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黄锟 《天中学刊》2005,20(3):46-49
我国目前的农村税费改革并没有触及向城市倾斜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仍然存在着公平与效率问题,具有很大的不彻底性。一方面,在城乡之间、不同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的农户之间、农村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税负不公问题;另一方面,也存在税费征管成本高、税收调节作用严重退化、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等效率问题。当前,应该按照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彻底取消农民承担的本应由政府承担的公共性支出,改革集资投劳方式,规范农村收费制度;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改征土地使用税;扩大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的征收范围,实行城乡统一的税收制度。  相似文献   

2.
公共教育的个人支出状况及其家庭负担是公共教育发展指标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从义务教育阶段看,家庭在教育上的负担存在城市和县乡村间的地区差异,家庭收入/支出状况、就读教育阶段也会影响家庭负担情况。总体上,城市和县乡村家庭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负担均主要来自于校外支出部分,就读的教育阶段越高则教育负担越重。教育负担率从整体上呈现随收入增加而下降的趋势,其中城市地区在家庭教育支出负担量及负担率上均普遍高于县乡村地区。  相似文献   

3.
论罗尔斯代际分配的正义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际分配正义是对有限的社会资源在在场的当代人与不在场的后代人之间做出合理分配的设置。罗尔斯从原初状态的假设出发,从契约论的角度论证了代际正义的可能性,通过在代际之间设置公平的储存率,使各代能够承担实现和维持社会正义所需负担的公平的份额。这一思想对当前中国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政策对社会公平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政策对社会公平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教育机会分布的公平和收入分配的公平。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政策的实施,对公共教育资源和收在全体社会成员中分配的公平性具有促进作用。但是由于不同收入阶层对高等教育支出的负担能力不同,收入水平越低,对学费水平的变化越敏感,因此在实施大学收费政策的同时,要辅以相应的学生资助政策,以保障低收阶层受教育机会的公平。  相似文献   

5.
我国教育不公平现状及其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现在国家财政对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东西部地区、城乡之间、同一地区内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弱势群体,特别是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实现教育公平应该在战略上重视、宏观上部署、微观上落实、体制上搞活,要明确政府是绝对的教育投入主体,增加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加大调整教育资源内部分配、城乡分配、区域分配、校际分配的力度,逐步调整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经费负担的比例,建立弱势补偿的政策机制,切实促进和维护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6.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教师收入分配公平心理感知分析表明,分配制度改革使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教师收入增加了,但教师认知的现有收入水平与当地其他行业同类型人员收入水平相差甚远,薪酬不具外部市场竞争性。所以,应合理教师收入水平的社会定位,缩小城乡教师工资差距,按不低于公务员收入水平设计教师薪酬,以增进和激发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育教学绩效。  相似文献   

7.
以程序公平和分配公平的假设情景进行实验研究,探讨当前中国社会不同阶层的公平取向。结果表明知识分子阶层与农民工阶层在程序公平和分配公平的情景选择取向上没有差异,但是在程序公平感的得分上,前者显著高于后者,而在分配公平感的得分上,则是后者显著高于前者。同时,本研究也表明大部分在城市生活了较长一段时间的农民工和知识分子阶层均对程序公平有明显的认知,但前者对此缺乏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河南某县农村家庭教育负担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河南某县农村家庭经济和教育状况进行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本文着重研究家庭的教育负担程度。得出的主要结论是:(1)大部分家庭对于初中教育的负担还可以承受。(2)低收入家庭承担的教育负担最重,需要进一步完善资助措施。(3)所有家庭的现金支出结构中,平均40%用于教育支出。(4)该县总的初中教育负担率为10.92%,总的家庭教育支出负担率为23.8%。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行业之间和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基尼系数增长较快。其原因在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不完善、经济发展不平衡、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等。要实现十八大提出的收入分配更公平的目标,必须在收入分配的起点、过程和结果三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朝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其开发和利用理应以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为原则。而现实是,由于城乡差别和制度不配套等原因,造成了事实上教育的不公平。突出表现在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上,不仅是城乡之间、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教育资源占有比例的差距越拉越大,  相似文献   

