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殊教育院校孤独症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其专业化水平也日益提高。随着社会上孤独症人群的逐渐增多,孤独症教育引起了我国特殊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为了更好地提高孤独症教育水平,培养孤独症教育方面的专业人才,促进孤独症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是摆在我国特殊教育面前的一件大事。孤独症教育在我国特殊教育领域中一个较新的专业。如何更好的开展孤独症教育、如何办好孤独症教育专业,这对特殊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对孤独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课程设置体系进行阐述,以期能够为该专业的建设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语言障碍是孤独症儿童的主要障碍之一,它严重制约了孤独症儿童的发展。因此,关注孤独症儿童的语言问题,促进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发展尤为重要。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早期语言训练更是特殊教育工作者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学前阶段是孤独症儿童的最佳融合时机,将孤独症儿童安置于融合环境已成为国际特殊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美国是较早推行孤独症儿童学前融合教育的国家之一,具有相对丰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本文梳理近三十年美国孤独症儿童学前融合教育安置的相关研究,总结孤独症儿童学前融合教育安置情况、影响因素以及孤独症儿童在学前融合环境中取得的教育成就与存在问题,以期为我国孤独症儿童学前融合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潜在类别,并根据语言障碍对不同亚组的影响,为不同类别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提供更具体的教学干预目标。方法:采用社会反应量表、重复行为量表-修订版、孤独症行为量表的语言分量表对227名孤独症儿童进行调查。结果:(1)孤独症谱系障碍存在4个潜在类别:中度社交障碍组、重度社交障碍组、中度孤独症表现组和重度孤独症表现组;(2)年龄对孤独症症状严重程度的影响显著;(3)语言能力对孤独症核心症状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相较无重复刻板行为的中度和重度社交障碍组,语言障碍程度越高,越可能发展成为社交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并存的中度和重度孤独症表现组。结论:语言能力不同的孤独症亚组,其核心症状表现也不相同,亟需的教学干预目标也应不同。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湖北省孤独症儿童和家庭的现状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孤独症儿童的确诊与治疗存在不同程度的延误;孤独症儿童接受的训练主要为语言训练和感觉统合训练,改善主要表现为语言能力和完成指令方面;孤独症儿童的家长面临情绪、社会舆论以及经济压力;家长对培训机构、政府和社会的需求最大。提出以下建议:为家长提供孤独症康复训练的培训机会;成立孤独症家长互助组织,缓解心理压力;政府加大对孤独症干预的投入。  相似文献   

6.
孤独症儿童社会性特征研究的回溯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交往缺陷是孤独症儿童的核心缺陷,对孤独症儿童的社会性特征研究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孤独症儿童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与社会行为三方面,概述了近年来有关孤独症儿童社会性特征的相关研究,并分析、探讨了孤独症儿童社会性特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孤独症确诊人数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特殊人群及孤独症的治疗和干预方法.目前,国内孤独症的治疗在很大程度上借鉴国外的治疗方法,但是,国内很多家庭和培训机构对国外孤独症的治疗现状并不了解.本文主要介绍国外孤独症治疗的近态,希望对国内孤独症的治疗和干预有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8,(25):191-192
个人工作系统作为结构化教学的最后一步,同时也是尤为重要的一步。对孤独症儿童的干预训练有一定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促进孤独症儿童精细动作的发展,提高孤独症儿童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改善孤独症儿童的社交、刻板行为和攻击性行为,提高孤独症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适应生活的能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杨明利  袁菌 《毕节学院学报》2010,28(10):114-118
Frith1989年提出孤独症是一种以信息加工缺陷为特征的认知障碍后,孤独症儿童非社会性损伤已成为孤独症研究的一个热点。相关研究结果提示,孤独症儿童刻板的重复行为与狭隘的兴趣、特殊的知觉和注意以及超常技能等,可能与孤独症儿童中央统合功能不足有关。本文主要对孤独症儿童中央统合功能的非言语测验研究、言语测验研究进行梳理,并对孤独症儿童中央统合功能研究在完善研究方法、扩展研究范围、扩大研究对象等方面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75例孤独症儿童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研究对75例江西籍孤独症儿童进行调查,分析其在基本信息与家庭情况、求医诊断、治疗康复、生活学习等方面的现状,调查结果表明:(1)本次调查的孤独症儿童城镇比例大、男童远多于女童,父母职业较稳定,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家庭收入情况多数不佳。(2)孤独症儿童家长自身建设待加强,康复训练的及时性与持续性不足。(3)教育系统配套措施与满足孤独症儿童入学需求尚存差距。(4)社会支持系统对孤独症问题介入不足。对此提出普及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知识、提高家长自身素质、将孤独症教育落到实处、为成年孤独症人士建立社区精神康复机构、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国家政策要求和我国孤独症儿童教育问题,收集第一手资料,论述以生活为核心的培智学校孤独症儿童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以促进培智学校孤独症儿童能力发展,满足孤独症儿童的教育需求,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2.
