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和谐的导学关系是实现博士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路径,也是博士生开展学科规训的重要基础。基于扎根理论构建模型分析学术型博士生导学关系,结果显示:当前,博士生导学关系呈现疏远、平淡、亲密的“橄榄球结构”。导师作为博士生的第一负责人,被认为是制约导学关系的决定性力量。疏远的导学关系容易限制博士生的发展,反之亦然。性格、志趣使然下的学术交往是制衡导学关系的关键所在。学术型博士视角下,需要给予导学关系更多关注,在增强学术互动的基础上,弥合导生权力势差,优化导师遴选标准,形成导学关系合法化、导师组指导等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导生关系是构成研究生教育生态秩序的关键一环,导生冲突是影响和谐导生关系建构的重要因素。在五阶段冲突理论视角下,导生冲突的生成经历了潜在的对立或失调阶段、认知和人格化阶段、行为意向阶段、行为阶段与结果阶段,引发导生冲突的内生因素是沟通欠缺和观念差异、关系异化和共识断裂、权力势差和行为偏执以及处理不当和引导缺位。缓解导生冲突的善治之路是:促进导师与研究生的交互感知,激活研究生的内生发展潜能;明确多元权责关系,建立研究生培养与导生合作的契约机制;改革“导师负责制”,建立平等共生的新型导生关系;提高导生处理冲突的情商,建立第三方导生申诉处理机构;完善导生学术交往共生机制,强化学术伦理规范导生关系;注重社会文化引导,营造导生关系和谐发展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3.
导师如何通过“因材施教”的指导提升博士生的创新能力,是博士生培养的关注热点。基于481份“双一流”建设高校理工科博士生的调查数据,从导生双主体角度,以控制和支持两个维度的导生组合类型为自变量、博士生年级为调节变量,探索二者对理工科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相较于导师低控制和学生低投入、导师低支持和学生低投入,其他导生组合类型均对理工科博士生的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年级在控制维度的导生组合类型对理工科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研究结果验证了导师阶段式培养的重要性,同时强调了博士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关键性。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使用2007年中国博士质量调查数据,从导师对博士生指导投入精力、指导方式、指导内容、导师制度等方面选取一系列指标考察了目前博士生导师学术指导行为的特点、模式及其影响,并从不同学科的视角对好的学术指导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好的博士生学术指导模式包含两大共性:学生论文选题与导师专长契合度高,导师能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同时,良好的导师指导也存在学科差异,对于人文学科,博士生更适宜“协商秩序”模式的指导,而对于工学博士生则更适合“技术理性”模式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学术社会化是博士生顺利进入学术职业的重要过程,疫情期间主要依托线上开展学术互动。访谈了15名疫情背景下培养的教育学博士生,并对数据进行连续比较分析发现,在线上课程学习、导学互动和学术共同体交流等学术互动实践中,博士生分别面临走马观花与真诚交流的社会化互动形式,获得社会化是自己的事与超越时空界限的社会化互动体验,选择自我修炼与积极融入学术共同体的社会化应对方式,进而面临“逆反学术社会化”与“学术社会化”的张力拉扯。通过开展注重交流的网络学术活动、关注博士生网络学术社交体验、搭建网络学术交流平台,有助于线上学术互动的环境营造、认知建立和支持服务,进而消解张力,实现博士生学术互动的混合发展。  相似文献   

6.
纵观西方博士教育研究史,教师指导是促进博士生学术成长的关键因素。学界研究大体聚焦在博士生指导的意义、指导关系与师生互动以及指导风格几个方面,并从学术社会化、专业发展等理论进行解释。未来研究可尝试结合知识生产、学术职业来分析博士生指导问题,并沟通政策文本与指导实践,为比较教育研究提供对情境与过程、结构与行动之间更系统和理论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7名博士生进行深度访谈,从责权利的视角研究了导生矛盾的现实表征、生成原因与化解策略。导生矛盾主要表现在导生关系的功利化、导生关系的权威势差与导生责任意识的淡化,主要原因在于博士生相对剥夺感生成、利益表达能力不足与对导师责任认同感减弱。化解导生矛盾,促进导生责权利从失衡走向均衡,具体措施包括:明晰导师责权利清单,提升育人责任;明确博士生的责权利,保护合理权益;理清导生责权利边界,优化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32名博士生的访谈,探究导生关系疏离的表征、成因与形成机理。研究发现,“平淡相安型”与“冲突对抗型”是导生关系疏离的两种主要表现类型。导师与博士生之间的权力地位差异是关系疏离的重要诱因,导生互动能力不足、互动行为偏差及学科文化与外部环境的制约助推了交往行为异化,进而引发失望情绪与信任危机。当这种消极心理积累到一定阈值,疏离问题最终爆发。为防范与降低导生关系疏离带来的风险,要积极创设导生对话渠道和空间,促进导师队伍专业化发展,完善权利保障与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9.