11.
税费改革在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也挤压了乡村财政利益的空间,正是这一挤压使隐藏在传统乡村利益互赖格局下的乡村利益张力凸显。本通过对中部某省T乡税费改革的观察和分析,揭示出这种张力及其力量非均衡的乡村博弈所导致的村级财务困境,进而指出,农民负担问题的根本解决是与改革和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政体制及农村基层治理结构中各个层级的关系密切相关的,在这一意义上,税费体制改革与其被视为解决农民负担的灵丹妙药,不如被认为是这种整体性改革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2.
2000年,安徽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农村税费改革实施方案在全省范围内铺开了税费改革。从一年多的实践看,改革减轻了农民负担,规范了农民、集体和国家的分配关系,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很多农村深层次矛盾被日渐触及,新情况、新同题不断涌现,这些矛盾和同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和有效的解决,必将使农村税费改革难以持续和深入,使农村税费改革的政策效益锐减,并严重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本文试图通过透视安徽最新的实践、剖析最深层的矛盾,找出安徽农村税费改革深化与完善的对策和思路,以期对安徽省以及其他正在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的地区的改革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农村税费改革作为新时期农村税费制度的一次强制性制度变迁, 对乡镇财政收支产生了深刻影响。税费改革前后, 乡镇财政收支一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 另一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延续性。为此, 在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同时, 必须加快相关制度的创新步伐, 力求实现乡镇财政收支问题的“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4.
农村税费改革是新时期农村税费制度的一次强制性制度变迁,对农村义务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以山东省为例,对农村税费改革后该省的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并立足实际,提出了推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05年末,国家提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以促进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本研究使用三个省区的校级和县级数据,基于准实验研究设计,以小学为例,构建倾向分数配对模型对新机制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该政策有利于编小生均公用经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县域内支出差异,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同时生均支出水平、教师平均工资在县域内还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投入还存在众多问题,本文基于制度分析的视角对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存在问题的深层原因进行了透视。同时对税费改革视角下,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以“县”为主的模式提出了质疑,认为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融资制度难以担当义务教育融资的重任。其背后的政策含义就是要建立各级政府合理的义务教育成本分担体制。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义务教育支出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采用国家统计局“城市住户基本情况的调查”数据对城镇居民家庭义务教育负担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有在校生的城镇家庭是一类经济状况处于相对弱势的群体;城镇居民家庭的义务教育负担随着家庭收入的上升而下降,且低收入阶层家庭的教育负担远高于高收入阶层家庭的教育负担;在校生的教育层级越高.家庭教育负担程度越高;在影响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义务教育负担总量和结构的诸多因素中,家庭收入、子女受教育的层级、父母的行业和职业等变量具有显著性影响。为了促进义务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公平,政府应该为义务教育提供更充分的财政支持。并切实完善和实施义务教育资助制度。  相似文献   

18.
十几年来,每年我国税收增长率均远远高于GDP增长率,形成了官方和民间关于我国税负是否过重的两种不同看法。本文从宏观税负的概念出发,引入了税收收入税负率、财政收入税负率和政府收入税负率三种不同的税负衡量指标,并比较了三种不同衡量指标下我国税负率与国际平均税负率的高低。  相似文献   

19.
受高等教育者应向培养学校支付培养成本费的观念已被普遍认可,但按何种标准付费的问题目前在国内尚无定论.作者根据中国的国情,应用生产函数(Cobb—Douglas)的一般形式,就教育成本费与国家拨款、家庭收入、学生学费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并用生产函数建立了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数学模型:Y=AertX1aX2bX3cX4dY—高校学生培养成本,X1—国家拨款,X2—学生学杂费,X3—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收入,X4—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ert—投资的时间效益,反映出在某时段内,投入与产出间的比率,它是时间的函数.a、b、c、d分别为国家拨款、学生学杂费、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弹性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