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介绍反讽定义及分类的基础上,对美国女作家凯特·肖班的《一小时的故事》和《黛西莱的婴儿》中的反讽艺术进行了分析。结论指出,反讽手法的运用不仅增加了凯特·肖班短篇小说的艺术性,而且借助于这一手法,小说的主题得到了深化,引起了读者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刘景 《科教文汇》2010,(2):50-50,61
本文在介绍反讽定义及分类的基础上,对美国女作家凯特·肖班的《一小时的故事》和《黛西莱的婴儿》中的反讽艺术进行了分析。结论指出,反讽手法的运用不仅增加了凯特·肖班短篇小说的艺术性,而且借助于这一手法,小说的主题得到了深化,引起了读者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当下文坛存在粗制滥造之作,但也有作家具备了创作出文学经典的潜力。本文从文学经典与小说母题的关系出发,分析毕飞宇小说对疼痛母题的书写,指出随浮躁之气的减少,毕氏离文学经典愈近。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反讽"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文学作品和人们的日常谈话中。本文作者试图在语言哲学的视角下,以质量准则、礼貌性和真诚性为基本参数,对日常言语行为中的"反讽"话语加以分析,以期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反讽"话语中的哲学含义。  相似文献   

5.
王爱素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3):160-160,150
卡尔·桑德堡有"人民诗人"的美誉,他在战争诗歌的创作中利用反讽的言语相悖的艺术效果巧妙地揭示诗歌的深刻内涵,表达强烈的感情。本文从反讽的获得、反讽的特征、反讽的存在及表现形式等方面分析,揭示诗歌的反讽在诗歌主题表现和内涵挖掘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情景反讽作为反讽的一种主要类型在乔治·爱略特的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房》中的成功运用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小说的情节发展,增强了小说的戏剧性悬念,而且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曾自称是法国文坛“一颗流星”的莫泊桑,从地球上殒落已经整整100年了。作为19世纪法国最负盛名的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以创作体裁多样、多产而著称,尤以中短篇小说见长,因此被誉为法国短篇“小说之王”。由于他的作品语言洗炼,文风朴实,善于雕凿人物的内心世界,富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在  相似文献   

8.
官场的反讽表达--试论王跃文"官场小说"的反讽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场小说是当下一种重要的创作现象,王跃文的官场小说以其独特的风格在文坛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反讽是其此类小说的重要特征,本文就其作品的反讽叙事作以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9.
情景反讽作为反讽的一种主要类型在乔治·爱略特的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房》中的成功运用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小说的情节发展,增强了小说的戏剧性悬念,而且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王春 《科教文汇》2009,(28):254-254,278
小说借主人公福贵之口,讲述了中国农民所经历的无尽的苦难,描写了他们对苦难的承受能力。但是余华在小说中的叙述方法却不同于他的早期作品。余华的早期作品中对于血腥和暴力的叙述冷酷无情,对于残暴的刻画细致入微,极度渲染。《活着》却不同,虽然以不断的“死亡”反讽“活着”,这里面的惨烈本来是不亚于余华小说中的任何一部,但由于作者叙述策略的改变,叙述语言从极度冷酷变为平静,叙述角度从第三者的冷眼旁观变为第一人称的忧伤和温和,使得这部小说沉郁、悲痛而坚定。  相似文献   

11.
官场小说是当下一种重要的创作现象,王跃文的官场小说以其独特的风格在文坛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反讽是其此类小说的重要特征,本文就其作品的反讽叙事作以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2.
罗绮伦 《科教文汇》2007,(10Z):182-182,184
情景反讽作为反讽的一种主要类型在乔治·爱略特的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房》中的成功运用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小说的情节发展,增强了小说的戏剧性悬念,而且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是世界文坛最著名的政治讽喻小说,被评论家称之为"一本结束了乌托邦小说的反乌托邦小说集大成之作"。在《一九八四》中奥威尔描述了一个处在极权主义统治下的大洋国的种种恐怖景象,奥威尔创造了诸如"新话"、"老大哥"和"双重思想"等"奥威尔式"语言。从小说的结尾,主人公温斯顿"战胜了自己,爱上了老大哥"可以看出奥威尔的悲观情绪。《一九八四》一书胜在其对政治卓越的洞察和预言能力,在叙事和结构技巧的创新方面稍显不足。  相似文献   

