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海方 《物理教师》2009,30(10):58-58
某时刻小车向左运动速度为v1,绳子与水平面夹角为θ,绳子绕过定滑轮与物体相连(如图1),求该时刻物体上升的速度v2,这类问题通常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来处理,即将小车的运动分解为绳向的分运动和垂直于绳向的分运动,  相似文献   

2.
绳拉物体运动的速度分解方法是:先确定合运动的速度,即物体的实际运动速度,再根据合速度产生的实际效果确定两个分速度,一是沿绳方向的分速度(即绳子运动的速度);另一个是垂直于绳方向的分速度.  相似文献   

3.
刘仁余 《物理教师》2006,27(7):4-56
高中物理力学部分中关于物体的合运动问题,大多数学生感到比较困难的就是速度的合成与分解,究竟哪个是“合速度”哪个是“分速度”不容易搞清楚.笔者在教学中通过对“绳子”模型的研究发现:如果能从运动的物体对绳子产生的效果来分析,这类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下面就“绳子”模型的原形及相关应用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绳拉物体牵连速度问题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的难点,教师在授课中一般都只是简单地将船速沿绳和垂直于绳子方向分解。让学生感觉有点"突兀"和"玄乎",本文分别用中学与大学的数学方法定量分析速度关系,从而对速度的合成与分解起到深化理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分解绳端速度的步骤如下:①找到绳子末端的速度(即绳连接的物体的速度);②将绳子末端的速度沿着绳和垂直于绳两个方向进行分解;③绳子末端的速度沿着绳的分速度等于绳子的伸缩速度.  相似文献   

6.
运动的分解是运动合成的逆运算,把一个运动进行分解时,要根据运动的实际效果来确定分运动。在高中阶段,对于为什么要把某一些运动分解为一个平动和一个转动,学生非常困惑,为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突破难点、例题解析、问题辨析等几个方面一步一步地展开教学,并总结出了解决此类绳联问题的特殊方法——绳子速度相等法。  相似文献   

7.
巧解滑轮组     
同学们在学习滑轮组的过程中,常会对滑轮组有几段绳子吊着物体而苦恼,在解答问题时,很难准确应用F=n1G去解答。下面我们一起共同探讨吊着物体的绳子段数n与滑轮组个数N的关系。分析下列滑轮组:甲乙丙丁对于甲、丁两图,当我们向下拉动绳子自由端时,物体向上运动,此时,物体移动方向与绳子自由端移动方向相反。甲图中,滑轮个数N=2,吊着物体的绳子段数为n=2,n=N=2.丁图中,滑轮个数N=3,吊着物体的绳子段数为n=3,n=N=3.可以得出这样的规律:①当物体移动方向与绳子自由端移动方向相反时,n=N·乙、丙两图,当我们向上拉动绳子,物体向上运动,运动…  相似文献   

8.
一、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随意进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例1如图1所示,在不计滑轮摩擦和绳子质量的条件下,当小车匀速向右运动时,物体A的受力情况是()  相似文献   

9.
1绳子拉船模型及其应用对复杂的运动,可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思想,将其分解为几个简单的分运动.但要注意,一定是把实际的运动进行分解,合运动应为物体的实际运动.  相似文献   

10.
充分认识运动,掌握描述运动的方法,进一步探究物体为什么这样运动贯穿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Ⅰ》和《高中物理必修Ⅱ》。对"运动描述的实例"这部分内容进行了思考,提出一些浅薄之见,供同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1.
拜读了贵刊2010年第3期刊登的《也谈交点速度问题的解法》一文,和文中提到的前面几期上刊登的相关类型问题的分析,受益匪浅.联系自己平时讲授这类问题的情况,觉得从速度的定义出发解决绳子斜拉物体或物体斜拉绳问题,是易于接受,又便于理解的快捷方法.现对这种方法作简单阐述,以与同行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12.
张威 《中学理科》2007,(3):66-66
运动物体间速度关联关系,往往是有些高考题命题的切入点,而寻找这种关系则是考生普遍的难点.处理速度分解问题的一般思路是:  相似文献   

13.
王波 《物理教师》2011,32(3):41-43
通过绳子连接的两个物体的模型在高中物理中比较常见,通过对绳子末端物体速度的分解,容易得到两个物体速度之间的关系.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中有这样一类习题,要求解绳连体模型中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不少学生甚至教师都认为取得最大速度的条件是两个物体的加速度同时为零.但是通过仔细分析,我们发现两个物体的加速度一般不会同时为零.  相似文献   

14.
在学习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后,我们经常会碰到涉及相互关联的物体的速度求解.几个物体或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或借助其它媒介(如轻绳、细杆)等发生相互作用.在运动过程中常常具有不同的速度表现,但它们的速度却是有联系的,我们称之为“关联”速度.解决“关联”速度问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物体的实际运动是合运动,分速度的方向要按实际运动效果分解,二是沿着相互作用的方向(如沿绳、沿杆)的分速度大小相等.  相似文献   

15.
对运动合成与分解问题,多数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发怵.原因:一是分不清哪是合运动,哪是分运动;二是不知怎样找极值.本文例说这两点. 一、确定连接体中物体的麟时速度 思路点拨 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中,对于连接体问题,恰当的选择一个连接点作为研究对象是突破点.应特别注意,在实际问题中所研究对象的实际运动是合运动,即实际速度是合速度.  相似文献   

16.
卓越  姚力 《物理教师》2011,32(4):24-25
在两个及两个以上物体的运动问题中,相互之间的速度关系,即关联速度的分析尤其重要,一直是教学中难以突破的障碍,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和易错点,其中绳子端点的速度问题,最具有典型性,下面结合例题说明之.  相似文献   

17.
很多物理综合问题都涉及较复杂的运动。所谓较复杂的运动,一方面是它可能涉及不止一个物体的运动问题;另一方面,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相对于简单运动而言是复杂的。把复杂的运动分解开来,使之成为一些简单的运动的集合或叠加,即把复杂问题分解成简单问题,常常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是运动学中的重要概念,处理物体运动问题离不开研究物体运动的速度.中学物理习题中,常将物体运动的速度这一物理量隐藏在各种图象中,要求学生在解题时必须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下面例举常见的几种情况,与大家共赏.  相似文献   

19.
戴苾芬 《物理教师》2009,30(4):54-55
在研究物体运动时,常常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运动,这些物体的运动常常受到绳、刚性杆等条件的限制,学生在解决这种物体系问题时感到较困难.由于这类问题的一些隐含的条件在题中不明显,较隐蔽,学生经常忽视、遗漏或找不到相关的关系,而出现各种错误,使得这类题目得分偏低.中学阶段物系相关速度常分为以下几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高中物理中求物体运动的速度这一问题进行探讨,通过举例,分析了力学和电学中利用平衡条件求物体运动的速度这一方法的难点.总结了这一方法应满足的基本条件--物体受到的力中至少有一个力与速度有定量关系,指导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