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论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江西省8所高等院校的部分教师进行调查,旨在分析他们对终身体育锻炼思想的认识,以及促使他们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内源性动力,通过分析其对终身体育锻炼的认识、动机和态度,及其影响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等,探讨我省高校教师终身体育锻炼思想的内源性动力,为促进我省高校教师身体健康,增强体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显示,我省高校教师参与终身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有缺乏指导、工作压力大、场地器材缺乏,以及怕累懒动等的思想影响,因此应当激发其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培养自觉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福建省19所高校教师1 900名非体育专业教师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普通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自我感觉良好,大多数教师参加体育锻炼态度较积极,但是绝大部分教师认为其体育锻炼不科学,且多数教师锻炼前的准备活动不充分甚至不做;同时,盲目追求大运动量,缺乏专业的指导,导致近半数的教师受到不同程度的身体损伤。在此基础上建议政府和高校要加大全民健身计划的宣传力度,对高校教师健身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高校各级领导加强对教职工余暇锻炼的支持力度,增加教职工体育活动经费的投入;各高校工会应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为高校教师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  相似文献   

3.
分析江西省高校教师参与终身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为促进高校教师体质健康,增强体质,健全身心发展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研究方法为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结果发现影响我省高校教师参与终身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包括对终身体育锻炼的理解不够,对体育锻炼缺乏兴趣,缺乏指导和具有怕累等。  相似文献   

4.
以川南十所高校教师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数理分析等方法。主要结论是:我省高校教师体育参与意识较强,但是参与行为较弱;影响高校教师体育参与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忙”、“缺时间”。建议,各高校应该加强对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宣传力度,创设—定的条件,把体育健身融入教师的日常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河南省高校教师亚健康及其体育锻炼现状,文章在对河南省高校教师的亚健康现状和体育锻炼相关因素调查的基础上,就体育锻炼相关因素对高校教师亚健康发生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河南省高校中有59.18%的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教师占44.63%,其亚健康发生率明显低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教师;锻炼周数、锻炼时间、锻炼频度、锻炼强度、锻炼项目数量是影响河南省高校教师亚健康发生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云南高校教师身体健康状况、参与体育锻炼情况以及参与体育锻炼项目的问卷调查和口头访问,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云南高校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河南省高校教师亚健康及其体育锻炼现状,在对河南省高校教师的亚健康现状和体育锻炼相关因素调查的基础上,就体育锻炼相关因素对高校教师亚健康发生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河南省高校中有59.18%的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教师占44.63%,其亚健康发生率明显低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教师;锻炼周数、锻炼时间、锻炼频度、锻炼强度、锻炼项目数量是影响河南省高校教师亚健康发生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鞍山市高校教师亚健康现状,对鞍山某两所高校406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78.7%的教师知道亚健康,但对亚健康知识了解得不多;83.3%的教师达不到健康10项标准;78.3%的高校教师休息时间晚,睡眠不足,神经衰弱;57.1%的高校教师工作量大,过度劳累,身心透支;34.5%的高校教师工作、家庭压力大;30.4%的高校教师饮食无规律,不吃早餐、偏食或暴饮暴食;84.5%的高校教师没有体育锻炼计划,基本上不参加体育锻炼.大多数高校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应引起足够重视.有氧运动是预防和消除亚健康的最佳手段,希望能够为提高高校教师健康水平提供可资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高校教师动商对健商的影响,探索提高教师健商,避免亚健康,规划健康的方法和途径.本研究选用课题组编制的《高校教师体育锻炼调查问卷》,王宗平《动商测试量表、动商公式和评价标准》,谢华真编制的《健康指数量表》,建立基于高校教师体育锻炼行为下的动商和健商相关方程.研究显示:高校教师体育锻炼行为、动商和健商之间存在相关性;体育锻炼动机与健商呈正相关,是提高健商的一个中介变量,健商的提高可激发教师的体育锻炼行为;动商与健商之间的关系呈正相关关系,动商不同维度对健商影响不同,其中运动能力和运动素质对健商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当前高校教师对终身体育的理解及其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期来探究高校教师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重要性及其实现途径,为增强其体质、健全身心发展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研究结果显示,高校教师体育锻炼现状不容乐观,普遍存在对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认识浅薄,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因此,有必要开展高校教师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影响因素研究,为今后高校教师参与体育锻炼,以及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论文对福州市27所小学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若干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福州市小学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明确;球类、跑步为其首选的健身项目;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是主要锻炼场所。论文同时分析了制约影响小学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各种因素,提出看法与建议,为进一步提高小学教师的身体素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论文从体育态度、体育基本功、开展斑级体育活动能力、体育特长等方面对高师四年龄学生及中学教师进行抽样调查,指出高师公体教学效应存在的不足,强调教学改革应围绕教学交应这个中心环节展开。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调查法,从整体性、综合性角度,对浙江省中部地区小学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层次结构、职后培训的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浙江省中部地区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存在年龄结构趋向年轻化、男女比例失调、非专业教师执教及专业教师在学历进修中的转专业问题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山西大同大学女教师体育参与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调查了解她们的运动态度、动机、运动时间和影响她们参加体育运动的因素。结果表明:山西大同大学女教师体育参与的认识很高;参与的目的明确且不同年龄需求不同;锻炼的项目多以简单易行的传统项目为主;但是闲暇时间少缺乏技能与兴趣却制约着她们的体育参与行为。  相似文献   

15.
通过考察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现状,以竞技训练和大众健身的双重视角,对竞技健美操体育课程进行定位分析,反思并探讨竞技健美操在安徽省普通高校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湖南大学2005~2006年度先后举办的两次教师教学培训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此次调查中青年教师的职业准备情况,探讨了大学教师培训的被关注程度,反思校本教学培训的形式和内容,提出了改进大学教师校本培训的参考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通过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杭州市高校青年教师的体育锻炼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杭州市高校青年教师对体育锻炼功能的主观认识是好的,但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很少,影响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工作忙没时间。杭州市各高校应该重视本校体育活动的开展,使更多的青年教师投入到全民健身中来。  相似文献   

18.
梅州地区中小学教师体育生活方式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芬 《嘉应学院学报》2010,28(2):95-100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梅州地区六县一区一市的800名中小学教师的体育参与方式、体育活动动机、体育活动项目、体育活动时间、体育时间段、体育活动空间、体育活动频率等与体育生活方式相关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梅州地区中、小学教师在体育活动内容上呈多样性,男女在参与方式上有差别,多数教师体育活动频率低、体育活动强度小。体育锻炼的目的明确,男女在体育动机上差别不大,体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多以投入较少、场地器材简单的基础项目为主。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红河学院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课外运动参与状况进行调查,发现红河学院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课外体育运动参与不积极,甚至有抵触现象.另外,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少、频率低,多以室内运动和隔网对抗运动项目为主.而且,女大学生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学业负担,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力度不足、覆盖面小等因素是影响她们参与课外运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中学体育工作的实际需要提出今后高师院校普通体育教学的方向,即高师院校的普通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不能和其他高等院校完全一致,应制订突出师范性的独立大纲和教材。在提高术课教学质量的同时,增设体育基础理论课,并纳入教学计划,这是解决我国当前中学体育教师奇缺的较好办法,也是尽快地使我国体育事业腾飞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