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丁宝桢编年事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宝桢(1820—1886),贵州平远人。以办理团练立功,出任湖南岳州知府。后又历任山东按察使、山东布政使、山东巡抚。在山东六年,镇压过农民起义,又整顿吏治,治理黄河,备御外侮,受到清廷的表彰,调任四川总督。凡有兴革,不避怨嫌。丁宝桢是晚清督抚中之佼佼者。死后,灵柩运山东埋葬。清廷命在山东建祠纪念他。  相似文献   

2.
近代山东巡抚职能转变恰逢一系列特定的历史背景。首先是西方列强屡犯山东,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巨野教案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给山东巡抚的职能转变带来新的问题,对外交涉与海防职能显得尤为突出;其次,太平军北伐途经山东以及捻军在山东长期活动;再次,第一次与第二次产业革命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后,以叠加的方式向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扩散,逐步浸染至中国山东,也影响着每一位山东巡抚的职能转变与施政。  相似文献   

3.
从1840--1911年间,被朝廷任命的山东巡抚约32任。通过对近代山东巡抚群体任职的基本状况进行数字统计,暨任职人次、出身、旗汉比例、籍贯、任职背景、到任年龄、在任时间、任职频率与离职原因等的分析,以期揭示山东巡抚群体构成的一般情形及其特点,为今后的人事制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丁宝桢(1819—1886),字稚璜.贵州平远州(今织金)人。他的一生处在近代中国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局的时代。他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战争中步入仕途,一生服官数省达二十余年,官至山东巡抚、四川总督。丁宝桢在抚东督川近二十年的时间内,在维护清王朝统治的前提下,大胆地改革积弊,振颓起废,整顿吏治、治理黄河、修复都江堰水利工程、改革盐政、充实武备、劝办积  相似文献   

5.
18 41年 (道光二十一年 )山东巡抚托浑布重修省内最大的书院泺源书院。186 9年 (同治八年 )山东巡抚丁宝桢在趵突泉东、明历山书院故址创办尚志书院。济南知府黄大鹤重修济南书院。1890年 (光绪十六年 )美国长老会医士、传教士聂会东来济 ,在东关开办医院 ,并设医学班招收学徒。1893年 (光绪十九年 )美国长老会在新东门外华美街创办济美学馆。1896年 (光绪二十二年 )山东巡抚李秉衡再修泺源书院。19 0 0年 (光绪二十六年 )5月 2 0日 ,山东巡抚袁世凯在山东机器局内创办武备学堂。19 0 1年 (光绪二十七年 )9月 ,山东巡抚袁世凯奏陈山东学堂事…  相似文献   

6.
丁宝桢与洋务运动魏淑艳,刘振军丁宝桢(1819—1886)生活在中华帝国发生亘古未有的大变局的时代,曾经历过两次鸦片战争、边疆危机、中法战争等几次较大规模的资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他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战争中步入仕途,官拜山东巡抚、四川总督。他既是一...  相似文献   

7.
丁宝桢     
丁宝桢,字稚璜,贵州平远州(今织金县)人,生于1820年,卒于1886年。为清代名臣。 丁宝桢“少能文,有操略”(《丁文诚公别传》),道光二十五年乡试,中举人,咸丰三年中进士。1854年至1866年间,平远、平越等地苗民起义,丁宝桢参与镇压,练勇兵作战,战平授湖南岳州府知府,后调长沙府。继又任山东按察使,次年迁布政史。因刚正清廉,深受巡抚阎敬铭推重。阎离任,举以自代。1867年遂升任山东巡抚。在任职期间,因参加镇压捻军,作战有功,清廷累给嘉奖。 在山东十年间,整顿吏治,革除苛政,为百姓所称颂。丁宝桢又以政绩卓著而屡蒙清廷奖励,1876年升转四川总督。在川督任上,他改造都江堰水利,提倡“洋务”,创办了四川机器局,筹划西南防务,深得民心。中法战争爆发,丁宝桢以自制军械装备五营军旅,交鲍超统带,奔赴云南边疆驻扎,为抗法后继之师。在抗法战争中,四川机械局所制造的枪炮弹药得以大用,发挥了抗御外侮的作用。为解决贯  相似文献   

