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更好的认识中国足球与世界强队技战术水平的差距,提高我国男子足球运动训练水平,通过研究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与国外对手的相关技术参数,提取、分析8项原指标,并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降维处理,提取影响中国男子国家足球队技战术水平的原指标的4个共性因子,解释其含义,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球队胜率与共性因子的回归模型及方程式,并对其进行讨论。结果显示:共性因子可以为足球技战术训练提出新的参考意义,实践性较强;在共性因子基础上的回归方程与观测值之间的拟合优度良好,实用性、可操作性较强,极具复制性,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因子回归模型的建立可以为足球比赛赛前技战术的训练控制和比赛成绩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陆上力量训练是游泳运动员力量训练的重要形式,系统的、合理的陆上力量训练会有效地增强运动员的绝对力量和爆发力水平,从而为增强水中所需的专项力量打好基础。采用单组准实验设计,以部分优秀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六周的准实验研究,以探索陆上力量训练的特点,找出陆上力量科学化训练的规律,为游泳运动员的陆上力量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对中国大学生男子篮球超级联赛2011-2012赛季30名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构成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我国优秀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构成主要由篮球专项综合素质因子、速度素质因子、力量素质因子、耐力素质因子和灵敏素质因子共5个主因子,16个测试指标项目构成.并建立了优秀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构成,明确了我国优秀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用定量的运动学方法对13名女子一级以上游泳运动员徒手和戴两种不同规格的划手掌游自由泳时的划水技术进行分析比较,指出了女运动员戴划手掌游时划水技术动作在时间、空间、时空方面与原有技术动作相比较发生的一些显著改变,建议教练员和运动员在使用划手掌进行水中专项力量训练时重视避免划水动作结构和节奏方面的变化,将戴划手掌游对技术动作的破坏减小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测试法,观察10名一级以上短距离自由游泳运动员在接受高频速划训练后的比赛表现,并追踪其100米与200米自由泳成绩.结果显示,其成绩分别提高了9%和7.1%.成绩有所提高的高频速划训练组,在游泳时能量消耗量减少了20%,这与划水频率—速度关系改变有关.研究认为,采用基于划水频率—速度关系的高频快速划训练计划,可以提高自由游泳运动员的能量代谢水平,最终能在不经过陆上训练、超长距离训练或赛前减量的情况下提高游泳成绩.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法、调查法、专家访问法、因子分析法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北京市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的12项专项身体素质与专项运动成绩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助跑速度因子、专项弹跳因子、腿部爆发力因子、基础力量因子中的4项指标(30米行进间跑、助跑摸高、4步助跑单足五级跳、负重深蹲)与跳高运动成绩之间关系较为密切。本论文建立了运动员专项成绩的预测模型,从而为教练员、运动员控制监督训练效果提供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测试法等研究方法对少儿武术套路运动员身体素质进行测试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身体训练指标进行了分析,对少儿武术套路运动员专项基本技术起主要作用的四类因素依次为:力量灵敏因子;速度因子;柔韧因子;耐力因子.在训练中应把握好身体素质与专项运动能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身体形态评价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2009年全国龙舟锦标赛、中华龙舟大赛总决赛、2010年亚运会龙舟全国选拔赛中各单项前六名的30支优秀男子龙舟队伍的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分析,确立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身体形态评价模型。结果表明:1)优秀龙舟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主要由长度,匀称度,围度,高度比例,充实度,宽度,高度七个因子构成,其中长度因子和宽度因子的载荷贡献率较大。2)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征表现为:上肢和臂展较长,肩部较宽,身材匀称,有良好的充实度。3)根据各形态指标测得数据统计分析,按其的权重比例构建评价体系模型,为龙舟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和训练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花样游泳运动员的训练可分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它们包括陆上的耐力,力量和柔韧素质练习;水上的游泳、规定、自选动作练习;以及心理训练和放松训练.练习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运动员完成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的能力.本文主要谈花样的游泳水上训练方法.