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7月26日,2014年"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决赛在杭州开幕。据悉,这是全国首届职业学校"挑战杯"竞赛,共有4万余名学生参与竞赛。这次竞赛以"同圆中国梦想,共创多彩人生"为主题,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全国600余所职业学校组织学生参赛。复赛共收到来自全国31个省份的894件参赛作品,最终确定349件作品入围决赛。  相似文献   

2.
工科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是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指导学员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军队院校应从思想观念、组织管理、制度措施上推动学员参与"挑战杯",围绕"挑战杯"各级竞赛举办校级科技竞赛,为全体学员提供锻炼课外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良好平台。军校教员要从创新团队组建、课题选择、分工协作、成果提炼、宣传包装上对参赛学员进行细致深入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在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华东师范大学推荐的6件作品全部入围终审决赛,并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以团体总分270分的优异成绩居全国第10位,再次捧得"优胜杯".至此,作为全国"挑战杯"竞赛的发起高校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在第三届到第十届"挑战杯"竞赛中共6次捧杯.……  相似文献   

4.
在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华东师范大学推荐的6件作品全部入围终审决赛,并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以团体总分270分的优异成绩居全国第10位,再次捧得"优胜杯".至此,作为全国"挑战杯"竞赛的发起高校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在第三届到第十届"挑战杯"竞赛中共6次捧杯.  相似文献   

5.
从"挑战杯"看高职院校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敏坚 《职教论坛》2006,(10):23-24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大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参与挑战杯比赛.从高职院校"挑战杯"工作情况着眼,总结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做好创新教育和指导创新实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挑战杯"竞赛对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具有重要作用,成为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本文简述了"挑战杯"竞赛发展历程,并结合多年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为立足点,分析了"挑战杯"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大学生校园学术科技文化领域中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参赛范围最广的群众性赛事.本文在对十届赛事解读的基础上,对中国高等教育所遭遇的挑战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对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系统总结与反思.  相似文献   

8.
在高校学生科创培育体系中,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在激发其创新能力和培育创新成果方面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苏州大学"挑战杯"竞赛开展情况研究,剖析其运行机制,了解实施效果,总结不足,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9.
《安徽教育》2010,(9):21-21
<正>本刊讯近日,第七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复赛圆满闭幕,安徽工业大学入围全国复赛阶段的2件作品全部脱颖而出进入争夺金银奖决赛,这是继该校在2008年第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获1银1铜后,所取得的又一历史突破。  相似文献   

10.
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飞向未来——国际太空探索创新竞赛"第一名……一系列奖项记述着一位青年的发明创造轨迹,而这些荣誉的获得者,就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位硕士研究生——胡铃心。  相似文献   

11.
"挑战杯"竞赛已发展成为校园学术科技领域最具权威性的科技赛事,本文在简要整理分析历届获奖作品的基础上,通过对影响"挑战杯"竞赛因素的界定,从领导机制、学术氛围、选拔机制、保障机制以及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积累和运用科技知识、提高大学生的科技技能、促使大学生树立科技思想、形成科技精神和科技品质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挑战杯”竞赛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高校应该大力建设“挑战杯”工程,从宣传、组织、健全制度、人财物支持等方面加大力度,推动“挑战杯”竞赛在高校的进一步发展,以促进大学生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构建"竞赛+项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激发大学生的实践兴趣,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竞赛+项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就是将实践内容任务化,以项目为驱动,以科技竞赛形式完成实践任务。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竞赛为基础,以学校科技节竞赛为中阶,以省级挑战杯竞赛为顶端,冲击国家级挑战杯竞赛,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科技竞赛平台体系,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以“挑战杯”竞赛为契机 推进大学生创新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大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高校应对参与“挑战杯”竞赛的工作加以总结,并根据目前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情况,采取有力对策,更好地开展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5.
<正>高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是弘扬创新精神、培育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半个多世纪以来,河南工业大学一直秉承"明德、求是、拓新、笃行"的校训,积极致力于开展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致力于打造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文化平台,致力于构建创新型的校园文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校在第七、八、九、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屡创佳绩,共获得4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和10个三等奖,连续四届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建设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1世纪国家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科技竞争力成为各国的核心竞争力。科技的竞争即人才的竞争,大学生是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生力军。因此,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对当前的高等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东南大学有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两次捧杯的经验,本研究以其为例,剖析目前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挑战杯"团队为例,借助社会资本理论,结合实际案倒分析总结出当前大学生"挑战杯"创新竞赛团队在团队社会资本的利用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于提高"挑战杯"团队绩效较为可行的方法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宋超,男,中共党员,1989年1月出生,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网络信息安全硕士,曾获得国际和国家级科技竞赛奖项20余项,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近十年全校最好成绩(一等奖),哈尔滨工程大学在校学生创业千万融资第一人,黑龙江省唯一一个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金奖获得者,著名的12306验证码...  相似文献   

19.
《教育》2014,(5)
正赛事概况"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竞赛活动,创办于1989年,每两年举办一届。竞赛旨在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20.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促进高校产学研结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挑战杯"竞赛为平台,从完善培养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教学改革等方面不断提升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