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利平 《学周刊C版》2011,(1):142-142
教育改革要求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政治课中如何体现创新教育?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能“学以致用”就是一种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2.
尹佩仪 《教育导刊》2001,(19):28-28,39
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创新思维能保证学生顺利解决新问题,深刻牢固地掌握新知识,并把它广泛迁移到学习其他知识的过程中。可以说,创新思维是创新活动的智能结构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因此,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应着力培养这种可贵的思维品质。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明显地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模仿、轻创新等弊端,致使学生的求同思维欠长,求异思维欠短。创新学习就是要改变这种模式,革除这些时弊。根据自身的实践体会,笔者认为:培养创新思维,贵在做到“书本让学生读”、“问题让学生提”、“思维过程让学生说”、“重难点让学生议”、“学习方法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下”。  相似文献   

3.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须从小培养,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教学都是离不开解题.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变换题目的形式,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发展智力,提高解题能力,这样既可使学生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在学生知识经验范围内的独特,新颖和发散的解题方法或解题思想。本文结合近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些粗浅的认识。 1、鼓励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由于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积极地展开思维,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1)巧创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亚里士多德作过这样精辟的阐述:“思维从问题…  相似文献   

5.
江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可以说,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创造性思维能力对学生而言是指能突破常规的思维、具有与众不同的解题方法和学习方法;或能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独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之林”。物理学科创新能力是学生在物理课学习中必然发展的、顺利完成物理学习任务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学生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本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激发其创新意识,训练其创新思维,培养其创新精神。因此;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无论对国家还是对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以和创新精神,在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在进行基础训练和综合训练的过程中,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教育芟改革,课堂教学改革是基础,而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具有创新意识.教师要培养自身的科学素质及多种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创新,一个时代的话题,一个时尚的话题。虽然。我国的基础教育扎实,但这是我们的优点,也是我们的缺点。一句话,我们绝大多数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浓、创新精神不够、创新能力不强。许多教育专家、学从各个角度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论和实践:有的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姑且称之为“教学创新”;也有的从学生解题的角度对创新能力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姑且称之为“解题创新”。笔觉得,就培养创新能力而言。“命题创新”是一个重要条件,命题创新值得研究,请专家、学指教。  相似文献   

9.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造就能有创造、能有发明和能有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高年级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观察比较,促使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自己去探究规律、自己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在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把多角度、多途径的解题方法传授给学生,使之冲破定势,摆脱常规,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勇于向学生敞开一方天空,通过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从而让学生在开放、民主、愉悦、创新的气氛中感悟知识,驰骋思维,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1.
叶秀明 《考试周刊》2010,(8):155-15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社会对于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从基础教育抓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创新能力已被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本文作者主张教师教育观念要转变:给学生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灵活结合实际.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实践中长能力;让学生在自学中蓄能量;让学生突破自己知识技能的局限,成长为新式的独立的“学习者”和“创造者”。  相似文献   

12.
杨文寿 《青海教育》2002,(12):41-42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诱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他们自由地、充分地发挥其聪明才智。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呢?第一,要让学生自己去感受、理解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克服包办代替的现象,做到“不包办、不硬灌、不奉送现成的答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创新思维的习惯,进而提高其创新的能力。第二,要让学生自己…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研究表明,创新能力是人脑的机能。创新能力不是少数头脑聪明学生的“专利”,而是每个学生都具有的。因此,教师循序渐进、有意识、积极地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角度入手,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开发其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强烈的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基础 要造就具备创新能力的人首先就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教师彻底地转变观念,从“教学”转向“学教”,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重视知识的积累”转向“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还需要教师清醒…  相似文献   

14.
开展创新教育,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人的创新精神,是数学教学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中专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在知识经验范围内的独特、新颖和发散的解题方法或解题思想,而要想培养这一能力,课堂教学无疑是主渠道,必须从传统型教学、改良型教学向创新型教学转变,才能完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从教材有限内容中挖掘和提炼创造性思维的素材,点燃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火花,培养反思能力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反思解题过程中的错误寻找创新点,反思定理的推导过程为解题方法的创新提供支撑点,反思能促进知识的迁移,为创新思路的发展提供动力,反思解题方法克服思维定势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课堂这个渠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保证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我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能力”主要有三项内容: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如何把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渗透到科学教学中,是每位科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在科学教学中,我们必须让学生在亲自“探究”的基础上,学习掌握一些科学认识的基本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去探索、认识事物,从而自行获得知识,运用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而只有加强创新教育,让学生的各种奇思妙想充分表露出来,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精神呢?我认为,一是重方法,二是重设计,三是重活动。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而这种精神也就是人才的主体性特征的展现。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必须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生只有在“动”起来,“活”起来的过程中,才可能有所创新,才会有创造的体验。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源泉,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是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随着知识经济迅速崛起,教育定位于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教师有责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会寻找知识、理解知识、掌握并运用知识,达到一种自身的突破和超越.从而使创新意识在不知不觉中爆发,创新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中只有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提高合作意识,才能提高解题能力,激发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物理学是对学生智力和科学素质要求很高的学科。许多学生在学习这一学科时有困难,学习中出现了一学就“会”,一放就忘,一用就错。究其原因是:概念不清,方法不会,思路不通。解题是深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通过解题,提高解题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