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人们很少发现<庄子>一书的档案文献学意义,其实,<庄子>是先秦较早有意对档案文献加以利用的著作,保存了许多珍贵的档案文献,既有他书证实的,也有只见于<庄子>的,给后世提供了一些十分难得的档案文献记录.  相似文献   

2.
吴智 《档案学研究》2008,22(6):19-20
先秦诸家与档案关系密切,而道家十分关注科学技术,在道家代表作<庄子>中记录了大量当时手工业技术工作者高超技艺和先进科技产品的科技档案信息.客观地反映当时科技的发展水平,对于科技传承和普及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伊索寓言>进入中国的文化视野已有400年的历史,在此期间,<伊索寓言>经历了不同的版本和不同传播阶段,分别有<畸人十篇>、<况义>、<海国妙喻>等不同的版本,又可分为宗教传播阶段、语言学习读物阶段、课本教材等传播阶段.  相似文献   

4.
一、世界背景下儿童文学对少儿出版的影响 1.人类文明的共同追求在历史上多次刺激少儿出版的发育 儿童文学在人民口头文学中萌芽.最原始的口头艺术形式是神化和传说,随后出现了民间故事和寓言.<伊索寓言>是古代西欧和非洲人民的口头创作,后被译成拉丁文本,逐渐促成<伊索寓言>多种语言版本的出版,在欧洲文学史上产生广泛影响,成为后来文学创作的源泉和典故,被当作儿童启蒙用书,开了世界少儿出版之先河.  相似文献   

5.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和<四库全书总目>作为我国官修史志目录学著作中的三座里程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的学术流变.通过考察三部目录学著作对道家文献尤其是<庄子>相关文献的收录情况,我们可以对<庄子>在古代较为复杂的传播与接受历程有一个大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于丹又一次创造了书市神话!她在签售<于丹〈庄子〉心得>一书时,一口气签了10个小时,一共签掉了15060本.  相似文献   

7.
孩提时代,在读<伊索寓言>时,有一句话令我百思不得其解--"实际上不想做的事情,人们倒最容易答应下来!"这怎么会呢?随着年岁的增长,渐渐觉得此话很有些道理,值得慢慢咀嚼.  相似文献   

8.
<东>作为贾樟柯近年的"艺术家系列"电影之一,用绘画和影像语言交织构筑了一幅现代风险社会中的东方影像.本文追溯"盲人寓言"的艺术母题,分析影片中的"身体"文本意涵以及绘画与电影的异质同构关系,试图揭示艺术家面对当下个体生存状态之悲悯与立场.  相似文献   

9.
《庄子》一书中既蕴含着丰富的文史档案资料,又包含有大量科技档案信息,可以作为珍贵的文史档案资料与科技档案资料来考察。本文分析阐述它作为档案文献资料的价值,并探讨其档案文献学价值及意义。  相似文献   

10.
依据出版业务的关键程度,将出版企业的业务外包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外围层次、次核心层次和核心层次,探讨了各种业务外包形式对培育出版企业核心能力的影响.作为例证,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于丹<庄子>心得>为例,分析了该书具体运作过程中的业务外包环节,结论是出版企业通过适当的业务外包,可以有效地提升自身的核心能力,从而开创出一种新型的文化资源与媒体共振的"文化再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1.
杨茉 《档案学研究》2022,36(5):89-93
依托于融媒体发展的历史档案文化传播是实现传统文化记忆延伸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某篇清代玉牒相关的热门微博为研究对象,对其评论文本的主题与内涵进行数据分析,从深化历史档案内容内涵与拓展传播渠道两个方面提出在融媒体视域下历史档案文化传播的路径建议,探索顺应时代潮流的历史档案文化传播新启示。  相似文献   

12.
刘倩倩 《档案学研究》2015,29(3):116-119
土地档案占徽州历史档案的绝大部分,土地制度对徽州历史档案的留存传世有着全面而深刻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徽州土地制度及其演变过程的基础上,梳理土地制度影响下产生的档案,并从观念导向、诉讼需求、价值传递和制度保障四个方面分析土地制度对徽州历史档案传世留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西北边疆民族地区形成了丰富的汉文历史档案。由于自然、历史、人才、经济、体制和国外等因素的影响该地区汉文历史档案面临着损失、流失和消亡等困境。我们通过启动该地区濒危汉文历史档案的数字化保护工程、整合行政资源、建立多元保护模式、构建完整保护体系、完善流失海外的西北边疆汉文历史档案的征集与追索和共同研究机制等对策,以期保护西北边疆民族地区濒危汉文历史档案,最终实现中华文化尤其是汉文化在西北边疆民族地区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章程 《档案学研究》2018,32(2):129-134
民国成立后,包括文书档案人员在内的行政官吏的选用就成为文官制度讨论和实施的一项重要决策。将文书档案人员置身于民国数十年的历史场景中,对之称谓、选用、职掌、员额等进行具体的、连续的、不同历史阶段的述论,勾勒其变迁的来龙去脉,以便能客观地反映其在时代变迁中的地位和作用,俾能有益于历史文书档案人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徽州历史档案文化价值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简析徽州历史档案文化价值入手,阐述了徽州历史档案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文化凭证、教育和传播作用,并从三方面论述了徽州历史档案文化价值对史学研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档案具有史料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笔者通过对利用者利用馆藏档案目的的分析,从宣传教育、解决待遇、档案证明、编史修志、工作查考、学术研究几方面进一步揭示了档案的原始记录性、真实性、客观性及历史再现性等属性。  相似文献   

17.
史学研究者是我国档案馆主要用户之一,了解他们的档案信息利用需求是档案馆开展相应的档案信息服务的重要依据.通过对我国十余所高校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学者档案利用问卷调查,了解史学研究者档案信息利用的途径、档案信息利用偏好、利用档案信息的主要障碍、对档案信息服务的期望等,指出我国档案馆应根据史学研究者档案信息利用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提供档案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8.
历史档案网络存取原则及其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调查历史档案开放利用现状的基础上,论证了历史档案实施网络存取的必要性,深入分析了建设历史档案网络共享系统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且引入开放存取理念,构建了基于OAI-PMH的我国历史档案共享框架。  相似文献   

19.
少林寺档案文献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但此前的相关研究较为缺乏。笔者在这里就其组成及在世界范围内的历史文化地位进行初步探讨,得出少林寺档案具有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价值这一结论,并从目前的少林寺档案馆建设这一实际问题出发,提出建设以少林寺档案文献馆为核心的“少林五馆”的建议,提升少林寺的文化影响力,使少林寺档案足以傲立于世界宗教档案之林。  相似文献   

20.
李雯 《档案学研究》2018,32(6):64-69
记忆资源的整合近年来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为了解当下研究现状,采用文献研究法分别从异构记忆资源整合对象、整合基础、整合思路与整合技术四个方面对异构记忆资源整合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梳理、归纳,并基于记忆资源整合建设现状思考剖析“数字记忆”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个人观点,以求为推动研究和实践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