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根据英语介词内在的语义,总结、归纳了英语介词翻译成汉语时的一些转换方式。  相似文献   

2.
英语和汉语的复合介词都是由单音介词发展而来,它们在各自的语言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汉语复合介词和英语复合介词虽有相同之处,但差异较大。本文首先梳理了学界对复合介词的界定,然后从结构类型、语法功能等方面就汉语和英语复合介词的异同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
齐雪帆 《教师》2013,(8):115-115
"在"作介词时,可以表示时间、处所,许多留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偏误。本文拟对英语母语者运用介词"在"的偏误进行归类分析,从语言习得角度探究英语母语者使用介词"在"的偏误来源,并进一步提出解决此类偏误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杨进 《考试周刊》2009,(5):37-38
英语与汉语中都有方位和处所的表达方式,英语方位介词以介词为核心,表达事物之间的方位关系,而汉语方位成分以某一方位词为核心,起到表达方位、处所概念的作用。由于表达的具体方式、寻求的参照点及英汉双语使用者的认知特点不同,在结构、句法、音律、文化等方面英语方位介词与汉语方位成分都表现出差异。本文从英语方位介词与汉语中表达方位的成分的语言特点入手,进行两种语言的多层面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5.
英语介词的翻译是比较复杂而困难的。介词有很强的搭配联结力 ,其兼类现象也非常突出。在英汉翻译中 ,介词以多种方式进行转换。  相似文献   

6.
介词同属于英汉两种语言中最重要的虚词之一,但英语介词与汉语介词却有着一定的差异性。了解这种差异性,能使我们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组织结构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有助于我们探究隐藏在语言表层结构后的深刻的语言哲学问题,与此同时研究这种差异性还对英汉翻译与语言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英汉介词可以从两个方面,即英汉介词类型、英汉介词及介词短语在句中的位置来进行系统对比。  相似文献   

7.
英语介词的翻译是比较复杂而困难的。介词有很强的搭配联结力,其兼类现象也非常突出。在英汉翻译中,介词以多种方式进行转换。  相似文献   

8.
唐新秋 《高中生》2014,(12):52-52
在同学们的英语表达中,常常出现把介词或介词词组当成动词或动词词组使用的情况。这种错误表达方式的出现是由于同学们以汉语的思维模式来用英语表达造成的。经过认真对比、细心分析。养成良好的英语思维习惯,同学们完全可以从这种汉语思维模式中走出来,正确地用英语表达,避免这些错误。  相似文献   

9.
从动词特性看英汉介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引言 词可以分为两类:词汇词语(lexical words)和语法词语(grammatical words)。词汇词语指的是有语义内容的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及很多副词。语法词语指的是有语法功能的词,除了以上提到的包括在词汇词语中的词类,其他都属于语法词语,其中包括介词。介词的主要功能是表示句子中词与词之间或成分与成分之间的关系。但是,如果仔细观察英语及汉语中的介词,不难发现很多情况下介词有相对独立的含义,尤其,介词可以表达某些动作概念,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介词的“动词特性”。  相似文献   

10.
汉语介词“和”与英语介词“with”的功能有相似之处,即二者均可引进交互者、比较者、言谈者和所对者,都可作状语.但二者的功能又有不同之处,即“和”在引进事件的参与者时,用法相对复杂,称为“交互介词”;“with”的主要功能表示伴随,并由此衍生出其他功能,称为“伴随介词”.  相似文献   

11.
在英语中,介词是一种虚词,多数介词的含义十分灵活,对组成英语句子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英语介词的分类和英语介词的翻译法两个方面对英语介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在同学们的英语表达中,常常出现把介词或介词词组当成动词或动词词组使用的情况。这种错误表达方式的出现是由于同学们以汉语的思维模式来用英语表达造成的。经过认真对比、细心分析,养成良好的英语思维习惯,同学们完全可以从这种汉语思维模式中走出来,正确地用英语表达,避免这些错误。具体说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树立牢固的介词意识英语的常用介词不多,《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同学们掌握的有about,above,across,after against,along,among,around,as,at,before,behind below,beneath,beside,besides,beyond,but,by,down during,except,for,from,in,inside,into,like,minus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介词是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笔者以调查、分析英语国家学生使用现代汉语介词的情况和现代汉语界及对外汉语界对现代汉语介词“在”、“跟”、“对”、“从”的研究论文、专著为基础,分析总结20余年来,有关现代汉语介词“在”、“跟”、“对”、“从”在句法、语义、语用方面的研究,以期为汉语介词的研究及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英汉两种语言不同之处很多,词类用法的不同便是其中之一,比如在英语中一些介词所表达的意义与汉语中的某些动词的意义相当。本就此现象作些举例说明,以期对初学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介词是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笔者以调查、分析英语国家学生使用现代汉语介词的情况和现代汉语界及对外汉语界对现代汉语介词“在”、“跟”、“对”、“从”的研究论文、专著为基础,分析总结20余年来,有关现代汉语介词“在”、“跟”、“对”、“从”在句法、语义、语用方面的研究,以期为汉语介词的研究及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英译汉的过程中,为使译出的句子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经常需要进行词类转译。文章主要讲述了英语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和介词在英译汉过程中进行的转换。  相似文献   

17.
介词在英语中虽是一种虚词,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每篇英语文章里都可找到大量的介词。语言学家称:“英语是介词语言。”(English is alanguage of preposition.)正确地使用英语介词可使语言更生动、更简练。有许多从句用介词短语替代更为简洁明了。如:  相似文献   

18.
黄敬轩 《双语学习》2007,(5M):68-70
“就”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用法非常灵活,包括介词,副词,和连词用法,前人对“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它的副词用法上,对介词的研究较少,本文从语法化的角度出发,研究“就”从动词向介词演变的轨迹,揭示汉语介词“就”从古汉语动词,向近代汉语介词“就”演变,又向现代汉语介词“就”演变的一个历程  相似文献   

19.
汉英同传中汉语长句的处理,既是口译学习者学习的难点,也让口译教师捉襟见肘。通过分析一篇汉语演讲内容,梳理了介词开头句和"的"字结构句两类汉语长句的同传策略,即语境预测法、随时调整法、动词加补法、英语介词法、介宾为主法、谓语前置法、等待法、参考文件法这八种方法,供口译教师、研究人员、语言学家和口译学习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金捷 《考试周刊》2012,(46):29-30
无论在汉语里还是在英语里,介词都是一类带有功能性的虚词,把句子的各个成分粘着在一起。同时,英汉介词亦存在着差异。本文在对比英语介词和汉语介词异同的基础上,论述英语介词的用法及其翻译,旨在对英语学习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