8.
清末山东巡抚遵照谕令裁汰绿营,筹集经费,仿照直隶试办巡警,相继建立省、州、县等各级警察机构,并设立了巡警道,负责全省警察行政事务,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组织体系;创办警务学堂,以提高警员素质,培养警务人才;制定警察法规,规范警政建设。山东近代警察制度初步形成,改变了古代军、警不分的警察制度,使警政建设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丁宝桢,字稚璜(1820-1886年),贵州省织金县人。出身官宦世家,少时便以“少能文、有操略”称奇乡中,23岁中举人,33岁(1853年)取进士,先后任湖南岳阳、长沙知府,山东按察使、巡抚,四川总督,死后追封太子太保,可谓显官重臣。  相似文献   

10.
清末山东高等农业学堂述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清末山东高等农业学堂是在山东农业技术落后和清政府推行新政、进行教育改革的社会背景下,由山东巡抚倡导开办的.山东高等农业学堂的建立,使国外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教学方法和教育制度被吸纳和借鉴,为以后山东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对山东传统农业的改良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实质性城镇化进程开始于新中国的建立。山东省城镇化具有进展较快,但波动性较大的特点。山东省总体上已进入城镇化进程的中级阶段,城镇化水平排在全国各省市的前列。山东省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快速阶段,2020年城镇化水平将达到60%,届时将有1366万人口由乡村进入城镇,为此应实行以城市为主体,城市与中心镇并举,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韩复榘主鲁期间,为了加强自己的经济实力,建立山东独立的经济体系,摆脱国民党的控制。使自己在政治上、经济上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也为了发展山东经济,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使山东的民族工商业在残破、凋敞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宣统元年甘肃省爆发了严重的旱灾,灾情十分严重,一时间舆论纷纷指责陕甘总督升允匿灾三年不报,朝廷遂将其罢免。与此同时,各地展开了协助赈济陇灾的活动。直隶省的协赈活动虽然发起的时间比较晚,但无论官方还是民间募捐活动都非常踊跃,对协助赈灾尽了应有之力。同时,这次活动也反映出了清末直隶省募捐赈灾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4.
庚子战前袁世凯对山东教案的认识是比较深刻的,他认为教案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如何防止教案的发生,如何正确处理教案,袁世凯提出了治本、治标策。治本、治标策的实质是维护半殖民地的统治秩序,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稳定山东局势,防止德国及其它列强以教案为口实,进一步扩大对山东的侵略,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学界长期以来认为大总统冯国璋1918年1月南下,车行至蚌埠,被安徽督军倪嗣冲武力拦截,总统只得悻悻返京。实际上,冯国璋车至济南时,山东督军张怀芝就建言选择在蚌埠会合。抵达蚌埠的当天,倪嗣冲主持召开了临时军事会议,议定了北军南下的相关决议。倪嗣冲并非简单鲁莽拦截总统了事,而是团结北洋同仁,力促总统颁发讨伐令。然而,因冯国璋的优柔寡断、明战暗和,蚌埠临时会议并未收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6.
韩复榘主鲁期间,除加强政治、军事统治外,对经济建设也颇为重视,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经济,并取得了相当的成就。这期间山东经济的发展,有其主客观多方面的原因。主观原因在于他独具特色的经济思想及措施,客观原因在于当时山东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7.
清末新政时期,张人骏一直出任地方督抚大臣。张人骏对于新政的态度颇为复杂,尽管内心并不赞成,但因职责所在而实际上又不得不推行。尽管如此,张人骏在各处所办新政也并不纯属表面文章。事实上,无论是办学堂,派留学,练新军,还是筹办宪政,张人骏在各省督抚任上均按部就班进行。山东、河南、山西、广东与江苏宁属地区的新政,实际上并未因张人骏担任督抚而受阻。推行新政的地方督抚情形非常复杂,可见清末新政改革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18.
李商隐漂泊半生,游走于各大节镇幕府中,一生沉郁,终未见显达。而他在求仕过程中所作的一系列干谒诗,最真实地反应了他在复杂政局之间的徘徊和挣扎,尤其是界于牛李党争之间的苦闷和矛盾,以及他人格的复杂性和人生的悲剧色彩更在这一类诗歌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把繁荣发展服务业作为全省经济工作的重点来抓,山东省服务业取得了较快发展,己成为拉动全省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本文在对山东省服务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山东省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