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民族教育宣传促进民族教育发展黄仁斌,李庭梓,陈孝云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对民族教育宣传工作十分重视,充分利用《中国民族教育》杂志,办民族教育宣传专栏,举办高、初中民族班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党的民族教育宣传,促进了民族教育发展。小学"四率"...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化优秀传统内容的核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中国文化优秀传统内容的核心张岱年一个民族必须具有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民族凝聚力,这个民族才能够自立于世界。如果一个民族的人民丧失了民族自信心、自尊心,也就丧失了民族的凝聚力,这个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良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有其思想基础,必须对...  相似文献   

3.
民族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个民族对其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反映,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民族精神是其成员所认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遵循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体现的心理素质、理想信念和性格特征的总和。相对于其他民族来说,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认同,是一个民族的集体人格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浅谈《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的思想教育功能《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的民族政策》是高校一门重要的政治理论课,它通过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古今中外,特别是我国现阶段民族、民族问题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民族”这一普遍存在的...  相似文献   

5.
民族是一种具有政治与文化双重属性的共同体。一方面,民族的政治属性突出表现在它与国家的关系上,无论古代民族、近代民族,还是现代民族,它们总是与某个事实上存在的、过去曾经存在的、或人们要求其存在的国家密切相关,另一方面,民族与文化的互动,更令民族本身成为特定文化的象征。  相似文献   

6.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是特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我们这里所讲的民族精神,就是指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独具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凝聚的纽带,是促进民族进步的伟大精神动力。民族精神,又起着维护本民族的生存、发展、协调和…  相似文献   

7.
民族高等院校实施民族法学教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建设法治国家理念的不断深入,民族地区急需民族法制专业人才。为民族地区担负培养高级人才任务的民族高等院校应该实施民族法学教育。民族高等院校通过开展民族法学教育,使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掌握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干的民族法制方面的知识,为他们到民族地区工作奠定民族法制的基础,以便更好地利用民族法律法规,保障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特殊权益。  相似文献   

8.
加强民族教育宣传工作推动民族教育再上台阶国家教委民族教育司司长韦鹏飞自1990年以来,我们连续4年分别在成都、湘西、大理和广西恭城召开了民族教育宣传工作会议,目的是要引起重视、转变观念、扩大交流,打破民族地区、民族教育的封闭状况,推动民族教育的进一步...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现状进行了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照顾特点、制定特殊政策,因地制宜发展民族教育;统筹兼顾,分类指导,调整民族教育结构;培养合格的民族教育师资队伍等对策和措施,以推动民族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认清形势,增强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民族教育是民族区域自治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传承、光大民族文化传统,提高民族综合素质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现富民强市达小康的主要途径。多年来通辽市历届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教育“优先重点”发展的战略,2000年以来,《关于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的决定》等文件精神的实施,加快了民族地区“两基”达标工作,现在全市41个民族苏木镇已有38个民族苏木镇“两基”达标,达标率占民族苏木镇的92%,民族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98.2%和96.4%,人口覆盖率92%,民族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3%和98%,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73%,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双语”、“三语”教学改革工作有了新的起色。民族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提高了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尖民族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关于原苏联和东欧国家转型时期的民族问题善初近一个时期来,原苏联和东欧国家发生的民族矛盾、民族对立、民族争纷、民族冲突、民族分裂,造成了地区动荡,国家瓦解,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因此研究这些国家转型中的民族问题,对于正确地看待当前国内外的民族矛盾,做好我国...  相似文献   

12.
在构建新型民族关系中,对民族人才的需求具有政治、生态、民族传统文化、国内及国际等复杂背景。培养民族人才在现阶段对民族地区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我国民族关系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富强。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一些民族地区民族特征淡薄的状况,第一次提出了“亚民族地区”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对解决一些学术和现实问题有重大的意义。以重庆“亚民族地区”为例,探讨其经济发展道路与教育发展模式、重庆“亚民族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教育模式、重庆“亚民族地区”民族旅游资源保护与民族教育模式之间的关系,归结起来,“亚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模式的选择有以下思路:加强“亚民族教育”研究、强化民族认同感、教育形式多样化、处理好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关系、职业教育与经济结构调整同步、加强“亚民族地区”特殊民族教育立法等。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苗族地区中小学民族文化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贵州省苗族地区中小学民族文化课程开发现状的个案调查,发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课程开发还停留在浅层面,学校课程尚未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主渠道,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不力,致使学生对民族义化疏于了解。就此认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民族文化课程的开发应从观念层面、政策层面、支持系统及实践层面等方面进行,以推进民族文化课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实现“民族间事实上的平等”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一项重要、紧迫而艰巨的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问题的实质是民族间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也就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现阶段还未很快消除的经济、文化上的事实上的不平等。为此,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要从实际出发,一是要对民族地区给予较多的优惠灵活政策,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加以扶持。二是要激发民族地区的主动精神,发挥民族地区的生产潜力。不断巩固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实现民族间事实上的平等”。  相似文献   

16.
民族文化原传介质与艺术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播作为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社会信息交往,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文化传播。民族文化本身通过一定的介质传播,而民族文化传播原传介质本身也就是一种文化,换句话说,民族文化原传介质本身就是民族文化存储器。文章通过云南少数民族留存下来的壁画、剪纸、乐舞等分析,指出其民族文化的艺术传播,以及艺术传播中对民族文化的保留,民族文化原传播介质以及“活形态”的存在,以及这些对研究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对我们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国家中极为敏感的民族问题历来关注,并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总能结合党和国家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工作给予理论上的总结和提炼。邓小平同志的民族理论针对性强、适合中国国情,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的新阶段,本文试对其加以归纳和分析,主要包括如何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如何理解民族问题的地位和作用、关于民族平等、民族发展的全面性、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大团结等。  相似文献   

18.
跨界民族交往心理是构成跨界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跨界民族关系是通过跨界民族心理与交往实践具体体现的。从阐释跨界民族交往出发,参照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认为跨界民族交往心理的基本要素是由边境跨界民族交往的内在驱动力、认知、情感体验、意识和交往行为共同构成。跨界民族交往心理体现了跨界民族关系的心理指标体系,从内在方面折射着跨界民族关系的变迁,对理解跨界民族交往、协调周边关系乃至推动世界的多元文化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们即将进入21世纪,面对新的世纪、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我们应怎样办好民族院校?探讨这个问题,对办好全国的民族院校乃至发展整个民族教育事业,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一、对民族院校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我国民族院校大多建于50年代,民族院校是党和国家为培养...  相似文献   

20.
民族旅游节庆策划研究--以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节庆是一个地区民族文化的最佳载体,办好民族旅游节庆对发展民族地区旅游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富有新意的民族旅游节庆策划是办好民族旅游节庆的关键。民族旅游节庆策划新创意主要体现在策划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措施等方面。文章以龙胜民族旅游节庆策划为实例,分析了民族旅游节庆活动对旅游业的贡献,阐述了龙胜民族旅游节庆资源,在此基础上,对龙胜的民族旅游节庆进行了策划,最后对民族旅游节庆实施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实施模式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