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企业网络结构动态能力对集群的效益、效率以及集中度带来一定的正面影响,进而影响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在利用浙江省纺织业集群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企业网络动态能力与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形成的微观机制,明确了网络动态能力在集群竞争优势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技术企业的价值链分析与管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构建了高技术企业的价值链模型,分析了其不同于波特基本价值链的两个主要特征;结合高技术企业的产品和竞争特点,提出其基本的竞争优势类型,探讨了高技术企业如何通过价值链分析选取竞争优势类型,如何通过价值链管理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
处于价值链不同环节的软件企业竞争优势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价值链的角度将软件业分成三种类型,利用动态竞争与竞争优势理论,并结合软件企业竞争的特点,提出了处于价值链不同环节的软件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  相似文献   

4.
朱建安  周虹 《科研管理》2008,29(1):115-121
众多相关企业在特定地理空间大规模集聚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独特的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传统产业集群面临生产要素价格上升以及其他集群低成本竞争的压力。九十年代以来,全球价值链理论给集群升级提供了一个有益的研究视角。不同治理模式下的集群空间转移能力具有很大的差异。本文介绍了集群可能的升级路径,并重点分析传统制造环节沿着全球价值链向研发、营销等上下游环节拓展的功能升级,对其中的影响要素做了梳理。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合争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竞争优势上看,产业集群的主要优势在于资源的聚集效应和协同效应所带来的成本优势、专业化分工优势、技术创新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和集群内价值链网络协同优势。本文通过对集群企业间合争机制的博弈分析,从理论上说明产业集群优势的发挥是以企业间独特的合争机制为基础,这种合争机制既有利于获得规模经济,同时又有利于互动式学习和技术扩散,它将原本孤立、松散的各种要素有效地组织了起来,从而形成了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韦丰 《科技管理研究》2013,33(2):150-153,170
以传统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为研究对象,从知识价值链的角度出发,构建传统集群企业知识价值链分析模型,提出企业战略制定环节、知识过程环节、集群科研及中介机构的知识供应环节和本地政府支持环节是传统集群企业知识价值链关键环节的观点,以LM珠宝有限公司为例验证模型分析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连锁经营是一种现代化的商业经营形式和组织形式,而目前对连锁经营竞争情报的研究近乎空白.本文通过建立竞争情报价值链模型,并结合连锁经营企业自身特点,识别出使连锁经营企业竞争情报增值的基本活动及影响其运作的辅助活动,退一分析了它们对连锁企业获取竞争情报优势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企业集群基于价值链的成本协同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企业集群基于价值链的成本协同管理概念,构建了企业集群基于价值链的成本协同管理框架;基于此框架详细地分析了企业集群基于价值链的成本协同层次,提出了成本协同控制模式,最后规划了成本协同组织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四维动态企业知识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创新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知识创新模式是知识管理的核心问题.在分析SECI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价值链的知识创新模型的局限,提出了四维动态知识创新模型.  相似文献   

10.
供应链协同的知识创新价值链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冰  刘仲英 《软科学》2007,21(4):102-106
从知识创新对供应链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出发,阐述了价值链理论以及供应链中知识创新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供应链协同的知识创新价值链模型,分别研究了模型中提出的知识创新辅助环节以及知识创新基本过程,最后提出了供应链中知识创新的价值链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基于知识链的高科技产业集群知识共享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知识共享是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持续创新的动力.根据集群知识活动的规律,构建了集群知识链的理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集群知识共享过程,探讨了知识共享效果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首先设计出军民融合产业协调发展过程中的"政策链-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四链互动模型,利用微笑曲线和武藏曲线来诠释军工企业和民品企业的价值链状况,以技术生命周期为时间维度归纳出军工企业与民品企业之间的价值链融合途径。其次构建出军民融合产业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系统动力学协调度模型,设计出军民融合产业协调发展的评价方法。最后结合实例分析,对四链互动视角下军民融合产业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2—2016年内样本城市的三螺旋系统与军民融合价值链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水平不断提升,亦即该市的军民融合产业呈现出从基本协调到协调的相互促进状态。  相似文献   

