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试论汉语社交称呼语的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交称呼语与人所处的社会层级系统密切相关。社会层级系统决定了社交称呼语的层级性,影响和制约了社交称呼语的接纳原则,社会层级系统影响下的汉语社交称呼语可分为四种类型:抬高型称呼语,突显型称呼语,关系场合型称呼语和随时代变化的社交泛称语。  相似文献   

2.
人名称呼语是一个人与其他人区别的符号,当代汉语人名称呼语反映了我国当代一些重大社会历史事件,承载着我国的传统文化信息,今天人名称呼语中大量的重名现象也导致了一些社会问题。因此,当代汉语人名称呼语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与众多语言一样,俄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久已存在,在称呼语中的表现尤为突出称呼语中的性别歧视不仅能够凸显交际双方的性别角色和社会地位,而且可以直接反映俄罗斯民族的社会规约、历史沉积、文化理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民族习性。文章在梳理与整合俄语称呼语中各种性别歧视语料的基础上,指出了社会对于男女两性的不同期望与心理认同.并对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作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进入了一个多元化时代。在这样的化背景下,俄罗斯社会对俄罗斯学发展进程中各阶段的阐释与评价出现严重分歧与对立,宗教思想在俄罗斯学中重新凸现,俄罗斯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5.
黄利华 《文教资料》2006,(20):93-94
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心理状态的变化,导致人物称呼发生很多变化。人物称呼的变化给外国人学习汉语带来了很多困难。为了帮助解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这些困难,文章初步考察了当代中国亲属关系和社会关系称呼语发展变化的轨迹和原因。文章认为,亲属关系的称呼大大简化,但还保留一些反映等级关系的称呼语。建国之初社会关系称呼语非常简单,但很快被体现社会等级秩序的繁复称呼语所取代,突现了中国人传统的社会地位等级观念和官本位思想。亲属称谓语的泛化则显示了汉民族家本位的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当代中国社会关系和思想观念的多元化,人物称呼趋于多元化。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农村中等教育的现状和改革叶玉华俄罗斯农村中等教育是俄罗斯农村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职能与农村社会经济结构、俄罗斯农村丰富多元的传统文化,以及俄罗斯农民的休养生息紧密联系在一起。1991年俄罗斯的社会政治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向市场经济转...  相似文献   

7.
沈丹 《考试周刊》2011,(54):38-39
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位。夫妻称呼问题与社会文化、政治背景、传统习惯密切相关,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变化。中日夫妻称呼有许多相同的地方,比如根据场合来选择称呼、使用姓名等。同时也有许多不同点。作者通过对比和分析,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男女社会地位的变化,夫妻称呼也发生微妙变化。语言现象其实反映着某种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8.
人际接纳与汉语称呼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称呼语的问题不但与语言学有关,也与心理学中的人际接纳原则和社会学中的社会层级特点有关。本文根据社会层级特点把符合人际接纳原则的汉语称呼语分为三类,抬高型称呼语,凸显型称呼语和尊重型泛称语。其中抬高型称呼语又分为或然性抬高和确然性抬高;凸显型称呼语又分为辈份性凸显、头衔性凸显和职业性凸显;尊重型泛称语讨论了老师、先生和师傅三个社会泛称。  相似文献   

9.
亲属称呼带有强烈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同时反映着国民的表现意识。在亲属称呼中,夫妻称呼在人们实际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既反映着人们的社会属性和人际关系价值观,又与该国的社会文化、传统习惯保持着密切关系。本文通过夫妻称呼,对日语亲属称呼中的内外有别意识进行考察,同时从文化背景方面对该意识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夫妻称呼的变化发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奥勃洛莫夫性格"是俄罗斯文学"俄罗斯性格"题材的类型之一,它形象地再现了特定文化转型期间,俄罗斯知识分子在积极参与社会改革,或是消极避世,以浪漫幻想逃逸社会责任之间的两难和苦闷。面对日益功利化、市侩化的俄国现代社会,俄罗斯贵族知识分子逐渐丧失了他们在属于"自己的时代"里的"叛逆"斗志和社会实践空间,他们或以消极怠惰,或以耽于幻想的的方式来掩盖内心的失望与苦闷,最终成为时代的"多余人"。通过对这一文学"性格"的解析,把握19世纪中期俄罗斯贵族知识分子在传统与现代意识更迭中的尴尬,以及精神逐渐内耗的过程,进而从一个侧面深度解读俄罗斯民族性格中的"惰性"与"幻想"本质。  相似文献   

