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复合词内语素意义是指语素在构成词时所显示的意义。对于复合词来说,成词时的语素义和词义关系密切。但在词汇发展的过程中,也常导致复合词内部语素意义发生变化,尤其是传承复合词。传承复合词语素意义的变化包括语素意义改变和语素意义脱落两种方式。影响语素意义变化的直接因素是:词义对语素意义的影响;语素的语义地位对语素意义的影响;语素的类推造词能力对语素意义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的潜在动力,则是复合词的理据重构。  相似文献   

2.
崔竹朝 《文教资料》2009,(33):25-26
复合词的词义与构成该词的语素义有关.同时也与复合词的语法结构有关。但复合词的词义。并不都是词素所表示的概念及其逻辑关系的简单反映,有部分复合词的词义是在原有语素义的基础上,通过引申比喻,或者根据客观事物发展的条件和社会运用中约定俗成的各种情况。获得的新的更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偏义复合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它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语素构成,词义偏落在其中的一个语素上,而另一个语素起陪衬作用。有的偏义复合词的语义已经固定下来,不会给我们的阅读理解造成困难。但是,有许多偏义复合词需要我们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推断哪个语素表示了词义,哪个语素不表示词义。如果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就很难得出正确的解释,往往会误解或曲解词的意义。下面以高中教材中出现的一些偏义词为例,来说明偏义复合词的语境意义,以引起我们在阅读理解文言文时对这类词的重视。例1.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出入”…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从单纯词和合成词两方面分析词义和语素义之间的关系.在现代汉语中,单纯词的词义是构成单纯词的语素的语素义,但构成单纯词的语素之义不一定都是单纯词的词义,词和语素的义项在数量上是不平衡的.而这种不平衡现象在古代汉语中往往不存在.合成词的词义和语素义之间的构成关系有组合和融合两种.同时分析在语素多义的情况下,词有可能是多义的,也有可能是单义的.  相似文献   

5.
并列式复合词由于其词义对其构词语素义做了不同的吸收转化,使得词义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通过分析发现,构成这些词的语素都有共同的语义范畴,并且词义透明程度也不同,因此我们把词义透明和半透明的并列式复合词词义与其语素义的关系简单归纳为三种:求同、偏取和比喻引申。本文主要采用义素分析法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只选用了一些典型的并列式复合词作为研究对象,以期触类旁通,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汉语的构词特点。  相似文献   

6.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同义词词典。它对同义复合词的研究有极高的利用价值。通过《尔雅》辨明同义复合词语素的字异形情况;探求同义复合词语素在什么义项层次上构成同义关系;探询同义复合词的词义和语素义的关系进而总结出单音同义词向同义复合词转化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7.
福州方言的“其”和“过”都是常用词。“其”在古汉语中是个多义、多功能的词。保留在福州话中的“其”可作为助词、量词,而作为量词,古书尚未见记载。“过”在福州话里是个多义、多功能的词素,它可单独成词,又有和其他语素组合成复合词,是一个能产力很强的自由语素。本文从词义、语法功能方面对这两个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柳州师专学报》2020,(3):71-74
以往有关反义复合词的本体研究主要探讨了反义复合词的定义和数量、反义复合词是词还是词组、两语素能否单独成词、语素的排序、反义复合词词义变化的理据等。通过从反义复合词的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两方面对以往反义复合词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发现:研究者们统计出来的反义复合词的数量各不相同;调序和义序并不能完美解释语素的排序规律;目前未有汉语学习者习得汉语反义复合词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名词性并列复合词为对象,探讨了词义和语素义之间的种种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有的是相同的,保留语素义不变;有的是不相同的,其中又有三种类别:一是词义比语素义小,二是词义比语素义大,三是在语素义的基础上产生出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黄哲 《语文知识》2014,(11):12-15
“高低”在现代汉语中应用较为频繁,它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词性和词义,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表示“无论如何”的副词“高低”。“高低”由意义相反的两个语素“高”和“低”复合而成,在演变过程中,整体的词义超出了两个语素的意义之和,衍生出了表周遍性的意思。这类由反义语素构成的词简称为“反素词”,与之相近的概念有“极性对立式”“反义相成词”“反义语素复合词”等。这里我们采用“反义复合词”这一名称。  相似文献   

