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我写的《老兵“侠客徐”》一文在《火箭兵报》获了“火箭兵风采报告文学征文”优秀奖,这是我获得的第一个文学征文奖。手捧获奖证书,欣喜之余,我又想起了撰写这篇稿件的过程。去年三月初,我随新兵营进行长途野营拉练,负责摄  相似文献   

2.
压根儿也没有想到,刚开始搞报道时,我写的第一篇新闻稿,寄出不久,竟大模大样地登上了《解放军报》头版,并相继被《前卫报》、《人民日报》刊用。1993年初的一天,在连队当排长的我来找连长邹宝德汇报值班情况,无意中发现邹连长的办公桌台板下压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邹宝德的住房要优先解决卜’这样一行字,落款署名为“傅锡寿”。当时,我的心里为之一动,脑子里闪现厂一连串的问号。傅锡寿是安徽省的省长,一个身在部队的现役连长是怎么得到一个省长的亲笔批条呢?是什么原因促使一个日理万机的省长为解决一个基层连长的住房而亲笔…  相似文献   

3.
1990年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青春年华》节目举办“我爱这一行”征文,我听说后心里就痒痒,老想在中央台上播一篇。我立即找来几个比较先进的青年,让他们一个个谈自己如何干一行爱一行。然后写出五六篇稿子。结果全部石沉大海。我总结了失败的原因:已经播出的稿子中的人物,大都是一些省市级劳动模范甚至是全国的劳模,而我写的  相似文献   

4.
6年前,我已是第三年度的老兵,写了一篇《春天的思索》的诗歌发表在驻地《漯河报》上,那时只知一个劲的高兴,没想到写文章那么神圣的事情倾刻变成现实。昙花一现。这是当时盲目乐观的教训。后来一年写的稿子都石沉大海,正当我丢笔之时,济南陆军学院的录取通知书飘然而至。当我成为一名军校学员时,才真正找到了摘报退的那份感觉。刚进校不久,学员队队长刘玉云让我写一篇反映新学员任联士落榜不失志的稿子,我照着报纸上的原样比葫芦画瓢写了一篇,学院的报道干事何进改厂后,送到《前卫报》社,没想到周天后竟上了个头版头条,这一爆…  相似文献   

5.
从事新闻工作以来,写过不少新闻作品,若要问最得意的是哪一篇,我还是首推发表在《云南日报》上的《“龙头”舞处产业兴》。这篇通讯是全省《今日自治地方》征文的应征作品,发表后被评为征文一等奖。此文的采写使我对如何写好新闻,尤其是如何使新闻主题在提炼中得到深化,有了新的领悟。选好主题是新闻作品成功的关键1996年初,云南日报社编辑给我来电话,说报社开展《今日自治地方》征文活动,向我约稿,要求是以自治县为采访对象组织稿件,写成通讯或特写,字数2000字左右。碰巧,临沧地区的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正开展自治县成立10周年…  相似文献   

6.
记得刚当报道员那阵子,写稿热情很高,不管什么线索抓到就写。60多篇稿件未变成一个铅字。一次,我采访到一对同在一个营的孪生兄弟双双立功受奖的线索后,一口气写了一篇千字小通讯。新闻干事看稿后对我说:“写稿得先界定好体裁,这样的素材适宜写成消息。”我按他所说的对线索材料重新进行了分析,写成…篇一300多字的短消息。稿件发出没几天就被《前卫报》刊登出来。这使我认识到:写稿光凭热情,不分体裁,见什么写什么是不行的(应该根据不同材料,酝酿好稿件体裁再动笔。换个体裁天地宽@唐跃辉  相似文献   

7.
往日里总是抱怨编辑“不识货”,净“枪毙”自己的稿子,有时甚至怀疑:是不是编辑水平有问题,是不是因为不认识编辑才上不去稿?今年5月,我到军区《前卫报》社学习。到了报社,我认为发稿的机会来了,一连送给编辑们十几篇“大作”,结果自己在“废纸篓”里又捡了回来。我调整了一下自己的表情,(真想照着镜子看一下是否自然)把~篇精心润色的军事稿件送给了编辑。那名编辑看了看稿子,说道:“这篇稿子同以前的那几篇一样,没有深度,写稿子的时候,心里一定要装着一套日常的工作思路,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报道什么内容,要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8.
聊天的学问     
1988年10月8日的《前卫报》上,刊登了我的第一篇稿子:《让训练尖子走上领奖台》。此文在官兵中引起很大反响,报社的领导也表扬我问题抓得准、抓得好。其实,这是我在闲聊中抓来的“活鱼”。那是在一天的晚饭后,我在同一个战士闲聊时,无意中听到这样一件事:今年团里立功受奖的大都是“八大员”。我当即意识到:部队的中心工作就是军事训练,那些整日摸爬滚打的计际尖子应该得到褒奖,这是一个需要各级引起重视的问题。核实情况后,我连夜进行采访,赶写了一篇《让训练尖子走上领奖台》的稿子,寄往报社,没想到不到一个月竟上了《前卫…  相似文献   

