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在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多种因素影响下,有着独特的消费特点,但也存在炫耀性消费、从众消费、攀比消费、盲目消费和超前消费等不良消费行为.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采取有效方式引导大学生科学消费,是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陈永民  苗培周  王涛 《考试周刊》2013,(51):157-158
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文化消费总体水平适中,多数大学生消费方式是现实合理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良的现象。总的来看,非理性、盲目的消费,消费维权意识和能力及文化审美能力不足,成为当前大学生文化消费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因此,必须重视大学生文化消费问题,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共同体,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文化环境,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文化消费方式与习惯,不断提高消费品位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对大学生"负翁"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文化的影响、大学生消费心理的不成熟性以及家庭和学校对大学生消费缺乏教育和监管,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负债消费,成为校园“负翁”。如果任其发展,校园“负翁”会给整个校园和社会带来危害。学校应采取各种措施,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合理理财”和“适度消费”的教育,以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的不道德消费现象越来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因此,应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出发,构建可持续消费道德规范,遵循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谐消费和循环消费相结合的原则,建立良好的当代大学生消费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5.
由于受不良消费观念、不成熟消费心理、家庭和学校对理财教育的薄弱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消费呈现异化现象。表现为消费水平过高、炫耀消费和少部分非正当目的的贷款消费和超前消费。高校和家庭应发挥对大学生消费的引导作用,学生个人.应努力提升对消费的自我价值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6.
对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不良消费行为凸显了其消费道德的偏差,这不仅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更影响大学生的成才。家庭教育的不当、学校相关教育的缺失和学生缺乏消费道德观念是导致大学生消费道德偏差的重要原因。只有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并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此问题才能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作为网络消费的主体力量,其网络消费道德影响着网络社会的发展.通过调查发现,网络消费成了大学生的主流消费形式,但存在着消费结构失衡、消费金额偏高、消费认识不清等道德失范问题,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家庭、学校、社会和大学生自身,可以从转变家庭观念、强化学校教育、加强社会引导、提升学生德行四条途径予以教育和规范.  相似文献   

8.
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大学生消费道德观念的培养直接影响其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与发展。本文从社会、学校、家庭、大学生自身等方面分析大学生消费道德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大学生消费道德素质和水平。  相似文献   

9.
当前大学生中出现了“透支一族”的负债消费现象,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炫耀型透支消费、攀比型透支消费、发展型透支消费和生存型透支消费等类型。造成大学生“透支一族”出现的原因既有社会消费观念发展变化的影响,商业活动与大众传媒的推动,又有大学生的炫耀攀比心理的驱动以及家庭成长因素的影响。这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的理念是不相符的,因而必须从开展消费道德教育,社会加强消费引导,家庭与学校紧密配合,共同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和谐消费。  相似文献   

10.
吴莉莉 《考试周刊》2012,(58):152-153
消费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义务。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与大学生的责任密不可分,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使得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承担相应的消费责任,通过责任意识引导自身合理消费。大学生消费责任指的是大学生应该对自己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后果负责,主要包括对自己的责任、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责任。倡导当代大学生消费责任,有利于改善大学生不良消费现象,有利于大学生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大学生与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及大学生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吴敏 《现代企业教育》2009,(14):171-172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消费教育的缺失、大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在大学生群体中还存在许多不良的消费心理,需要通过加强价值观教育和消费教育,让大学生学会科学理性消费,以构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兰州地区在校大学生的消费状况进行了调查,从不同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来源、性别等角度对他们的消费状况做了多重比较,并对调查对象的消费炫耀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消费大部分为合理消费,其消费水平与家庭社会经济背景有一定的相关,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的消费明显低于来自城市家庭的学生的消费,大学生的主要消费是饮食方面的消费,大部分学生存在着炫耀性消费。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一些大学生消费呈现非理性化,主要表现为:过度消费、畸形消费、情绪化消费、炫耀消费和享乐主义消费,这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缺乏正确的引导有关.因此,高校要加强教育,使大学生树立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观,引导大学生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提高大学生在经济社会里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4.
了解中职生消费现状,分析中职生的消费特点和消费心理,找出造成中职生不良消费的因素,从社会、学校、家庭、学生等方面探讨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大学生绿色消费意识现状,分析影响大学生绿色消费意识的因素,探讨提高大学生绿色消费意识的对策。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徐州市3所本科院校416名大学生,运用《大学生绿色消费意识调查表》和《一般资料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绿色消费意识总体水平不高;不参加勤工助学或社会兼职的大学生绿色消费意识高于参加勤工助学或社会兼职者(P<0.05),医学专业学生绿色消费意识高于理工科学生和文科学生(P<0.05)。结论:媒体、学校和家庭应齐心协力,丰富大学生的绿色消费知识,提高大学生的绿色消费意识。  相似文献   

16.
弗洛姆在《健全的社会》一书中,从获取物品、使用物品及消费物品三个方面系统论述了消费异化,进而提出要建立"人道主义的公有社会制"和树立"人道、健康的消费"以扬弃消费异化。弗洛姆的消费异化理论是针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病态消费而产生的,但他关注的异化消费现象在我国当代大学生中也广泛存在。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也存在着人情消费过多、炫耀性消费、盲目消费、奢侈消费等消费异化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大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五个方面形成合力,以指导大学生消费向理性、健康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网络消费的便利迎合当代大学生追求个性、标榜自由的特征,使他们迅速成为网络消费的主体。家长的过分溺爱、大学生自身消费观念的困惑、高校对大学生网络消费问题缺乏重视和引导以及西方社会思潮的渗透导致超前消费、符号性消费、炫耀性消费等非伦理性消费行为在大学校园里日益盛行。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要从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四个方面对大学生的网络消费加以引导和监管,使大学生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引导其树立科学的网络消费伦理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追求个性张扬、自我呈现的炫耀性消费开始流行,其目的不在于物质本身的享受而是追求其意义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消费意识消费行为不仅与家庭、学校的参照群体以及社会商业活动、大众传媒等外部因素有关,更与大学生自身心理状态有关。本文针对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培养大学生理性消费的若干建议,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合理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日趋提高.有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适当提高消费水平,因而,得到更好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这属于良性消费的范畴.但大学生消费中也有可能出现盲目跟从、攀比,用非理性的高消费来满足失落、孤独心理的现象.本文对大学生消费中的良性行为和不良行为进行分析,并且针对大学生的不良消费行为,指出要通过各方面共同合作和努力来正确引导,如学校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家庭要给予子女更多的关心,还要注意对社会环境的管理等等.  相似文献   

20.
蒋学杰  祝坤 《文教资料》2012,(20):72-74
大众文化是商品经济时代的文化特征,凸显了整个社会文化的转型,是社会变迁的文化表达。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重要的表征,城市生活体现出明显的消费社会特征。消费社会及其变迁对大学生的文化影响日渐深入。受不良消费文化的影响,过于关注消费容易使大学生忽视精神领域的追求。在这种新形势下,必须寻找、保障、张扬社会核心价值的消费文化,避免消费社会对大学生的不良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