为数量越来越庞大且异质性高的孤独症群体提供适宜的教育是我国特殊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较早开展孤独症教育的国家,具有较为丰富的孤独症教育经验。本文系统介绍了近30年美国孤独症教育的发展概况,分析了其在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等不同学段的具体发展情况,揭示了美国孤独症教育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孤独症教育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神经发育性疾病,传统视角的研究和实践关注孤独症儿童的生理缺陷和治疗矫正,忽视了其为“人”、为“童”的本质特征。基于儿童本位视角重构孤独症儿童发展,需要兼顾其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解读孤独症的起源、评估和诊断工具、症状,欣赏孤独症儿童的天性、潜能和价值。扬弃传统救助模式,重塑发展性取向的教育援助,是促进孤独症儿童健康发展的时代转向。  相似文献   

14.
王颖 《考试周刊》2009,(51):81-82
孤独症儿童在语言能力发展上存在迟缓现象,目前特殊学校的语文教学往往不能适应孤独症学生的需要。本文探讨了语文教学中孤独症学生的常见问题,并对如何针对孤独症学生的语文学习特点进行科学的语文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孤独症儿童的教育问题近年来备受重视,孤独症儿童有其核心特征和独特的认知方式,影响他们对外在环境的感觉、体验与互动,对传统教育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是孤独症儿童获得有效教育支持的第一资源,培养具有孤独症教育专业知识与核心技能的专门人才,形成衔接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孤独症教师教育体系,对充实学校孤独症儿童的教学力量、提升教育服务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孤独症儿童尤其是大龄的无语孤独症儿童的开口已成为国际难题,语言训练是孤独症训练的重中之重。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发现,运用卡通图片、实物照片、抽象图片等一系列图片,训练孤独症儿童的视听觉认知、口语模仿、接受性语言、表达性语言,以及提高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记忆力等,都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孤独症儿童的教育与康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主要是在机构中进行的。基于此,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重庆市孤独症教育康复机构中的孤独症儿童教育与康复的实施状况、家庭与机构的合作情况以及机构在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中所面临的困难及发展需求情况等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讨论了重庆市孤独症儿童教育与康复机构的特点及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对于"孤独症"的了解还不是很深入,我国孤独症儿童的数量每年正在逐步上升。据全国残疾人普查情况统计,儿童孤独症已占我国精神疾患首位。患有孤独症的儿童在心理、生理上均有缺陷,胆怯、退缩、不善于与人交流,但是对于音乐却不排斥,用音乐开启孤独症儿童"封闭之门"的做法越来越受到教育人士及家长的关注。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孤独症儿童的音乐治疗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对于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语言沟通障碍是孤独症儿童核心特征之一。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动态评估比传统的静态评估更能发现儿童的发展潜能,同时,孤独症儿童比较易于接受电子设备,所以文章提出基于人机交互游戏的孤独症儿童语言能力动态评估方法,以便及时发现儿童的语言发展潜能并给予个性化干预。研究选取37名3~7岁不同能力水平的儿童,通过孤独症行为核查量表将其分为:非孤独症组、疑似孤独症组和孤独症组。探索以不同中介提示的动态评估范式发现人机交互环境下动态评估的可行性与潜在价值,并揭示孤独症儿童与其他群体的语言发展潜能及差异性。研究发现,相较于静态评估,动态评估中介提示可以帮助教师捕捉儿童的更多潜能信息;非孤独症儿童和疑似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发展潜能明显高于孤独症儿童;中介提示对于实际语言能力低、学习潜能高的儿童能力提升更为明显。研究认为,人机交互式动态评估对儿童语言潜力的挖掘具有可行性,对制定个性化的教育干预计划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孤独症儿童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是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部分。孤独症儿童的特殊教育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是一个极大的社会问题。本文初步探讨了奥尔夫音乐疗法在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的运用中,运用奥尔夫音乐疗法中的语言训练、律动训练等对8个孤独症儿童进行实验研究,将这些患儿实验前后的评估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得出,对孤独症儿童实施奥尔夫音乐治疗训练是改善孤独症儿童各方面能力和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