14.
华春兰 《科教文汇》2008,(28):249-249
池莉作为“汉味”小说代表作家之一,她的作品打上了深深的“汉味”印迹。本文将从作家在作品中对武汉地域特征、民俗风情的直接描绘与地道的武汉方言的运用两方面来分析池莉小说语言具有浓厚的“汉味”特征。  相似文献   

15.
杨紫瑜 《科教文汇》2010,(32):68-68,70
〈红字〉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家霍桑的代表作品,叙述了一个发生在美国清教禁欲主义统治背景下的故事,男女主角因恋爱(那时叫"通奸")被揭露而被判罪和迫害.虽然以此为题材,这部小说却并不是真正的爱情小说,作家实际上探讨的是人类的"罪",并试图从人类内心深处的黑暗面、人性和道德的弱点上来寻找原因,以及如何赎罪,使道德改善和升华.本文将从以上方面对小说进行理解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董定一 《科教文汇》2009,(21):243-243
《何典》是嘉庆年闻问世的一部运用俗谚写成的讽刺类小说,具有别致而幽默的独特色彩。然而,由于它本身在故事设定以及内容架构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离经叛道,历来学界对它的评价比较一般,甚至于语多诟病之处。其中,《何典》的故事情节以及创作主旨落入才子佳人小说的窠臼就是一个众口一声的批判点。本文试通过对作者和小说的结构形武两方面重新对《何典》与才子佳人小说进行比较性的解读,认为虽然该作品中仍然存在对传统的主流小说创作规程以及文化模式的依恋,但从更深的层面来看,它从很多方面都与才子佳人小说格格不入,是以反讽的姿态来对待古典小说创作美学的。  相似文献   

17.
《何典》是嘉庆年间问世的一部运用俗谚写成的讽刺类小说,具有别致而幽默的独特色彩。然而,由于它本身在故事设定以及内容架构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离经叛道,历来学界对它的评价比较一般,甚至于语多诟病之处。其中,《何典》的故事情节以及创作主旨落入才子佳人小说的窠臼就是一个众口一声的批判点。本文试通过对作者和小说的结构形式两方面重新对《何典》与才子佳人小说进行比较性的解读,认为虽然该作品中仍然存在对传统的主流小说创作规程以及文化模式的依恋,但从更深的层面来看,它从很多方面都与才子佳人小说格格不入,是以反讽的姿态来对待古典小说创作美学的。  相似文献   

18.
王春 《科教文汇》2011,(34):88-88,102
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被傅雷先生赞誉为"是张女士到目前为止的最美满之作"、"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小说中丰富的意象使用,特别是"月亮"意象的使用,使读者既领略了小说文学文本的优美意境,又体会了小说深刻的思想涵义。小说借"月亮"这一意象,不断变换视角:时而是洞察苍生的智者,时而是人物命运的化身,时而又是社会环境的象征……小说在月色的掩映下,深刻而隽永,浸润了说不尽的"苍凉"意蕴。  相似文献   

19.
姜欣  薄淑艳 《科教文汇》2011,(22):93-93,113
讽刺文学是英国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在《傲慢与偏见》中,奥斯汀凭借对叙述技巧的精妙运用,将反讽技巧进一步发展,使之成为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重要手段。本文着重分析小说《傲慢与偏见》中反讽在各个层面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简·奥斯丁是英国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她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反讽艺术受到了西方文学评论界的高度评价。简·奥斯丁生活在一个舒适的安逸的环境中,接触到的是农村中产阶级、牧师等人物,她以女性的敏锐和细腻感觉描绘周围小小的世界,尤其是绅士淑女间的婚姻和爱情风波。奥斯丁的小说破旧立新,一反常规地展现了当时尚未受到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冲击的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和庄园风光。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她的文学背景,分析了她在小说《傲慢与偏见》中创作风格和艺术,同时指出了她对英国小说发展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