9.
1月31日的光明日报,在第一版登了一则启事,公布了该报举办《大家谈》言论专栏有奖征文的结果,我写的《公布一份“便饭”菜单》获得第二名,这是从7800多篇稿件中选出来,又经过首都新闻单位权威人士投票产生的。不少同行向我表示祝贺,我的心情自然也很高兴。尽管我在这篇文章中批评的当事者有的至今尚未受到严肃处理,有关部门多次向我表示他们将严肃处理,但不知是否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此案却一直没有令人满意的下文,但作为一个新闻记者,我是毫无愧色地完成了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部队的业余报道员,爱好影评写作.入伍三年来,写影评稿件不下五十篇,却都石沉大海.我曾为此苦恼过,怨恨过,并发誓今后再不写影评了.看了《新闻与写作》“影评漫笔”的文章,我找到了影评稿件不被采用的原因,主要是自己对影片看得不透,没有抓住其评论要领.失败的原因找到了,我写影评稿的信心又大了.部队看了电影《希望这不是真的》以后,我便试着写了一篇观后感《记取“失火”的教训》,寄给《电影宣  相似文献   

11.
我的第一篇不仅首发命中,而且还上了《前卫报》和《解放军报》“我们的后备军”版的头条位置。现在回想这段“当年勇”,是选好角度的结果。我刚当报道员那阵子,正逢团里组织军事大比武。我本以为这场角还是各连“精兵强将”们的事,没想到比武场上竟多次出现新兵的身影,而且个个身手不凡,有的还夺得了名次,我立刻感到这里面有“戏”。比武结束后我马上找到他们的连队干部进行采访,并迅速写了篇动态消息。稿子写成后交给新闻干事诊断,他分析说:新兵入伍一两个月就敢同老兵对擂,而目.成绩不错,绝对不是训练刻苦就能达到的,肯定还…  相似文献   

12.
郭洁 《军事记者》2011,(4):71-71
报道员小王在写一篇新闻稿,只见他一会儿拿起电话打给某连指导员:"我这还缺一个战士舍小家为大家的事例,请帮忙找个例子";一会儿又给士官小张打电话:"我这稿件里需要一句话,到时我就写上是你说的"……如此一阵忙乎之后,一篇反映基层连队争先创优的新闻稿就出炉了。这种“拿靴找脚”的新闻写作方法,在一些通讯员身上并不鲜见。  相似文献   

13.
记得上军校第一年,我爬起“格子”。一年中,倾心撰写了33篇稿件,却没收获一篇“铅字”。我一次次暗暗地问自己:是稿件质量不行?是报社没有“关系”?还是自己不是这块“料”?说心里话,由于很长时间找不出原因,我彻底灰心了。 一天,我从《河北日报》上看到一则征文,看后再也按捺不住激情,也拿起笔写起自己的故事。我把征文要求当作“镜子”,一遍遍地对照,一遍遍地思索、修改。三个星期后,《是你使我转变》一文竟然在《河北日报》上开天辟地第一回“亮相”。没多久,我发现《解放军报》上新开辟一个专栏:“每月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我通过自己的摸索和实践,试着写了一些短新闻,先后在中央电台、《解放军报》、《工人日报》、《前卫报》等省级以上报刊、电台刊用各类稿件150多篇,其中有三  相似文献   

15.
《银灰色的山城》被中国市容报1989年11月8日第三版采用后,又在全国10家报刊电台上发表,在罗田电台组织的《罗田沧桑40年》有奖征文中获一等奖。回想起来,这篇文章采访写作.主要体会是:突出改革,选准特点,着意创新,写好风貌通讯。 1989年国庆前夕,罗田电台组织了一次《罗田沧桑40年》有奖征文,我准备写一篇记叙县城凤山镇变化的稿件参赛,得知这一题材有几人在写,临时  相似文献   

16.
龚志聪 《军事记者》2005,(10):33-34
8月中旬一日,《军事记》主编来电话,约我写篇“新闻人”专栏稿件,让我自己写自己。10多年前有人写过我。最近也有人做了准备写我,而我怕被写得名不副实,好说歹说谢绝了。这回《军事记》“有请”,而且信任有加,焉能“不识抬举”!可是,写什么呢?我于1970年8月9日早晨告别执行生产任务的某步兵团政治处宣传干部岗位,从安徽白湖农场出发,一根小扁担,一头被服一头书,挑到20里外的路边汽车站,  相似文献   

17.
西安晚报的赵发元同志托刘斌给我转来了他们举办的“今日老三届”征文的全部文章,并送了一本《外向型城市·西安人》征文结集成册的书。刘斌简要给我讲述了这两个征文在陕西的影响,要我为即将出版的《情结老三届》一书写篇序文。“今日老三届”这命题首先引起了我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人民日报》1995年《信手拈来写变化》征文开首篇《过去统计“有”,现在统计“无”》这是一条极寻常、易流失的信息,《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却独具慧眼,在报社与来自辽西贫困山区的建昌县委宣传部长闲谈时敏锐地发现线索并写出一条新闻。  相似文献   

19.
《寻找时传祥》是工人日报1995年推出的“重访精神高原”系列报道中的一篇。时传祥是溘然长逝的人物了。在时隔多年之后,再来写他们,写什么,怎么写,都是颇费思考的,必须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寻找一个切入点。也就是说,要发掘出这些劳模身上仍然闪烁着时代光芒的精神特质。《寻找时传样》正是在这里找到了契合点。从时间跨度上讲,这篇通讯所  相似文献   

20.
认真作标题     
我以为努力为稿件配上一个紧扣文章主题、能总括全篇稿件的中心内容、深深地吸引住读者的好标题是很重要的。这是我从事业余新闻报道工作7年多来较为深刻的体会,也是我身处一个小地方、一个小单位而能保持较高的见报率和取得较好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 记得7年前,我写的第一篇稿《“雷锋小姐”》就是以一个比较好的标题吸引了广州军区《战士报》的编辑。这些年来,我每采写一篇新闻稿件都认真作好标题,并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