以北京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为对象,从博士生的视角出发,以师生之间的学业互动为主要关注点,对博士生与导师学业指导模式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指导关系总体上呈良性,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和不和谐因素。指出课程平台、制度平台、导师平台和学术平台是构建和谐指导模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博士生学术成长及导师支持间的关系已成为博士生教育培养不可忽视的关键议题。基于文献梳理,设计了博士生学术成长与导师支持的评价指标,通过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探究博士生学术成长与导师支持的现状特征及路径关系。研究发现:在现状特征层面,博士生学术表现及导师情感支持较差,博士生学术成长及导师支持在性别、年龄及年级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在路径关系层面,导师的情感支持可直接正向影响学术支持、学术态度及学术表现,学术支持可直接正向影响学术态度、间接正向影响学术表现,学术支持、学术态度为情感支持、学术表现间的中介变量。为改善导师支持以及促进博士生学术成长,提出相关建议:基于博士生学术成长的群体差异,应分类优化导师支持策略;要营造心理关爱与精神激励共存的培育环境,优化导师情感支持机制;应着重学术规划、个性化指导与资源协助,完善导师学术支持体系;要关注学术毅力、自信及兴趣培育,助力博士生学术态度的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1.
杨海霞  黄维 《高教论坛》2021,(8):102-106
探讨硕士生与导师的互动既能为硕士生自身发展提供反思,也能为硕士生培养单位提供参考意见。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一所研究型大学25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按照扎根理论的一般路径进行编码分析。研究发现,互动双方的参与意愿、导师特征、硕士生特征、互动情境、管理服务以及朋辈与师门互动6个类属是影响导生互动的主要因素。不同方面的互动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导师的能力、硕士生的素养、导师的精力投放、基于学科的学术制度以及院系服务支持共同影响导生的学术互动,而导生双方的人格特质和导师指导风格影响导生的非学术互动,朋辈与师门互动对导生互动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东南大学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法探究了影响直博生招收规模和生源质量的各类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本科生培养阶段与研究生培养阶段衔接不够,博士生导师与本科生互动动机不强,给予在校直博生的关注和支持政策较少等。提出以共同申请、双向考核、双向支持、跟踪反馈为主的导生双向互动机制,实现了直博生招生的“量质双升”,并以此实践探索提出了国内高校提升直博生规模和生源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博士生学术社会化内容结构的建构有助于理解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的内涵与分析学术社会化的影响机制,更好地对博士生的学术成长进行指导。对教育学科博士生学术社会化过程的研究,有助于从学科视角深入探究学生的成长过程,促进教育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博士生的创新能力是反映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随着博士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多元化,学术创新能力之外的通用技能也越来越重要。基于《自然》杂志2019年"全球博士生调查"得到的15个国家的5 383位在读博士生的数据,利用OLS回归、似不相关回归和门槛效应模型等方法,分析自主学习和与导师互动两种时间投入与博士生学术和通用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博士生的通用能力较好,但学术能力不足。在所测度的时间投入范围内,博士生的两种能力并非随自主学习时间的增加而一直提高,而是呈三次曲线的关系。分样本回归的结果保持稳健。另外,与导师互动的时间投入不仅显著促进博士生的两种能力发展,还相对延缓下降拐点的出现。博士生与其自己"蛮干",倒不如多与导师交流,获得导师的指导,进而"巧干"。