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列举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方面存在的各种信用问题,提出了高校必须维护毕业生合法权益,建立信用体系,加强制度建设,以着实解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诚信问题。  相似文献   

2.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引起了多方的关注。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包括大学生就业市场和大学生的专业结构以及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四方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分析山东泰安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就业信用危机状况,籍以形成能在各大学推广的就业信用评价模块、评价标准、评价等级、评价方法、评价流程等就业信用评价体系已迫在眉睫。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就业信用评价体系既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率,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又有利于用人单位掌握大学生的真实信息,降低就业招聘成本,还有利于高校加强就业信用教育,夯实就业信用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是西部经济发展人才补给的重要资源,在国家鼓励毕业生支援西部建设的大环境下.如何把毕业生引向西部就业,需要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和大学生共同做出努力才能得到解决。本文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从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大学生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到西部基层就业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现在的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了,女大学生就业就更加困难。今年春节刚过,2004届各高校毕业生又开始忙着找工作了。据统计,2003年高校毕业生达到212万人.而2004年这个数字将达到280万人,毕业生多了,就业市场却不见扩张,即使女大学生的整体条件比男大学生好.用人单位依然愿意选择男大学生。甚至有的用人单位还声称,“宁要武大郎,不要穆桂英”。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向1500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和100家用人单位发出调查问卷,了解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在选择方面的不同需求,深入剖析在社会阶层固化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试图提出一些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对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就业歧视”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高校持续扩招及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出现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政府部门的、企事业用人单位的,也有高校和大学生个人的因素。其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过分挑剔,而带来的“就业歧视”更是加剧了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通过对高校大学生素质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试图说明高校对大学生素质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应该与社会用人单位对员工素质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联系起来,从而拉近高校培养的大学毕业生的规格与用人单位使用大学生的标准之间的距离,有利于高校素质教育改革和促进高校大学生的就业。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协议违约现象时有发生,大学生违约给用人单位、高校和其他毕业生都造成了很多不良影响,也影响了毕业生正常就业。分析了就业协议违约的几个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一些对策思考,促进高校就业工作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毕业生就业是涉及政府、高校和社会用人单位等多个层面的系统工程,而高校是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主体。因此,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念,全面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各种因素,建立高校大学生就业动态系统,对形成科学、合理、高效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模式和运行机制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障碍性因素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社会、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中阻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障碍性因素及成因,有利于就业政策的制订,有利转变大学生就业意识、提高就业服务质量,便于大学生排除或回避就业过程中的障碍性因素,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客观分析了新时期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严峻形势,阐述了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和矛盾,总结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从政府部门、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几个方面提出了工作对策。  相似文献   

13.
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的就业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瞩目。基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应从政府行为。高等学校、用人单位、毕业生四个方面入手,对产业就业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企业用人单位、高校教师和毕业生的调查显示:大多数用人单位近三年招聘录用过高校毕业生,重点高校的毕业生更受企业青睐.大学生就业难的长期深层次原因主要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相比有很大差距.高校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学脱离企业实际需求,致使大学生理论脱离实际.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及就业质量最有帮助的两大因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受家人与教师的影响较大,就业压力部分来自于周围人过高的社会期待.  相似文献   

15.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大问题。随着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因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认知与企业需求之间不匹配而导致的结构性就业矛盾尤为突出。通过对高校毕业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开展问卷调查,比较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问题上的认知差异性,据此提出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近三年浙江省高校毕业生毕业一年后的就业情况跟踪调查发现, 该省高校应届毕业生的起薪水平虽逐年增长,但高校毕业生的总体起薪水平不高,甚至出现“身价不如农民工”的个别现象,究其原因,与政府就业政策指导、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判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等有关。据此,本文从政府加强政策指导、高校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用人单位合理确定薪酬体系和大学生努力提升就业竞争力等方面提出对策,以期形成高校毕业生合理的起薪水平。  相似文献   

17.
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涉及到政府、高校、学生和用人单位四个方面,加快政府部门和高校内部的配套改革,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增强用人单位吸纳人才的能力是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诚信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列举了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方面存在的信用问题。分析了产生这种情况原因。指出了其危害,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围绕大学生的就业率、就业缺口和就业质量三个统计指标,运用数理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适应数量迅速增加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需要,建立综合反映大学生就业状况的指数模型,是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一种有益尝试,对毕业生、高校.用人单位、人才市场和政府宏观调控等提供全方位的指导服务作用。大学生就业指数系统运用依赖于数据库的总体构成及其原始数据的采集。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身价不如农民工”现象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学生农民工”群体逐渐引起社会关注.在一些地方,大学生起薪点低于农民工.“大学生身价不如农民工”现象折射出社会对不同劳动力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也折射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高等教育质量的问题,值得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反思.政府应当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缓解供需矛盾,引导用人单位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高校要面向市场,深化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指导与服务水平.用人单位要以人为本,待遇留人,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大学生存在的不足.大学生要科学规划,全面发展,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四位一体,形成合力,使大学毕业生人尽其方,人尽其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