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加快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引入区块链技术,提出建筑供应链信息共享的新组织模式,并用JAVA语言进行实现;同时,结合演化博弈理论,构建基于核心方-从属方的演化博弈模型,从利益实现的角度出发,探索新组织形式下建筑供应链信息共享的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建筑供应链各参建方之间的信息共享水平、信息转移系数、财政补贴等因素对信息共享新组织模式的形成有正向作用;信息共享成本和风险系数对新组织模式的形成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厘清和补充发现创新和技术转移的焦点及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模式,加深业界和学界对其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方法/过程]通过系统检索与筛选创新和技术转移主题相关的综述类文献,综合采用定量、定性及机器学习的分析方法,包括文献焦点讨论、Nvivo质性分析、LDA主题建模等,对创新和技术转关系的影响因素、本质理论和关系模式进行关联发现与挖掘揭示。[结果/结论]创新和技术转移之间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核心关系模式:创新中的技术转移关系;技术转移中的创新关系;创新和技术转移间的交叉重叠关系。未来应着重关注和加强对创新和技术转移间交叉重叠关系的研究与利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和已有文献梳理,从技术受方和技术双方视角构建了影响跨区域技术转移效率的前因理论模型;以2013-2015年北京技术输出到国内其他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分析多重前因条件的内在相互作用,以及多前因组态对北京跨区域技术转移效率的系统性影响。研究发现有四种组态能驱动高转移效率:一是以强市场规模为核心;二是以远地理距离和创新环境为核心,以制度邻近和强吸收能力作为辅助条件存在;三是以弱吸收能力和制度邻近为核心、高产业集聚作为辅助条件存在;四是以低市场需求和地理邻近为核心,制度邻近作为辅助条件存在。另外有三种组态导致低转移效率:一是所有驱动力均缺失的情景;二是高产业集聚和市场规模缺失是导致低转移效率关键原因;三是远地理距离和低产业集聚是导致低转移效率的关键原因。研究为揭示北京跨区域技术转移机理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北京高校和科研机构集聚,科技创新资源优势明显,其跨区域的技术转移对于有效发挥北京市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作用、促进其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针对技术输出方和接收方的主体类型,运用技术交易市场统计数据,分析和揭示了北京高校和科研机构跨区域技术转移的主体模式,以及不同主体模式下技术接受方的选择倾向性;基于理论假设,实证分析了区域间地理距离、技术距离、政策距离、经济距离等因素对北京高校和科研机构跨区域技术转移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北京高校和科研机构跨区域技术输出的主体模式以北京高校与其他地区企业、北京科研机构与其他地区企业为主导;从不同主体模式下技术接受方的选择倾向性看,地理距离、经济距离、技术距离、政策距离对北京高校及科研机构技术输出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最后,本文从加强区域间交通和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引进技术的转化和应用能力、加强区域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促进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与技术引进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有针对性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知识转移的过程理论出发,针对技术联盟的组织形式和特点,提出了技术联盟知识转移过程模式。在具体分析了技术联盟过程中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各影响因素与知识转移效果的关系,从逻辑上推证出具有实证意义的8个子命题,建立了技术联盟影响因素概念模型,为技术联盟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隐性知识转移中的社会网络因素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社会网络理论研究隐性知识转移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基于强弱联结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结构洞理论三大社会网络核心理论,对影响个体、团队(群体)和组织层面隐性知识转移的因素进行评述,构建出较完整的要素框架,并进一步提出"情感距离"、"人情"因素在隐性知识转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我国科技资源区域分布差异较大,区域经济发展也不平衡.技术的跨区域流动成为弥补区域科技资源差距的必然选择.该研究尝试引入跨省区技术"纯输出"这一概念来衡量跨省区技术转移,利用12年技术转移数据,运用极差、标准差等统计方法分别从省区和大经济区域两个角度发现:北京和上海跨省区技术转移以技术输出为主导,青海等省份跨省区技术转移最不活跃;大经济区域内各省技术跨省区输出差异性越来越大,技术转移主导性也发生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技术转移相关条件的分析,论述了技术梯度、转移环境、主体意愿、项目可行性等主要因素对技术转移的影响,并通过对新疆兵团与外部的技术差距、内部技术水平的不平衡性、技术转移优劣势的SWOT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疆兵团的技术转移模式,即:以政府引导为主市场需求为辅的组织体系,以科研院所为源头内部转移为主的农业技术转移结构体系,以引入为主并以城市和产业园区为支点的二三产业技术转移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9.
在发达国家特别是在美国,国家实验室以及类似的公共创新平台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在整个科技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中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以技术转移效率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分析了当前国家实验室技术转移研究的进展,对国家实验室技术转移的各个模式进行了分类及评价。另外,在现有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本文还梳理总结了可能影响国家实验室技术转移的因素,并归纳梳理了国家实验室技术转移的影响因素与不同转移模式之间存在的关联,从而为指导下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最后,本文总结我国需要推进国家实验室技术转移的实证研究,并且指出价值网络扩散会是国家实验室技术转移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需要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0.
开放式创新模式强调企业应充分整合内外部的创新资源,全方位地吸纳创新要素,以构建创新的生态体系,并实现创新绩效的提升.以开放式创新模式下资源共享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为研究时象,将资源共享分为资源共享频率、资源输出和资源输入三个维度,引入知识转移作为中介变量,实证研究资源共享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以及知识转移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资源共享频率、资源输出和资源出入均时知识转移和创新绩效产生影响,而知识转移仅在资源输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