11.
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语言现象,但对其习得的不充分是词汇学习深度不足的突出表现。本文运用原型范畴理论、隐喻、转喻等认知语言学理论,以"打"为例分析一词多义现象,使学习者在了解一词多义的基本特征以及各词义之间的联系的基础上,学会主动建立词义之间的桥梁,以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2.
单释字的本义是许慎《说文解字》的通例.然而在大徐本中有725例属例外.或释作五义,或释作四义.或释作三义、二义。本文详加分类考证有的是二义相同而并举,有的是把引申义一起列入,有的是把假借义与本义共存等等。产生这种变例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后人”“浅人”所增改;一是许氏说解时拿捏不准.只好诸说并存。  相似文献   

13.
从认知和历时的角度研究语言象似性在词义演变过程的作用。通过对一词多义历时演变方式的分析,发现词汇的基本义和衍生义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理据关系,表现为象似性。这种象似性以事物之间多种相像关系为依据,是隐喻产生的基础。在词义演变过程中,人们利用隐喻达到词义的引申。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Chinese minority students participate and defend citizenship rights on a university campus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ongoing social changes. Three rights are focused on: freedom of religion, freedom of association, and freedom to use an ethnic language.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at three universities. Research methods involved policy analysis, interviews with staff members and students, and observations on campus. Adopting Sewell’s theory of structure, the study regards state creations of citizenship rights as a resource, and uses a micro‐sociological approach to dismantle the interactions of different social actors (state‐party, university and minority students) in campus settings. The findings show that rights are embodied polysemic meanings, and their meanings are interpreted and negotiated in a bargain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15.
在训诂研究中,词语的搭桥现象是指没有同义关系的词语之间基于一个多义词或音变同源词构成了训释关系或同源系列。词语搭桥现象存在于词义训释和同源系联中。在词义训释中,被释词因与释词的一个义位相同而得以训释另一个义位,这归因于古人不同的字观念。在同源系联中,不同的词由于源于一词的不同义位而构成同源系列,各词有不同的语源义特征。确认同源系联中的搭桥现象需要辨别相关义位是否源自一词,排除同形词、字的双本义和假借用法形成的搭桥假象。词义训释和同源系联在搭桥现象上存在一些不同。  相似文献   

16.
名词动词化出现的隐喻意义是语言使用过程中人们不断创新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文章从隐喻认知的角度着重探讨名词动词化的特点;同时提出,掌握语言的一词多义现象,可以促进语言学习者对词汇更深层次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提高外语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7.
New media and technologies operate in polysemic formats that make complex demands on readers. During a time of constant change in ways of communicating, the familiar form of the picture book offers readers of all ages a route into sophisticated polysemic reading. Contemporary picture books provide both the comfort of the known and the potential of the new. As texts that use multiple semiotic systems, picture books also manifest the chief virtue of print on paper: they are 'a resting place for words' in Derrick de Kerckhove's phrase. Unlike online readers, picture book readers are literally able to get their hands on key words or pictures, literally able to trace the flow of the story. Within this well-known form, many contemporary picture books subvert literary conventions and explore challenging aesthetic and social questions.  相似文献   

18.
日汉中都存在NV复合名词,它们的语义可以是自指也可以是转指。转指的对象主要是施事、受事和工具。本文将通过调查,对日汉NV复合名词的类型以及语义进行归纳整理,并对转指施事、受事和工具的原因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汉语多义词的语用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里存在着大量的多义词,在具体的言语交际中,多义词对丰富汉语词汇,在一定语境中表达形象色彩和感情色彩,描绘事物特征以及构成一语双关,形成含蓄言语风格等都有一定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20.
一词多义是语言的普遍现象,体现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范畴化和概念化的过程。传统语言理论并未完全掌握其实质。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和隐喻认知模式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了新的诠释,从而为多义词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