和生命境界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各种社会矛盾、利益冲突和社会思潮层出不穷.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大学生在道德选择上产生迷惑和盲从,道德越轨事件时有发生.文章就大学生道德方面出现的问题、社会根源、应对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期把大学生陪养成为高道德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15.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中国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高职学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的疲软状况,再加上其内容比较枯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引起学校的重视和学生的兴趣。高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教学是对学生人格品质的教育及培养,这是深入培养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而死板的教育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只有培养高职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加强其认识,才能达到教人、育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有超过一千所高校设立设计专业,年招生总数更多达三万余人。随高校扩招以来,很多问题也随之而来。师生比例发生严重变化,学生质量与教育质量下滑,就业难等问题愈演愈烈。一直以来,高等院校的专业艺术教育都在探索其发展道路。从政府宏观调控,到学校的招生制度、学科建设、课程设置、教师素质的培养提高等,各方面的讨论层出不穷。但老师、学生和就业的矛盾依然突出。如何改革创新?本文从招生制度和课程设置入手,立足于"以人为本",提出对高校设计专业教育创新的思考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从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整体基本情况出发,针对当前中专教育中存在的很多矛盾和急待解决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六种教学对策,从而让中专数学教学变得更加有意义,做到切实落实"为提高学生智力素质服务,为学生学习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服务"的数学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8.
Recognizing the importance of formative assessment, this mixed-methods study investigates how four teachers and 100 students respond to the new emphasis on formative assessment in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EFL) writing classes in Norway. While previous studies have examined formative assessment in oral classroom interactions and focused on either studying students or teachers, little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on formative assessment of writing where both students and teachers are studied. As such, this study provides new insight. The findings mostly indicate that contradictions are prevalent amongst teachers’ and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formative assessment of writing. The contradictions revolve around feedback, grades, text revision, self-assessment, and student involvement. The identified contradictions suggest the need for developing a mutual understanding of formative assessment in order to make it useful and meaningful.  相似文献   

19.
听说课是英语教学中的一种基本课型,承担着发展学生听说技能、提高交际能力的任务。教师应采取准确理解教材、合理设计教案、运用有效的听说技能、妥善处理听说训练中的矛盾等有效策略,达到提高听说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Chinese universities are actively pursuing cross-border collaborations in the form of trans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programmes. Our study captures the experiences of Chinese students to illuminate how they navigate their learning journeys in a China-Australia articulation programme. To communicate the complexity of learning in modern trans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programmes, we employed activity theory a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explore cross-cultural contradictions shaping students’ experiences of learning. Assessment, programme rules,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class and campus settings created contradictions that students had to negotiate as in-between learning spaces. We argue that cross-system contradiction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rans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programmes. Therefore, instead of seeking to eliminate these contradictions or smooth cross-educational differences, these contradictions should be leveraged as learning opportunities to enrich trans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programm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