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形态。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中,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整合不够的现象日益严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衔接不好,家庭教育成为空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协调整合不够,影响了教育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认识社会教育的作用和重要意义,要积极关注社会教育问题;广泛建立社会教育站点;积极开拓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新领域;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以探寻并形成与社会教育衔接的合力。  相似文献   

2.
美国和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广泛性体现在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方面,并有各自的特点。两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广泛性值得借鉴和学习,拓宽教育渠道,努力抓好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家庭、学校、社会教育通力合作,形成系统工程,这对于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整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重大任务,要把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大合力。对高等学校而言,要形成综合育人的格局,广大教职员工都负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对全社会而言,要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完满结合,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整体形成。  相似文献   

4.
赵进菊 《考试周刊》2012,(45):117-118
当前,要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中阶段,中学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和具有广泛联系性的学科,内容蕴含极其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充分发挥中学地理在高中阶段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军 《文教资料》2007,(31):171-173
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导致大学生德育实效性低下的主要因素。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特点,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构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从而实现德育在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是把包括职业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法律教育和就业观教育在内的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通过课堂教育和实践教育等形式,分阶段有步骤推进的系统工程,应当充分尊重和发挥大学生在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合力,营造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7.
论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建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育模式是教育活动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表现形式,通常划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种具体形式。其中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其建构路径也关键在于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实行开放。建构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能提升学校德育功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身完善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程瑶 《学周刊C版》2014,(1):221-221
当代大学生教育正在逐步由具体教育转向全面教育。而全面教育的实现,需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作用,促使大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当前的大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责任不明、思想不正、方法不当等误区,所以,我们要对大学生家庭教育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分析与总结,并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方面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廉洁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大学生廉洁意识和增强廉洁观念的基本途径.高校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主渠道;建立健全的领导管理制度是保障;廉洁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是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核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配合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三者是合而为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学校一方承担的事,更应凝聚家庭、社会和学校三方的合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绝不能只限于高校,而应有"纵深"联系的.要改变大学生不良思想现状,一方面需要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另一方面也需要关注学生的"纵深"教育,杜绝大学生不良思想的源头,从幼儿抓起,不放松学生成长的每个阶段的教育才行.只有当"面线结合","合力"教育和"纵深"教育齐抓共管、互通互助,形成一个科学严谨的思想教育体系,才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达成理想目标提供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参与意识”的缺失已成为当下中学德育领域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参与意识”的建构对中学生人格的健全成长具有全局性意义。教育工作者应以主题班会教育、社会实践教育、随机事件教育等方式、手段介入建构过程,强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三点联动,使学生个人在团队中能与他人“合作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学生”是“儿童”众多社会角色的一种,“学生文化”不同于“儿童文化”。我们在学校中见到的“学生”往往是“单向度”的儿童,是“教育对象”或者“教育主体”,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儿童”。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对“学生”认识不足,更缺少对完整的教育对象“儿童”的认识。将儿童科学引入教师教育课程是向“儿童发展本位”的教育原点的回归,也是我国未来教师教育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美国的教师教育课程将儿童科学贯穿到教师教育专业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作为典型的“儿童中心”的教师教育课程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3.
《普罗登报告》最先提出"教育优先发展区"的建议,报告认为一旦确定"优先发展区",政府就应该采取措施为其提供特别帮助,包括增拨资源、资助贫困落后儿童、改善师生比例等,这对当时英国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对我国发展西北地区农村学前教育的借鉴意义为:设立农村专项基金,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提高教师入职标准,重视教师培训;提高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增加家园合作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加强家校合作 形成教育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育人工作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作,需要各方面的互相配合,尤其是学校和家庭之间应该架起沟通与合作的桥梁。文章以上海师范大学康城实验学校为例,探讨应该怎样开展家校合作从而形成教育合力:了解家庭教育的现状是建立家校合作关系的前提;成立相关组织机构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进行家校合作的平台;开展课题研究是家校合作的助推器;社区是家校合作的重要依托。  相似文献   

15.
废名在抗战期间,从北大回到故乡湖北黄梅,从事小学教育。其自传体小说《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有大量的儿童教育片断描写,集中表现了其儿童观和儿童教育思想。废名认为“每个儿童都有他的世界”,教育者应尊重儿童本有的世界;“自然”是儿童的好学校,主张让儿童接受“自然,,的教育;学校教学要从儿童的生活和心理出发。废名对儿童天性的尊重以及对以儿童为本的教育思想的倡导,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今天,高职院校必须摒弃传统的“人才评价的学校标准”,而代之以“人才评价的社会标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也应该培养满足市场和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行业办学性质的司法警官院校,其特色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之一是学校能否与司法行政单位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育人机制.抓住这个关键,不仅容易解决内涵发展中的诸多问题,而且可以像“分水岭”一样甄别出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7.
在学校教育中,话语权对教育和教学模式影响较大,话语者的意志力渗透到学校的各个领域中形成话语霸权,共同的期待行为是“利益”和“暴力”的语境生成,对教育教学环节进行话语形式的控制是“利益”与“暴力”的表现形式,制定教育活动中的话语权是实现话语者意志力需求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多元文化教育三态说",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视角探讨仫佬族文化传承的内容和途径,提出应整合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建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衔接的多元一体的仫佬族民族文化传承系统。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教改及其目标的达成根本问题之一是保证、提高中小学课本的文化品质。提升学习质量,实现卓越的基础教育需有高文化品质的课本,课本细节频有恙是"战略性"失误,其负效应大,对问题课本不能等闲视之。使用瑕疵多的课本会毁教育、毁了世风,将误民误民族。"无错不成书"之象蔓延到课本,这对教育、文化和国人与社会的进步不利。推进教育、文化与社会发展,当从基础抓起、做起,保证课本品质,让学生使用精品课本乃当务之急。文章建议:借助第三方细致地评鉴课本的文化品质,并分出等级,将其作为基教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生产、出版、供应"去都市化"、"弱城市化",增加草根味、庶民性的中小学通用课本;课本编审、评价等须全方位强化、落实有关标准与要求;建立、执行问题课本召回、修订的硬制度。  相似文献   

20.
教育共同体强调社区教育主体之间的合作协调,成都郫筒小学整合各方教育资源,在学校、家庭、城乡社区联合实施“明日之星”表彰机制,实践教育共同体下的赏识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该实践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学生是整个社区的义务的认识,掀开了素质教育的新篇章,验证了城乡统筹在促进城乡未成年人受教育质量同质化方面产生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