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语教学艺术是教师富有审美价值的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掌握语教学艺术其实就是探求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依循语教学的客观规律和课堂教学美的原则,巧妙、灵活、富有创意地运用教学思想,方法、技能,技巧,以获取最佳的教学效益,因此,创新、务实、立美便构成语教学艺术的三大要素。  相似文献   

2.
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化教学是有效克服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诸多弊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实现审美化教学的核心与关键在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贯穿"创美"与"立美"。"创美"是实现课堂教学审美化的前提条件,是"立美"的基础;"立美"则是"创美"之实践和升华。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教育活动中的审美评价尺度与立美育人属性的确认,提出语教学审美化课题,简要分析了达成语教学审美化的立美要素,从语阅读教学活动着手,描述了审美化教学的立美操作过程。试图用美学的教育观为教育及语教学寻求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幼儿的主动性雷汕秀,倪慧琛,钟筱兰(南昌市东湖幼儿园)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是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作用,就能够提高活动的效益,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幼儿教育的小学化、成人化倾向正在...  相似文献   

5.
诗歌艺术能让我们的学生进入美的境界,获得美的感受,体验美的情怀.从这层意义上来说,诗歌教学就是一种艺术教学,诗歌教学的最高境界就应该是一种艺术的体现.通过艺术的审美,变传统的唯智的课堂教学活动为知、情、意互动的求真、立善、创美的全面教育活动,方能使课堂教学充满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6.
实现立德树人基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课堂教学。实现学生核心素养,落实有效课堂教学需要从立足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育观念现代化、实现教学目标的准确性、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有效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对德育过程的改造——论德育形式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美的规律和立美创造 德育作品美(即学生完美的道德人格)的创造是美的德育活动应该追求的终极目标。但这一目标的完成却必须由教学双方的立美创造活动去完成,而这一立美创造活动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学不只是让学生学习化知识,更注重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共同活动,它还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本质是追求美和创造美的,把美育渗透到教学中去正是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现就初中化学教学蕴藏之美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郑佳珍 《学前教育》2005,(11):38-39
所谓立美,就是使教育成为“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存在,使教育自身拥有美,显现美,成为美的主体。“立美教育”是建立美的合乎规律的教育活动的实践过程,是对美育的创新和拓展,力求与教育相关的各个方面都成为一种美的东西。其前提是教育本身的关,包括教育环境、教育内容、园所文化、教师、课程的美。只有教育的各个方面构成统一、和谐的整体,才能实现立美。“教育立美”是以优化教育整体素质为直接目的,全面育人,优质育人,提高人的素质,造就富有创造力、竞争力的综合素质的人才。构筑美育化的全新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教育活动中的审美评价尺度与立美育人属性的确认 ,提出语文教学审美化课题 ,简要分析了达成语文教学审美化的立美要素 ,从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着手 ,描述了审美化教学的立美操作过程。试图用美学的教育观为教育及语文教学寻求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
探究式教学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倡导的重要教学理论,是基于对科学的认识和对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方法认识的结果,是实现小学科学教育目标的重要教学方法。从辨析探究的广义和狭义定义出发,对探究式教学的程序、实施条件、探究式教学中学生和教师的角色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希望能够对科学教学有启示。  相似文献   

12.
加强军校美育之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育是高素质军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军队院校中,美育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加强军校美育可从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教员素质、校园文化等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Assessing teacher job satisfaction is a recurrent theme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Given the forthcoming reform of the Croatian adult education system, a survey of teacher satisfaction in primary adult education was performed. Teachers exhibited two dimensions of satisfaction/dissatisfaction: one with the teaching programme and process, and the other with the attendees’ performance and support. Four clusters of teachers were identified with respect to their satisfaction levels regarding the two dimensions. Most teachers are dissatisfied with the teaching programme and process. This dissatisfa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experience, working only in adult education, delivering lessons based on periodical individual instruction, and having non-native speakers of Croatian in class. Satisfaction with attendees’ performance and support is more pronounced but is associated only with not having non-native speakers of Croatian in class. Existing theories explain the results well, consider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regular education system and that of adult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4.
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不应该仅是语言技能的培养,更应该是一种人文教育,其目标是发展完满的人性,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美学意识的培养。当今的大学英语课堂,无论从审美主体(学生),审美客体(英语),还是审美环境(现代化教学手段)都为教学中培养审美意识提供了可能。美学意识的提高不仅要求教师加强自身业务素质,还需要学生加强自身文化素质,尤其需要加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美学意识,具体可以渗透在课堂讨论、课堂辩论、课堂表演和课后反思等教学环节中。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的审美化是指语文教学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通过教师、学生共同创造语文教学美和美的语文教学,综合高效地完成语文教学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养成个性等教学任务。审美化的语文教学活动体系应该包括语文教师的教学审美活动和学生学习语文的审美活动,而且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艺术教育过程中的审美因素、艺术教育过程与审美心理过程的对应对接关系以及艺术教育过程的审美化设计技巧等三方面的论述,强调在高师“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美育心理学的学习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Explicit instruction of the nature of science (NOS) may be problematic if the NOS is portrayed as either a solely a cognitive or discursive endeavor, overlooking other aspects of epistemology, such as aesthetic ways of knowing. Here the aesthetic stance refers to individual’s responses during reading as they create links between the text and their own lives, prompting personal and emotional connections. From an aesthetic orientation, exploring historical nonfiction science texts via literature circles allows alternative possibilities for participants to create personal connections to the NOS. This article presents practical techniques and theoretical rationales for teaching the NOS using literature circles and concluding thoughts regarding narrative pedagogy and research possibiliti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nstructional approach in elementary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8.
体验式教师教育模式强调"以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为主线贯穿始终",具体为学生首先要在体验中积累经验,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堂讨论,再进一步研究、探索。体验式教师教育模式包括四个要素:教育观念的体验,教育思维方式的体验,教育教学的方法、技术和艺术的体验,教师的教育风格类型的体验。  相似文献   

19.
依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中,以美育为教学目标,重点在朗读、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意境、写法等阅读教学过程中渗透美育。发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美育的主渠道作用,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的美学教育以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和审美想象力为目标。前者采取直观教学的手段,化抽象为审美可感的形象;后者强调教师的启发引导,即在审美对象和学生的审美能力之间建立联系,激发学生审美想象。为此,语文教师自身的美学素养、人格和教学基本功决定了其在教学中实现良好的美育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