13.
对地方航空产业集群网络中的利益相关者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界定,剖析他们对集群创新的影响。基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对企业创新决策过程中地方政府和核心企业的博弈行为进行分析,得出驱动航空产业集群内核心企业选择创新策略的主要因素。根据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增强航空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组织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产业集群的组织模式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遵循产业集群的规律,研究我国产业集群发展实践中形成的三种典型组织模式:基于价值链裂变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基于供应链整合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基于虚拟链集聚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5.
企业竞争情报战略的理论工具:竞争情报链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杰  高晓东  樊治平 《情报科学》2006,24(9):1409-1413
在阐述了竞争情报战略和竞争情报增值活动的基础上,依据波特价值链理论,提出了一个竞争情报链模型,识别出了竞争情报活动中的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分析了该模型对竞争情报战略有效实施的支持作用,并指出模型的应用有利于识别和控制竞争情报战略的实施重点,进而获取竞争情报优势;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如何应用该模型支持企业竞争情报战略。  相似文献   

16.
 论文创新而独特地以集群式产业链升级作为研究视角,紧密结合实际,综合运用产业经济学、技术创新、产业链理论、产业集群等多学科理论交叉研究方法,在分析集群式产业链、产业势力与治理模式互动演进机理的基础上,以经济全球化为研究背景,构建一个更全面的内外因素结合与互动的分析框架:基于集群式产业链的内外互动升级模型,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丰富产业集群与产业链的研究内容;同时,为地方政府制定与实施相关创新升级政策提供思路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Research Policy》2022,51(5):104486
There is an emerging consensus in the literature that locally embedded capabilities and industrial know-how are key determinants of growth and diversification processes. In order to model these dynamics as a branching process, whereby industries grow as a function of the availability of related or relevant skills, industry networks are typically employed. These networks, 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industry spaces, describe the complex structure of the capability or skill overlap between industry pairs, measured here via inter-industry labour flows. Existing models typically deploy a local or ‘nearest neighbour’ approach to capture the size of the labour pool available to an industry in related sectors. This approach, however, ignores higher order interactions in the network, and the presence of industry clusters or groups of industries which exhibit high internal skill overlap. We argue that these clusters represent skill basins in which workers circulate and diffuse knowledge, and delineate the size of the skilled labour force available to an industry. By applying a multi-scale community detection algorithm to this network of flows, we identify industry clusters on a range of scales, from many small clusters to few large groupings. We construct a new variable, cluster employment, which captures the workforce available to an industry within its own cluster. Using UK data we show that this variable is predictive of industry-city employment growth and, exploiting the multi-scale nature of the industrial clusters detected, propose a methodology to uncover the optimal scale at which labour pooling operates.  相似文献   

18.
试图从定量评价角度对创新型产业集群的运行效率进行评价,实现对创新型产业集群实施有针对性的动态管理。依据创新型产业集群的现实运作过程和已有数据结构,将其运作链解构为科技研发和市场运作两个阶段,以《中国火炬统计年鉴2018》作为基础数据源,建立共享投入的两阶段DEA效率评价模型,测度与分解2017年我国109个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效率,并进一步就创新型产业集群的个体、行业以及区域的效率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市场运作阶段整体表现优于科技研发阶段,未来发展除了要继续发挥集聚式优势外,还要积极践行国家创新战略,加大集群内企业之间的交互;按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划分,新材料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效率值最高、服务业的效率值最低;按八大经济区域划分,南部沿海的效率值最高,而东北和大西南的效率值相对较低,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大西南以及东北地区的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市场运作和科技研发阶段发展较为平衡。  相似文献   

19.
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曾对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增长有重要贡献,在新形势下正经历严峻的挑战。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用新的视角考察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升级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浙江濮院羊毛衫产业集群为案例,从国内价值链视角研究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升级问题。研究表明,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能够依托国内市场实现功能升级,专业市场的升级又能助推其功能升级,而价值链支持系统是影响其功能升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