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转型升级,在智能化变革中推动教育与技术深度融合,在“智能+”职业教育中实现智慧生成的完满发展,在智能培养过程中带来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创造效应”。但在打造智能职业教育新范式的过程中,职业教育在教学模式、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为推动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需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现代化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与策略,推动构建“智慧课堂”;围绕学生主体开展新型职业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依托多元关联网络设置专门化的学习场域,实现学习资源的集成共享;研制人工智能促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与技术标准,形成“多维度”评价新格局,进一步助推职业教育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2.
人工智能技术的大范围应用和普及,一方面会导致部分劳动者从事的技术技能型工作为生产效率更高的智能机器所顶替,进而给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严峻挑战;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也会不断创造新的工作机会,并且有助于改进整个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运行效率。当然,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给职业教育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政府也应该采取包括进一步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适当调整中等职业教育的供给规模与方向,以及努力推动校企深度融合等具体措施引导职业教育在人工智能时代实现良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与工作世界具备动态适应关系是职业教育信息化与普通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区别。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工作世界,职业教育信息化如何适应工作世界的变革,应对人工智能时代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是职业教育信息化研究亟需关注的重点问题。为此,该文基于历史视角及国际案例,论证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动态适应工作世界的变化。基于工作分析视角探析AI重塑工作世界,将呈现工作机器智能化、工作活动智慧化与工作关系协作化的变革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厘清职业教育信息化与工作世界变革特征的适应关系,即智能学习空间、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线协作学习项目,适应工作世界变革产生的人机协作技能、软技能、在线协作技能等的培养要求。遵循适应关系,应建设支持人机协作的智能学习空间;构建以人为中心、技术辅助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模拟真实工作的在线协作学习项目。  相似文献   

4.
人工智能深度赋能职业教育全方位转型,促进了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重构与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以“智能+”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术成为行业“标配”的过程中,职业教育在教学模式、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制度体系建设、国际合作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从适应转向引领,应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重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体系,推动教学模式“智慧化”;构建“数字智能+工匠精神”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人才培育复合化;提高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发展需求侧的匹配度,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化;建立健全现代职业教育法律体系,推动教育治理法治化;完善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打造世界职业教育共同体。  相似文献   

5.
智能技术为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带来全新的可能性。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变革需求为导向,结合当前职业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现状,聚焦智能技术赋能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赋能什么?何以赋能?如何赋能?”三个关键问题。首先,探讨智能化教学平台、智能化教学工具、智能化评价系统、智能化课堂监管、智能化学习系统在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然后,从教学模式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学习环境优化、教学质量提升和教育公平性提高五个方面探讨智能技术赋能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在机理;最后,提出转变课堂教学理念、升级课堂教学样态、变革课堂教学设计、创新课堂教学活动、重构课堂教学评价等智能技术赋能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技术》2019,(10):28-33
人工智能引领新兴科技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就业结构。职业教育直接地感受到人工智能带来的冲击,从而引发了改革诉求。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的实质仍以就业为导向,坚持技术传承,回归教育本质,秉承人文理念,培养全面发展的智能劳动者。文章从专业和课程建设、解放教师、个性化学习的角度,提出了内部结构改革路径;从建立多元学习情境、优化组织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外部结构改革路径。最后,文章提出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包括人机耦合、以人为本、由适应到引领人工智能、完善学习型社会。  相似文献   

7.
蔡元培是我国倡导职业教育的先驱者之一,他提出了致力于"有用之学"的职业教育思想。他的思想是在对国家目前的贫苦状况和封建制度弊端的背景下提出来的。表现为注重实践性、倡导办学主体广泛性和因材施教的特征;倡导职业道德教育、以科技知识为主要学习内容和女子接受职业教育等。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于推动和发展中国职业教育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主张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推动职业教育变革,加快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脚步。针对人工智能视野下的职业教育展开研究,分析了人工智能引领职业教育变革的价值,结合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教育根基受到冲击、职业道德伦理遭受挑战、微观教学应对乏力等现实问题,提出构建开放发展格局、重塑教育实践形态、完善技术伦理规则等实施路径,保障职业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正从传统意义的"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制造业的发展既与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方向相契合,也为职业教育带来希冀。新时代职业教育应该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但是人工智能已经在社会各领域初见端倪,使得职业教育为人工智能和社会大众的"被动认同"所挟裹。职业教育如何在夹缝生存中突围成为必须面临的时代课题,必须紧抓转型机遇,构建职业教育新秩序,转变职业教育理念,实现多层次办学模式,形成反贫困教育机制,培养"工匠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经历了恢复与创生、引进与反思、转轨与改革、中国特色与现代化等阶段的努力探索,呈现出若干具有价值的变化趋势:在目标上向"以人为本"转变;在模式上向"中国特色"转变;在实施上向"多元参与"转变;在动力上向"市场引导"转变;在管理上向"加强统筹"转变。未来一个时期,中国要完成从职业教育大国迈向职业教育强国的根本性转变,与此相应,职业教育课程和教材改革建设要实现思想、制度和技术的多重跨越。  相似文献   

11.
中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中高职衔接是指高职要针对中职生源制定和实施单独的人才培养方案,高职要明白中职的事做好高职的事.中高职不同的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形成中高职有差异性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中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中职)与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不仅有许多相似之处,而且高等职业教育也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延续,从目前来看,高职院校的大部分生源都来自于中职院校,这就产生了如何进行衔接的问题,关键是教学内容的衔接,这就要把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看作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从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的制定等方面进行统一管理,才能更好的发展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3.
昌吉州的职业教育近年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他们在发展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及所遇到的问题,在全疆都具有普遍性。本文对此予以分析,以便更好地推进全疆职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等职业教育的多维视角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高等职业教育一直处于主体地位,但是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正经受着新一轮滑坡的考验。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只有从不同的视角对高等职业教育作清醒的审视,才能对它的存在与发展作出理智的判断与抉择。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史和高等教育思想史的角度,回顾了近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制度和思想上的史实,借以说明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理应包含多种层次。并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的发展 ,急需加大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 ,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如何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应把握的关键问题以及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几个重要环节进行了思考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普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础,其有效衔接程度直接影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不同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是不同时期,不同职业岗位(群)对人才需求的产物,正确的导向,政策是推动以次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当前,高职院校正积极推行会计职业教育改革,对于传统会计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课时不够,师资有限,课程体系不合理,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各院校积极应对从课程整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手段及教学模式等方面入手,深化改革,完善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会计人才。  相似文献   

19.
黄炎培职业指导理论与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炎培职业指导理论是在长期研究与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对职业指导的含义、特点、根据、目的、作用、意义和方法等作出了明确的阐释,至今尚具参考价值。以其为指导,扎实做好职业指导工作,对职业院校的生存与发展仍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改革尤其是高等教育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项目档案管理是制约教育信息化高效、稳定运转的关键因素。其管理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试图从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的项目建设过程中,结合PMP知识体系对高校项目档案的管理进行思考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