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资源禀赋各异、气候多样,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走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是高质量建设绿色丝绸之路的客观需要,也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所在。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已在低碳基础设施、清洁能源、气候灾害预警预报、低碳技术、气候金融等重点发展领域以共赢模式开展深入合作。文章通过借鉴发达国家气候国际合作有益经验,探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新路径,提出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战略和对策,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完善。  相似文献   

2.
正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过去十年,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在曲折中前行,国际气候治理格局出现了重大调整。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应对气候变化依然任重道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相似文献   

3.
积极开展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气候合作,对实现共建国家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利用“一带一路”能源经济模型(CGEM-BRI),模拟了不同典型浓度路径(RCP)和不同配额分配方式下“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低碳转型路径,分析了共建国家低碳转型潜在的资金、能力建设和管理制度需求,给出了中国与共建国家开展气候合作的建议。研究发现,为实现2100年全球1.5℃温控目标,到2050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整体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至少要达到65%;共建国家实现国家自主贡献(NDCs)中的低碳发展目标保守估计需要19.2万亿美元,且不同国家资金需求领域有着较大差异。为满足“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低碳转型的需求,中国需要加快气候合作战略与经济转型及国际化战略的深度对接;发挥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比较优势,助力共建国家能源低碳转型进程;推动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的加速落实,促进“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合作;加强气候合作的能力建设,分享碳市场建设的经验,推动建立广泛参与、各尽所能、务实有效、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全球气候治理进入以中国、美国、欧盟为代表的大国博弈阶段,中国的角色正由参与者、贡献者向引领者逐渐转变。中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必将加速技术生态化创新发展,低碳和零碳产业将迎来发展良机。对此,建议制定科学、可行的碳中和实施路线图,并在"十四五"及中长期规划中强化指标和措施;构建完善的技术生态化创新结构体系;尽快研究完善科技法律法规与配套政策;加强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5.
《资源科学》2011,(4):1
由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所引起的全球变暖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到《京都议定书》生效,再到《哥本哈根协议》的艰难谈判,关于发展权与排放权的讨论不断升级,也催生了低碳经济理念的迅速发展。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全球应对气候变暖的有效途径,也是中国实施节能减排、参与国际合作的必然选择。虽然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关注,但何为低碳经济,如何从传统的依赖化石能源的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需要从低碳经济的概念、评价方法和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为此,环保部设立了"低碳经济模型开发及其在减缓气候变化中的应用"这一公益性专题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6.
基于情景分析法的中国低碳经济研究框架与问题探索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付加锋  刘小敏 《资源科学》2010,32(2):205-210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人类必须一致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越早采取行动越经济可行,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选择。未来的不确定性使得中国在面对经济发展与温室气体减排压力时的政策选择难度加大,情景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情景不可能在先设定减排目标的前提下,再采用反演方法设定情景并保障减排目标的实现。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情景的设计要更多关注中国可持续发展、能源安全和能源技术、经济竞争力,并在经济稳定发展情况下对发展低碳经济有一定的投入。因此,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情景的设计要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总体约束下,通过调整部门能源需求的驱动因素加以实现。然而,"低碳"经济情景是一个相对概念,只有通过不同情景设计来选择较为适合中国发展的低碳经济情景模式。本文将对构建中国未来低碳经济发展情景框架,关键指标的选择与设定,情景逻辑性检验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为中国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金艳 《内江科技》2010,31(7):35-36
当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环境危机愈演愈烈,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全球应对危机的共同选择。中国作为碳排放大国,转变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也是当务之急。低碳经济的推行和发展需要经济、技术和法律的支撑,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引起了普遍的关注,而科学证据表明,人类活动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这就要求转变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发达国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的经济产出。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温室气体排放量居高不下的国家,需要在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并在结合国内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低碳经济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理念,也是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制高点。英国作为全球最先提出发展低碳经济战略的国家,在战略部署、法律框架、激励政策、低碳技术、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已走在了世界前列。然而,我国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时期,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将受到经济持续增长、能源消耗结构失衡与低碳技术水平低下等困境,需借鉴英国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需要制定我国低碳能源发展战略规划、完善低碳法律法规体系、创新政策激励机制、加大低碳技术研发与国际碳减排合作等政策链的协调配合,共同推进我国低碳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伴随着我国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发展低碳城市是开拓新型城市发展理论和规划理论的有利契机,也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以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城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低碳经济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必要性,指出低碳经济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并提出低碳城市发展的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11.
