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9 毫秒
1.
古代雅典是古希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雅典知识分子既在科学文化领域起主导作用,更在政治领域当家作主,具有强烈的政治革新意识,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充当先锋;古希腊政治理论是近现代政治理论的渊源.  相似文献   

2.
古希腊人创造的文化教育,曾奠定了近现代欧洲文化教育发展的基础.本文介绍了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教学过程、内容和方法,并分析了古代雅典教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雅典是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也是古代西方世界民主政治的典范.公元前8-6世纪的二三百年间,雅典人民的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政治结构的改变而迅速提高,从而出现了让后世羡慕不已的"民主政治".<雅典政制>一书是古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所著,其根据自己记载下来的158个希腊城邦的历史和现状,以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为主线,记载了雅典民主发展的历程.笔者将根据该书重点分析雅典民主诞生的缘由.  相似文献   

4.
古希腊的工商业在世界古代经济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而其中又以位于阿提卡半岛的雅典城邦为其佼佼者.雅典借助工商业的发展,逐步扩大了在希腊世界的影响力.雅典工商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萌芽、兴盛、衰落三个阶段.雅典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雅典高度发达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古典时期的雅典城市研究》结构严谨,内容广博。它从城市视角诠释了希腊古典文明的基本特征,古雅典城市是雅典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雅典城市的公共空间为雅典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提供了场所和设施。  相似文献   

6.
公民权是古希腊社会普遍存在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和社会权利,而古典时期雅典的公民权则是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由于雅典城邦具有政治共同体和宗教共同体的双重特征,就使得雅典人在对公民权倍加珍视的同时使其带有强烈的排他性.公民权的排他性不仅表现为由于能力和资格的限制而对妇女和儿童政治权利的排斥,也表现为对外邦人获取雅典公民权所采取时而宽松时而严格的灵活态度,更决定了奴隶在城邦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低下地位.  相似文献   

7.
雅典是古希腊著名的城邦国。从公元前四世纪后期起,它的教育就逐渐走向繁荣,登上了西方奴隶制社会教育发展的高峰。雅典教育的繁荣与它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人的教育理念、个性特点等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8.
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奴隶社会国家政治体制发展的最高形态。这种奴隶制的民主政治无疑对当时雅典经济的繁荣、科学文化的昌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以后的西方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自十九世纪以来各国学者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研究迄今不衰。但是,对于雅典法制和法律思想的发展,尤其是它们同民主政治的关系却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本文仅就古代雅典法制的发生发展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雅典原本是古希腊世界的二流城邦,公元前6世纪初至公元前5世纪中期经过梭伦、克里斯提尼及其伯利克里相继发动的三次大规模社会改革,为雅典社会注入了不竭的发展活力,打破了社会僵滞不前的状态,导引雅典逐步走出衰微困局,使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建筑等领域渐次领先于古希腊其他城邦,并最终跃升为古希腊世界的文明中心。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古希腊雅典的城市公民教育历史悠久,成就显著,影响深远而广泛,在整个人类的文明历程中都占有重要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地位。雅典的公民公共教育不仅使每一个雅典公民都有机会接触古代雅典先哲们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文化,还为西方的整个公共教育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一个先进的模板。可以说,西方的公共教育就是雅典公民教育的发扬与继承。鉴于此,研究雅典古典时代的公共教育就显得具有特别的意义。笔者就浅略地探讨一下古希腊雅典古典时代的公共教育的概况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11.
所谓僭主政治,是指具有野心的个人用暴力手段推翻现存统治秩序而建立的个人统治。庇西特拉图作为雅典的第一个僭主,其僭主政治的建立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庇西特拉图的僭主政治是在当时希腊社会特有的条件下产生的,对雅典以后的强盛,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成为希腊的一个中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古希腊尤其是雅典城邦,民主政治体制对政治领袖演说技能的需求使得智者能够掀起一场以雅典为活动中心,以传授演说术为核心内容的"智者运动"。智者对演说术的传授为古希腊雅典城邦培养了众多的政治家和演说家,从而推动了古希腊演说的繁荣。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化一体化的发展,法律的世界化趋向日趋明显,但是世界法观念并非当今社会才产生的。事实上,在西方社会从遥远的古希腊思想到近现代各派法学理论之中都存在着丰富的世界法思想。  相似文献   

14.
雅典人民以“不敬神”和“腐蚀青年”两项罪名对苏格拉底提出控拆并最终判处其死刑,完成了古希腊最后一出悲剧。悲剧的背后有着对立双方的剧烈冲突。如果说为证实神谕而得罪雅典一大批政界及文化界的名人及法庭上故意激怒陪审团是这出悲剧的导火索,那么苏格拉底与雅典人民在政制形式和精神原则两方面的冲突则是导致悲剧发生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5.
古罗马时期整体主义政治眼光的转向,主要体现为对古希腊城邦时期那种建立在公民本位基础上部分与整体完全融合关系的突破。在由城邦国家走向世界帝国的变迁过程中,其各种社会结构的变革为这种转向提供了现实基础,而种族、文化的融合与世界主义思潮的兴起,则为其转向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由这种转向所导致的公民与国家关系的变化,对当时与后世的政治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许俊 《培训与研究》2003,20(6):51-53
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是现代社会的一大课题,“轴心时代”的古代雅典和先秦的人伦关系对现代社会仍有启示意义。古代雅典和先秦由于所处时代相同,两种人伦关系存在一定的相似点,包括男女两性地位中的“男尊女卑”状况和相同的阶级关系。然而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社会政治传统、经济环境的不同,造成两种人伦关系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个人与个人的关系上,呈现出不同特点。古代雅典是“家国异构”,以地缘关系和阶级关系为主;先秦则是“家国同构”,以血缘关系为主。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古典时期雅典管理公共文化活动的得与失,考察了公共文化活动对于雅典的重要意义,以及雅典政府的管理特点。同时从公职人员的执政素质、妇女的活动空间等方面对管理过程中的弊端加以简略分析。本文认为雅典基本上实现了对公共文化活动的有效管理,而且这种管理活动是带有宗教色彩、遵循法律、道德准则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都市影像作为都市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载体,直接反映出都市纷繁复杂的文化景观。从当下都市影视文化的景观消费、存在关怀、审美导向出发,将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审美维度融于都市影视传播之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审美课题。同时,将人性呼唤、伦理关怀作为灵气来填补都市符号消费的空间,将都市影视剧构成一种对抗流俗生存状态的精神存在,也是当下都市影视剧审美获得深度模式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分析自然法在古希腊政治哲学家的信念中本来是神性之律、理性之律。欧洲中世纪自然法虽然具有新的理论形态,但其基本内容仍步古希腊政治哲学家之后尘。近代早期的自然法逐渐转变为人性之律后,自然法的性质由古希腊的自然义务转向近代早期自然权利,才使自然法具有了真正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