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第三版于1990年正式出版,为我国图书情报系统的文献分类工作标准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我国各类型图书馆、情报机构的文献分类工作提供了科学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周子荣 《中国索引》2005,3(3):37-39
本文介绍了云林图书馆利用台湾香光尼众佛学院图书馆的《佛教图书分类法》1996年版,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B94佛教类进行改编的思路和做法,在维持《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有体例的前提下,编制了《云林佛教图书分类法》,以适应佛教图书馆文献分类和组织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自1975年出第一版以来,经过两次修订,已于1990年出版了第三版。它的问世是在十多年的图书馆文献分类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充实、完善和提高。因此,《中图法》第三版受到了图书馆等文献工作部门的欢迎,它必将促使文献分类工作更趋于科学、准确和统一。  相似文献   

4.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图书情报单位广泛采用的综合性图书资料分类法。该法初版于197s年,在十几年之中,经过多次修改,增订和补充,于1990年第一季度刊行了《中图法》三版。修订复分表是三版修订的几大方面之一。在学习和使用《中图法》第三版时,如何正确理解与运用类目复分方法进  相似文献   

5.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图书分类法,应用广泛。分析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五版与第四版 H 31英语类目变化,提出其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图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到第四版改称《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它是在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的关怀和支持下,由北京图书馆于1971年2月提出倡议,全国36个单位赞助而组成《中图法》编辑组,经过二年的努力,于1973年3月完成初稿,并以《试用本》形式出版,1974年7月到11月,由编辑组在京六单位共同研究,对本分类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检查和重点修订,于1975年10月交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7.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1980年修订版,在一定程度上清除了极“左”路线的流毒影响,个别大类的体系结构有较大的变动,对部分类目也进行了必要的增订和删改,使《中图法》在思想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几个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但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修订版仍然保留一些含义不清,提法不当的类目和注释,需要再次进行修订。现就实践中碰到的几个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供第三版修订时参考。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类目。社会主义国家图书分类法是否应该单独设立《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大类的问题,图书馆界有不同意见的争论。鉴于《中图法》出版、使用已有九年之久,在分类体系结构上已经定型,  相似文献   

8.
论《中图法》第四版的修订特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三版自1990年2月正式出版以来,在中国图书馆界使用了将近十个春秋,成为类分图书的主要依据和图书分编人员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工具.然而,近十年来,随着社会的前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兴学科不断涌现,产生了许许多多前所未有的主题文献,这对于图书馆来说,就需要在《中图法》中能够得到反映和体现,以满足文献资料标引和检索的需要.然而,在《中图法》第三版中却很难找到合适的类属.同时,随着我国图书情报界文献信息工作自动化程度的极大提高,计算机辅助标引、编目、检索的普遍使用,各种信息文献数据库的大量产生,区域联网、国际联网以及数字化图书馆、网上图书馆的发展,对检索语言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所以,为了满足新学科、新事物、新技术、新主题文献的标引与检索的需要,《中图法》的修订已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经过将近十年的酝酿和实践,《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于1999年3月与读者见面了.通过研究比较,我们认为《中图法》第四版的修订有以下特色:  相似文献   

9.
近年,军队院校调整改革的变化,引起军校图书馆馆藏文献的变化,特别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第五版的推出,军校图书馆图书文献改编工作日趋迫切。本文作者试从图书文献改编的动因、策略方法与方法步骤等方面谈一谈对军校图书馆图书文献改编工作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自从1957年《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表草案》出版以后,有不少大型图书馆根据这个《草案》的五分体系编制适用于各馆的分类法。如《南京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武汉大学图书分类法》等等。到目前为止,流行而且占相当地位的分类法,集中起来只有三家,那就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和《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其中《人大法》,本来是坚持四分法的,第五版修钉时,也由四分法而改为五分法,可见图书五分法的体  相似文献   

11.
对洛阳工学院图书馆使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三版改编藏书和目录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及工作流程做了简要介绍和说明?  相似文献   

12.
美国图书分类法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献信息的数字化 ,网络化给图书分类法带来新的挑战 ,传统的图书分类法无论是在类目、结构、索引 ,还是在形式等方面都难于适应发展要求。美国二大图书分类法《杜威十进分类法》 (DeweyDecimalClassification ,DDC)和《国会图书馆分类法》 (TheLibraryofCongressClassification ,LCC)近年来都纷纷采取一些措施 ,以适应发展变化的需要。1 开发和出版电子版早在 1993年 ,《杜威十进分类法》编辑组就开发和出版了MS -DOS版的“电子杜威” ;1994年出版窗口版“视窗杜…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修订的增补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与《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3版相比较,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的增补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并例举、分析了各种增补实例。  相似文献   

14.
《中图法使用手册》中“类目复分不加‘0’规则”的辨析付林洋(江西省武宁县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编辑委员会编辑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三版)使用手册》(以下简称《使用手册》),自1991年12月出版问世以来,为全国《中图法...  相似文献   

15.
商务印书馆因自身发展需要介入图书馆事业,以其图书出版优势,促进了中国近代图书馆建设,它还积极从事图书馆学著作的出版,努力探索图书分类法和图书检字法的改良,推动了图书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在第二版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地修订、充实、完善和提高,于九○年正式出版发行了,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中图法》第三版进行分析。而《中图法》第三版在编制过程中,广泛集中广大分类工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与二版相比较有许多改进之处,其主要表现在: 一、实用性《中图法》第三版为适应各类型图书情报单位专门编制了简本、图书本、资料本、期刊本、使用说明、使用手册、主题词表、索引等八个系列产品与其配套使用。为了利于使用单位做好图书目录的改编工作和新书分类工作还特编制《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二版与第三版修订类目对照表》,作为使用《中图法》第三版的参考工具书。这是我国目前唯一系列化的图书分类法,开创我国分类法史上的先河。《中图法》第三版第一次在法律专业类目中采用了双表列类法的编表新方法,它是在参考借鉴了国外分类法编制技术的长处基础上,将组配分类法隐含在分类体系有限地显示出来,从而既满足了综合  相似文献   

17.
浅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三版的几个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三版的几个特点陈秀雄(广东省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三版(以下简称《科图法》第三版)终于在1994年12月与广大读者见面了!它内容广博、类目丰富、印刷考究、装演精美,是340多位专家历尽5年...  相似文献   

18.
90年代以来,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随之带来了计算机图书出版种类的急剧增加,从而造成图书情报界使用分类标准文本的困难。本文拟就笔者几年的实践工作,浅谈使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科图法》)第三版类分计算机科学技术图书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正式出版后,4版向5版过渡工作成为各个图书馆采编部门的工作重点。本文介绍福建省图书馆在4版向5版过渡时如何进行准备工作、制定过渡原则和工作细则,从而实现新旧版本之间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20.
用《中图法》第三版改编馆藏中文图书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较详细的介绍了兰州医学院图书馆为加强图书分类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和图书目录的检索功能,组织集中较强的专业人力,以《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三版为准,采取鉴定、抽卡提书,刀刮剪贴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对馆藏中文图书和图书目录进行全面认真的类号改编工作,收到较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