一、花样游泳运动员的游泳训练花样游泳由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两部分组成,规定动作大多是在闭气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探讨蛙泳划水、蹬腿、配合游牵引力与100米蛙泳成绩的关系,评价运动员划水、蹬腿和配合游的力量素质,了解运动员游泳技术效能,以期对游泳教学训练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比较我国汉、苗、傣族龙舟竞渡文化之异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汉、苗、傣族的龙舟竞渡在我国多种龙舟文化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通过对这三个民族龙舟竞渡的文化渊源、演化过程、祭祀习俗作比较研究,可看出,竞渡活动起源于水上生活和劳作.汉族龙舟竞渡从祭龙神转为对英雄人物的纪念,成为端午节的民俗活动;苗族、傣族龙舟竞渡受汉族龙文化的影响,主要是祭龙祈年,各自成为龙舟节、泼水节的活动内容.由于汉、苗、傣族龙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都具有多种社会功能,体现出特殊的社会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简要介绍龙舟文化的起源及现代龙舟运动在福建省的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阐述了龙舟文化蕴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在福建省建设和谐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作用,并对龙舟文化对构建和谐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影响作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人类经济形态演变的宏观视角对清水江畔苗族独木龙舟活动变迁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经济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的影响,找到苗族独木龙舟文化演变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保护、传承和弘扬苗族独木龙舟文化提出更好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PNF牵伸练习对自行车运动员力量及EMG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30名男性自行车运动员为受试对象,通过对其分别进行15 min蹬车和15 min蹬车/PNF拉伸两套不同方案的训练,训练后对其进行最大肌力、力量-时间曲线的主要指标以及下肢肌肉的肌电图测试与对比分析,以期探讨PNF牵伸练习对运动员肌肉力量、力量-时间曲线参数、EMG参数的影响.结果显示:自行车运动员进行下肢FNF牵伸练习不会引起最大肌力和力量-时间曲线的参数(MVC、F100、IRF和TMVC)的显著性下降,股直肌的肌电电压却发生显著性下降.  相似文献   

15.
划艇每桨技术的改进成为提高运动员划船技术的关键所在,如何提高其效果则日益受到教练员和科研人员的关注。通过对国内外静水划艇项目每桨技术研究的总结与分析,提出了目前划艇项目划桨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摘要: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历史研究法,以跨学科的视野阐释和分析中华龙舟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从生态适应的角度,纵向梳理了中华龙舟文化的发展历程,认为中华龙舟文化的起源、演变及传承等整个发展过程均是生态适应的结果。主要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3个维度,分析讨论了中华龙舟文化演变过程中的生态适应问题。研究认为:自然生态促进了中华龙舟文化区域性的演成,并赋予其地域性特征;社会生态促使中华龙舟文化服务于政治需要、社会教化和社会整合;而文化生态促进了中华龙舟文化与他文化的横向交流和融合。同时还认为,面对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的不断变化,当前及今后的中华龙舟文化都会通过不断的自我调适来适应所处生态的变化。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加深对中华龙舟文化发展问题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拓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7.
在对独竹漂运动技术的概念、分类和动作要素进行简要阐述的基础上,着重对独竹漂运动技术的结构和时段技术进行了分析。指出独竹漂运动技术由握竿、上漂、插竿、拉竿、出竿和回竿六部分组成;其时段技术则分为启划技术、启划后的加速划技术、途中划技术和冲刺划技术四部分。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特尔斐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以备战2010年广州亚运会集训的国家男子水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我国优秀男子水球运动员体能训练中专项运动素质指标的构建和应用效果进行探讨。研究表明:1)优秀男子水球运动员专项素质指标模型包括专项耐力指标(25 m x 16间歇往返快速游、负重踩水)、专项力量指标(高支撑快速传球、水中跃起摸高、水球掷远)及专项速度指标(25 m冲刺游)等3个主因子,6项指标;2)专项素质指标模型和权重模型可知,速度耐力、力量耐力、对抗力量、射门力量、水中跃起力量及专项速度对比赛胜负的影响较大;3)在专项素质指标模型、权重模型及均值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专项素质指标模型的评价体系(包括单项评分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9.
龙舟比赛与龙舟文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龙舟比赛是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项民间娱乐活动,有很强的地域性、群众性、竞技性和民俗信仰。现代社会的龙舟竞赛,在舍弃了其原始的娱乐性和民俗信仰的同时,增加了竞技成分,更多的注重其团队的合作精神,以及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体育竞赛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龙舟竞渡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形成了包括发展地方经济、弘扬民族化在内的龙舟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