11.
冷战后现代科技背景下俄罗斯人的生存状态呈现新的特点。在分析现代科技社会中俄罗斯关于虚无主义、自由主义与相对主义三个核心问题及其态度与思路的基础上,揭示目前俄罗斯思想界试图超越西方理性主义思维方式和重视价值生存方式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著名汉学家帕纳休克于1958年将《红楼梦》翻译成为俄语,这是《红楼梦》首次在欧洲出版的外译本。在这部鸿篇巨著中帕纳休克对称谓语的翻译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有些翻译精彩之极,但从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误读之处。精彩之处值得我们赏析,误读之处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相异于19世纪至20世纪前期苏联作家和20世纪后期俄罗斯其他女性主义作家的创作,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反映了俄罗斯犹太文学的新动向。在小说《美狄亚和她的孩子们》中,乌利茨卡娅同时塑造了“美狄亚”和“山德拉”两个不同的女性形象:通过把“美狄亚”这一约定俗成的“女巫”塑造成“圣母”,再通过“圣母”与“魔女”的对比,鸟利茨卡娅肯定了“解构”基础上的“多元”,但又批判了“解构”后的“虚无”。  相似文献   

14.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文化也随之转型。世纪之交的俄罗斯,大众文化流行。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俄罗斯文学也呈现出一种新态势:严肃文学边缘化,“新文学”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始在大众文化的五彩缤纷的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新文学”在创作题材、情节构思、艺术手法上明显表现出与传统文学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中俄语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语法隐形的理念。所谓"语法隐形",并不等于否认俄语语法学习的重要性。"语法隐形"要解决的不是学习不学习语法的问题,而是要解决怎样学习语法的问题。"语法隐形"的最终落脚点还是要对俄语语法现象进行适时的归纳、总结。新课程标准下俄语语法测试应注重考查内容与考查形式的选择,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注重题目的交际性,改变目前采用的对语法错误的评分方法。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末,俄罗斯文化史上曾有过一段短暂而辉煌的文艺复兴,即“白银时代”,其象征主义诗歌的巨大成就,为白银世纪冠上了“象征主义时代”之誉。运用索绪尔符号学理论,解读俄罗斯白银时代的象征主义诗歌,可以更为准确地揭示俄罗斯白银时代象征主义诗歌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17.
在俄语教学中贯彻以说为基础的言语能力综合训练,应讲求"寓教于乐"的有效形式和方法,其中俄语趣味形式即是这类有效形式之一。在将各种俄语趣味形式用于教学时,应充分了解其特点及其在相应教学中的适用性,以便正确选择和使用这些趣味形式。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的国立大学、企业与国家新三位一体的矛盾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芳 《比较教育研究》2004,25(11):21-26
转轨后的俄罗斯国立高等教育在扩展经费来源的途径时,在政府的规范下与企业结成了新的三位一体.在整个教育产业市场化的过程中,俄罗斯国立与私立学校教育产业交错融合发展,宗教组织也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其中.俄罗斯教育近年来接纳了大批来自企业的资金,这符合政府将教育定义为"商品",是教育产业市场化的初衷.但另一方面,俄罗斯政府决策层包括普京总统,又对企业对教育的过多干预表示不满,获得资金赠与的大学面对企业和政府的夹击陷入两难困境.大学、企业与国家的新三位一体充满了矛盾.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及学位制度的改革与现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在历史上有别于其他国家,苏联时期的学位制度亦比较独特.独立后的俄罗斯不论在高教层次结构还是学位制度上都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革,以顺应教育国际化的总体趋势.本文在对苏俄学位制度的沿革进行历史梳理的基础上,着重评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和学位制度方面的变革与趋势.  相似文献   

20.
大学俄语阅读教学既是常规教学的组成部分,也是各级各类考试的重头戏,教师和学生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文章从俄语阅读教学的发展趋势着手,详细探讨了俄语阅读教学的模式、教学方法、技能训练、教学原则等,以期对提高高校俄语教学效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