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涛 《大学时代》2006,(7):62-64
本文对比讨论英、汉语关系结构。根据关系分句与中心语的结构关系,认为英语存在着二种不同的关系结构:中心语关系结构和自由关系结构;而汉语存在三种不同的关系结构:中心语关系结构、自由关系结构以及并接关系结构。此外,对关系结构中关系分句的语义特征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简论辅音、元音与声母、韵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讨论在现代汉语语音系统中,辅音与声母、元音与韵母之间的关系,以便在现代汉语语音教学中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语音系统特别是现代汉语音节结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关系化提升理论框架下(Vries,2002)研究英汉语关系结构的句法生成。分析证明,关系化提升法对英汉关系结构的生成具有充分一致的解释力,英汉语带论元关系从句的关系结构其生成方式原则上相同,都是通过算子/空算子移位和核心名词提升操作生成的;区别在于,汉语关系结构的生成需增加最后一步“残余移位”(remnant movement):把关系从句移至Spec—DP,以生成A结构;或者移人限定词与核心名词之间,生成B结构。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B字母下的双音节复合词结构关系的分析和归类,阐述现代汉语复合词构成方式的分布情况和结构关系的一些新特点,并探讨分析复合词结构关系的依据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字与语言的关系十分密切,相互影响。汉字与汉语的关系也不例外,汉语的特点决定了汉字的存在形式和发展趋势,并使汉字形成之后具有许多自身独特的优势,这些优势反过来又对汉语的表现力产生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但即便如此,二者却有着本质的差别。认识和区别二者的不同本质,对理解汉字与汉语间的关系及正确地使用汉字和汉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汉语语言结构关系特点的阐释,提出了划分词类应以词的功能作为依据和标准。  相似文献   

7.
本对现代汉语中的“-A-B”结构进行了分析,分为五个部分:一、A和B的意义关系;二、A和B的语义组合关系。三、“一”的意义;四“A、B的词法,五、“-A-B”的句法功能,这样探讨,意在揭示语流中“-A-B”的语义语法规律,便于人们掌握和运用。  相似文献   

8.
汉语句子之间的语法关系通常不需要使用关联词来连接,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呈隐性的,它们之间的语法关系通过语用环境来体现。在汉译英时,不但要使译文通顺,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更重要的是,要正确传达原语的形式和内容,因此,必须分析,理解汉语分句之间的深层关系,本文就此分析汉语分句之间隐含的语法关系,并探讨其译文的处理。  相似文献   

9.
古汉语特殊述宾关系主要表现在述语和宾语的特殊功能及其组合关系上。这些特殊关系的形成,反映了民族心智特征,体现了汉语结构形式的整体性和模糊性。  相似文献   

10.
语法意义与语法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法意义是语法的内容,其实质是语义关系。语法的一些基本问题如虚词、词类、结构都能用语义关系来解释。虚词只是语义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词类不过是对词按语法意义进行的一种分类。结构是词语组合去掉词汇意义后剩下的语义关系框架。语法实质是语义关系的观点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的语法特点,建立符合汉语实际的汉语语法学。  相似文献   

11.
谚语是语言的精华。由于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英汉谚语的语言结构形式及文化取向也有所不同。通过英汉谚语的语言结构形式及文化取向不同之处的比较,人们能更好地理解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人们只谈词本义,或把字本义混同为词本义.本文试从文字学和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字本义同词本义的联系和区别.字本义是汉字符号的形体形象所表现出来的意义.而书面语中,字是记录语言中的词,这时,它代表的是词本义.字本义研究,属于文字学范畴;词本义研究,属于语言学范畴.字本义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字的形体形象,词本义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语音形式.字本义与词本义在结构功能和社会功能两个方面存在差异.字本义与词本义存在着某种一致性,但又不一一对应.掌握字本义同词本义的区别,对语文教学和语言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汉语本身即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结构的教学。要真正达到最佳汉语教学效果,必须注意不同语言文化的关系与差异。  相似文献   

14.
普通话推广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对语言的选择是一个理性的选择过程。它取决于语言运用带来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语言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由使用语言的人数决定,又受到社会开放度与自由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学习语言天赋和所学语言与母语的关系等因素的影响。语言的理性选择理论证明了语言的最小有效规模和路径依赖特性。由此,我们可以说明在普通话推广过程中的很多问题,并为今后的普通话推广工作提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左立 《凯里学院学报》2012,30(1):162-164
翻译是架构在两种语言以及文化基础之上的交际活动.文化语境在此交际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忠实地解构源语文本和准确贴切地用译入语表达原文的思想,都离不开对翻译文本所处语境的阐释.首先对语境理论发展做总体的简要回顾,然后结合英汉语言结构的差异分析文化语境和翻译教学的关系,并以此进一步探讨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的许多语法要素都是从古代汉语或近代汉语中承继下来的,因此,对语言要素不能孤立静止地看待。在对元杂剧句尾语气词作静态分析的基础上,考察它与现代汉语句尾语气词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到,现代汉语的句尾语气词有不少来自近代汉语,它们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元杂剧时代,甚至更早。  相似文献   

17.
思维离不开语言,同时也支配着语言。中英思维方式之间存在巨大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了语言的差异。翻译本质上是思维方式的转换。研究汉英思维差异对科技翻译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18.
发韧于19世纪中后期的美国汉语教育,至中美建交时已有百年历史。在这百年间,美国的汉语教育受国内社会政治文化环境、中美关系、国际政治形势等外部因素以及汉语教学方法、语言教育思潮等因素的牵制,经历了初创、转折、跃进到停滞等一系列波折变化。美国汉语教育在这百年间所历经的波折变化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政治内涵,折射出百年间中美关系的变迁和学习汉语动机的更移;同时,它亦启示我们,当下海外"汉语热"能否具有稳定性和可持久性,更为关键之处在于增强中华文化对海外人士的内在吸引力。  相似文献   

19.
在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教学大纲中,把“汉语文”更名为“汉语”反映出汉语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发展。由“文”到“语”,从分析、理解、感悟到汉语的实际应用,打开了汉语教学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大门,明确了第二语言教学与母语教学在教学目的、教学性质、教学对象所处的环境,以及教学对象已有的语言背景和文化背景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汉英回文修辞格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使语言生动形象,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以便准确清楚有力地表达思想,必须采用修辞技巧来美化语言。汉英回文修辞格的普遍使用,使语言产生节律感,有效地揭示了事物、情理之间的关系。本文尝试对汉英回文格进行对比研究,探索它们各自不同的结构分类特征,并对它们在两种不同语言中的形成原因作出语言学的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