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19年Nature全球博士生的调查数据,综合审视学术型博士生教育对不同职业路径的准备情况,比较分析学术型博士生教育对各类职业准备的影响,以回答哪些培养因素更有助于博士生为产学贯通型职业做好准备这一核心问题。研究发现: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博士生群体对博士生教育为产学贯通型职业和非学术职业做好准备的评价均较低,而对博士生教育为学术职业准备的评价均较高;不同类型职业准备的影响因素在全球博士生群体内部呈现出明显差异,其中影响产学贯通型职业准备的因素有导生关系、导师外他人指导、科研合作、职业指导、社交环境、读博动机和时间安排;不同类型职业准备的影响因素在全球和中国博士生群体中也呈现出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适应多元化职业发展的“多才多艺博士”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博士生是科学研究的生力军,也是高校科研产出的重要贡献者。然而,博士生从“学术学徒”到“独立研究者”的蜕变过程,必定要借助来自外界的经验丰富的同行们的学术指导、交流、共享和帮助。那么,以知识共享为核心的学术互动对博士生培养质量有什么样的影响呢?运用标准负二项回归对“中国博士生毕业调查数据”的全国61所高校8207份博士生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导师的学术互动频次和质量”和“与其他教师的学术互动频次与质量”均对博士生国际期刊论文产出具有正向影响;“与博士生同学的学术互动频次和质量”对国际期刊论文产出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郝国良 《文教资料》2014,(17):86-87
学术社会化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博士生个人的职业收益,更关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进入21世纪以来,博士生学术社会化问题日益凸显,文献研究与实证调查发现性别、个人兴趣、学术环境、薪酬期望等内外在因素是影响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为促进学术繁荣和科研创新,本研究从入口、过程、出口三方面提出实现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导生共创观的提出试图实现从有界思维向关系性思维的转换,在关系理论与结构存在论的指引下回答“导生关系中何者为主体”的问题,为破解导生矛盾提供新思路。在导生共创观中,主体并非导师或研究生,亦非导师与研究生并列构成的双主体,而是导生双方共创而成的导生共创体。导生共创观主要体现在角色共创、行为共创与意义共创三个方面,贯穿于导生关系的学术传承与创新、情感交融、义利融通与权责共构四重维度中,对构建和谐导生关系、推动研究生教育实践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学术不端现象诱发的舆情事件频频出现,基于研究生师生关系形成的微观学术环境不容忽视。诸多学术不端案例越来越表明,研究生培养过程当中的师生关系失序是滋生学术道德风险的重要源头之一。门阀式、学徒式、雇员式、亲子式、师友式的“导生关系”都会衍生出相应的思想层面和行为层面的学术道德问题。师生关系失序与学术道德的逻辑关联表现为导师“放养”与学生“佛系”、导师对学生过分溺爱、学生对老师“溜须拍马”、导师对学生“压榨与剥削”、师生关系的“越界”与“越轨”等。这些类型的师生关系不同程度地导致着学术不端现象发生。为有效解决师生关系带来的学术道德问题,需要将科学家精神注入,实现研究生师生关系的重建:将追求科学真理作为研究生师生关系建立的基础,将研究旨趣服务且立意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立足于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培养的常态化,强化研究生师生互动规范化的监督举措,净化科研育人生态。  相似文献   

20.
博士毕业生的学术职业意愿是一个重要的理论与社会问题。基于精英阶层再生产理论和代际传递理论,本文利用北京26所高校2629份博士生的问卷调查数据,从“再生产”的视角实证研究了博士生在学术领域的再生产现象及其再生产过程中的具体行为,并比较了不同博士生再生产路径。主要的研究发现有:首先,父辈为非精英的博士比父辈为精英的博士更愿意从事学术职业;第二,位于社会阶层两极的非精英群体中的下层阶层和精英群体中的政治精英,进入学术领域的意愿较强;第三,所有阶层进入学术职业的意愿由高到低的排序为下层阶层、政治精英、技术领域非精英、工人阶层、政治领域非精英、商业领域非精英、学术精英和商业精英;第四,政治精英与下层阶层学术职业再生产的实现路径不同——政治精英子女通过将政治资本转化为学术资本的“代际资本转化”方式,而下层阶层子女则多通过“自我生产”,实现学术资本的初始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