低碳经济——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一种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要求通过技术和制度创新,减少在经济发展中对环境的破坏,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清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中国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减排压力,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摆脱资源环境压力、适应新的增长点的需要,必须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发展新型能源、调整产业结构、通过技术创新和国际技术合作转让发展碳中和技术等方面提前进行布局。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经济的繁荣,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环境污染、资源耗竭、全球变暖、冰川融化等问题,这是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如何保证全球经济及自身经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个国家应该首要解决的问题。用成本效益分析理论来分析低碳经济,既考虑国家经济发展的自身利益,又考虑必须承担的成本。研究结果认为低碳经济惠及全世界,在短期中会对新兴经济体的增长造成一定的影响,但长期中是有效率的,其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及新兴经济体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佘群芝  吴肖丽  潘安 《资源科学》2020,42(6):1015-1026
在越来越多国家积极倡导和投入全球气候治理行动的背景下,准确考察气候资金对受援国碳排放的影响,对推动发达国家持续援助、布局2020年后的气候行动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基于AidData、OECD-DAC CRS和WDI数据库得到了1980—2014年77个受援国的国家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静态及动态面板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考察了气候资金对受援国碳排放的影响,并检验了收入水平在两者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①从总体上来看,气候资金对受援国碳排放产生了显著的减排效应,同时受援国收入水平对气候资金的碳排放效应产生了显著的“调节效应”;②随受援国收入水平提升,气候资金的碳排放效应呈现出了“由显著减排转不显著增排”的非线性特征,其中实现减排的受援国主要为非洲国家;③评估气候资金最终能否实现碳减排,需综合考虑气候资金与受援国生产及投资等方面的相互作用结果。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在积极敦促发达国家履行相关气候资金承诺、推动受援国低碳经济增长以及中国利用双重身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等方面得到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4.
在气候变化、碳减排与城市化进程相互交织的时代背景下,而且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迅速增长,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碳排放量与日俱增的特殊时期,发展低碳城市是遏制气候变暖的必然选择。本文针对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的关系、低碳城市规划的定位、理论基础以及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全球气候变暖,各种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而始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尚未见底.人们期待以新能源技术为代表的绿色产业可以带动全球经济的全面复苏,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成为时下的热门话题.作为中国高排放区域之一的西部地区,其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更是备受关注.然而,本文的研究表明:西部地区发展低碳经济面临极大的约束条件,急于强调西部地区在短期内实施低碳模式的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是非理性的.从能源利用的角度来看,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西部地区只能采取高碳经济低排放的发展战略,而不是完全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气候适应治理的国际比较研究与战略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深度减排力度不足导致未来气候变化风险加剧的背景下,强化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成为我国应对气候风险、提升气候韧性的必要手段。本研究分析比较了中国、英国、德国的适应战略演进和治理体系特征,并依据所得启示从适应知识、技术、资金三个能力维度提出完善我国气候适应治理体系的若干政策建议,旨在为我国争取新一轮国际气候博弈主动权、提升全球气候治理领导力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能源-经济-环境政策是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期召开了"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国能源-经济环境政策"为主题的第71次双清论坛。会议围绕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制度重要选择、全球实现控制温升2℃的目标各国面临排放空间不足的严重挑战、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之路等核心问题展开讨论,凝练了该领域需要深入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不确定性下的决策选择方法和评价、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下的技术创新、转移和竞争的规律、能源-环境-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及内在影响机制、低碳发展的规律性研究等,并就开展应对气候变化中管理科学问题的综合研究、建设能源与气候经济的基础数据平台、进一步加强学科交叉和人才培养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世界各国均关注于减缓气候变暖、降低大气二氧化碳(CO_2)排放为核心目标的低碳和碳中和理念。海洋是地球最大的碳库,在降低大气CO_2浓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地球上超过一半的生物碳由海洋生物完成。大型海藻栽培具有成本低、产量高、碳汇可计量、栽培可控性强等优势;在近海可形成产业化的蓝碳,是海洋碳汇值得推崇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此外,规模栽培大型海藻可解决栽培海区海洋酸化、低氧、富营养化、有害藻华等海洋环境问题。文章从大型海藻栽培、环境修复作用及综合效益评估等方面综述了大型海藻碳汇功能及其解决近海环境问题的潜力。大型海藻规模栽培是发展低碳经济、增加海洋碳汇、实现碳中和,以及解决近海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