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解里轩 《上海教育》2008,(15):39-40
苏东剧变及其原因 社会主义在20世纪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也经历了一波三折,乃至大起大落。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有70多年历史的苏联解体,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发生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入低潮。怎样看待这一挫折,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历史进程必须弄清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世纪之交,回首百年来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人们无不为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遭受的严重挫折感到痛惜,也无不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而欢欣鼓舞。从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历史巨变的比较中,我们应当得出什么结论呢?科学地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对这个问题作出正确回答,对于指导我们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苏联东欧剧变: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的一个曲折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政治舞台上发生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重大事件,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到的空前严重的挫折。有少数同志…  相似文献   

3.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政治舞台上发生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重大事件,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到的空前严重的挫折。一时间,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势力弹冠相庆,欢欣鼓舞,他们认为,共产主义已经“大失败”,资本主义将重新“一统天下”。在我们内部,有少数同志,甚至有的参加革命多年的同志,在挫折面前怀疑社会主义的前途,动摇了社会主义信念,这种看法是短视的、浅薄的,缺乏历史的眼光和理论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冷战后期,东欧各国在各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冷战期间长期积累的矛盾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这一期间一触即发,继而东欧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随后以苏联解体而告终,也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相似文献   

5.
新教材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试验本)下册,以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为开端,下限延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整册教材贯穿了20世纪世界历史的发展及其巨大变化。把握20世纪历史巨变的基本脉胳及其特征,对理解世界现代史的发展进程,认识当今世界的发展变化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完成新教材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教学任务的前提和关键。20世纪的历史巨变有其客观规律;第一,整个世界发展不平衡的普遍规律。这种发展的不平衡首先表现在相同类型国家之间,包括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和…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新历史小说”,从结构意识上与“十七年”的史诗性长篇小说有着许多区别。一是题材的更置与替换,家族史取代重大的政治历史事件;二是叙述视角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7.
自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剧变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前进中有新的变化,涉及社会主义一系列重要原则和战略的基本问题。本文对其中的若干问题,即社会主义的原则与本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等几个问题,从历史与现实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进行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苏联东欧发生历史剧变,怎样认识这一重大而复杂的事件?用什么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这一事件?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其全面地看问题的观点,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观点,多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就是我们方法论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世界,有些国家的政党竟达数百个之多,政党的存在已成为普遍的政治现象。在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中,多党制是一种重要的类型。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西方国家得意忘形,把“多党民主”的高调唱得震天响。一时间,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多党制”成了最时髦的东西。五花八门的政党像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认为,在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把握机遇,抓住机遇,是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加速发展的重要方面,千万不可错过机遇。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抓住国内外有利时机使改革开放得以实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适时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世纪90年代末江泽民提出抓住机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八个社会主义国家先后发生了连锁性政治剧变,放弃了各自实行了四十余年的社会主义制度。二十年后的今天,重新回顾这场影响至深至远的历史剧变,认真探究东欧社会主义大厦集体坍塌的内在根源,除需考虑到邻国事件的刺激、国内危机的累积等问题之外",苏联因素"也不容忽视。通过对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历届苏联领导人对东欧政策的历史梳理中不难看出,二者间不仅密切关联,甚至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正是战后苏联对东欧所施行的一系列政策,才为东欧最后的政治剧变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9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大幕徐徐落下,世界格局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作为世界发达地区的欧洲表现尤为突出。德国统一,东西欧力量更趋失衡,中东欧国家为了摆脱苏联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控制,纷纷提出“回归欧洲”的口号。这是经济发展与政治独立的必然,亦是中东欧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特征使然。叙述欧盟东扩的演进过程,重点分析欧盟东扩的原因,并就欧盟的动态发展给予前瞻性的预测。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跨越“卡夫丁峡谷”,成为二十世纪的一个历史性课题。本文简论了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对此都曾作过有益的探索,但始终没有解决好“跨越”的问题。50年代初至60年代末、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先后进行改革,可是改革失败。而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理论和实践上初步地比较全面、系统、科学地解答了这一历史性难题,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找到了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4.
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经济动因刘培成李金才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二战”后,在雅尔塔体制基础上形成的以美苏为主体的两极格局全面崩溃了。世界政治格局从此进入了由两极向多极转换的过渡时期。那么,促使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演...  相似文献   

15.
(五)出现了“新兴资产阶级”,贫富两极分化严重新华社驻东欧记者在一篇题为《东欧新富翁阶层的形成及其特点》的综述中指出:“自1989年东欧政局变化以来,东欧各国相继出现了一批百万甚至亿万富翁。罗马尼亚《今日报》认为,这些新兴富翁们‘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生气勃勃而且实力雄厚的社会阶层──新兴资产阶级’。‘他们不仅对国家的社会经济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而且正努力将这种影响渗透到政治领域’。“概括地说,东欧新兴富翁们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发迹,取决于社会和他们自身两方面的原因。在社会方面,东欧各国在剧变后都把…  相似文献   

16.
刘清华  周仕德 《科学教育》2007,13(3):F0003-F0003
教学设计的研究,“如果从1962年格拉泽明确地提出‘教学系统’概念以及对教学系统进行设计算起,作为一门正式的学科‘教学设计’已经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西方的教学设计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起步,至80年代,以加涅为代表的“第一代教学设计理论”基本成熟。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以情境教学,建构主义心理学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第二代教学设计理论”开始崛起。在我国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直到90年代以来,才有少数教学者注意到教学设计并开始引介。其实,早在20世纪50年代关于历史教学设计的思想就已经显示,重点是在教学…  相似文献   

17.
村史文学的发生历史可描述为:从80年代初的个体历史的叙事,到寻根文学的虚化个体历史叙事,到80年代中期的后寻根小说热衷于乡村的“前”家族历史,再到90年代初《白鹿原》等的家族史叙事,最后演变到90年代末、21世纪初的村史叙事,产生了类似于村史或准村史类的文本。村史叙事及其文本诞生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也意味着民间话语与民间文化的强烈的生存意识。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两德统一等重大变动根本上改变了以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基础的战后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雅尔塔体系格局。世界步入一个动荡多变的过渡时期。国际形势的动荡和剧变,促使人们进一步觉醒,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成为各国人民普遍的要求。 早在1988年,小平同志就提出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针对动荡的世界形势,1990年。他再次提出“现在确实需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东欧大地上出现的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化是历史原因、国内原因和国际原因等多种因素长期酝酿的结果。正确处理国家间关系和党际关系、正确认识民主社会主义思想、正确认识和对待共产党自身的革新和现代化应是我们探析出现此现象原因所得到的最好启示。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新历史小说",从结构意识上与"十七年"的史诗性长篇小说有着许多区别.一是题材的更置与替换,家族史取代重大的政治历史事件;二是叙述视角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