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立纲 《青年记者》2004,(5):4-5,12
中国有句俗语说,学好三年.学坏三天,由于人类趋乐避苦的本性,对一些志趣的追求是需要坚持的.媒体的报道应该形成有利于这种坚持的氛围,否则,稍一放纵.就有可能”礼崩乐坏”,前功尽弃。在我们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媒体要担负起营造氛围引领风气之责.这也是大众传媒的本分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王丹宜 《今传媒》2005,(7X):42-43
无论是哪个行业、哪个企业所办的报刊,作为一份新闻纸,都必须按新闻规律开展采访、编辑、组版等工作,但受到自身条件所限,目前企业报普遍存在新闻源少、报道面窄、宣传队伍弱、报纸规模小等问题。反映在新闻报道上,集中表现出新闻性弱、鲜活性差、时效性慢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是要把握好新闻报道的选题和角度。因为把握好新闻报道的选题,就可以解决报道什么的问题,把握好新闻报道的角度,可以解决怎么报道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能否做好突发事件的报道,已成为检验媒体反应是否快速、判断是否准确、策划是否缜密、力量是否协调等各种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在严格遵循有关规定和宣传纪律的前提下,县市报应重视和做好突发事件的报道。我们余姚日报在萧甬铁路坍塌事故的报道中,得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张朝霞 《今传媒》2005,(7X):23-23
寒窗十载,花开六月,今年全国高考终于降下了帷幕。回眸广东主要报纸对高考三天的报道,我们可以发现各报都注意把握舆论导向,为高考创造和谐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5.
凌翔 《军事记者》2006,(5):6-6,14
大到一个国家、一支军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都需要一股精气神儿。所以,正面报道理应成为新闻宣传的主角.以鼓舞斗志,振奋人心。而要做到这一点。不仅报道内容要引入人胜,生动活泼的报道形式同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新闻宣传,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极为重要的指导方针。高度重视抓好正面报道。是贯彻落实这一方针在报刊宣传中最集中的体现。所谓正面报道,就是对社会生活中积极的、健康向上的、占主导地位的积极因素的报道。对军队报纸来说,就是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贯彻,军队涌现出的大量先进典型,军、政、后、装各项工作创新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取得的新成就。  相似文献   

7.
2004年12月26日最重大的自然灾害——东南亚海啸,造成接近30万人死亡的悲剧。一时期内,世界各地的报纸都对此次灾害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报道,向世界各地传送关于灾害的信息,体现了人们对人类命运的关怀。  相似文献   

8.
为期七天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既是一次党代表们履行职责的盛会,也是新闻媒体展开竞争的舞台。在短短的七天时间里,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的领导者和参与者以创意和心血分享这难得的新闻盛宴:从北京直播室的开通到临时党支部设立,从与电视、网络联合到与中央台的全方位对接,还有驻会记者、外围记者的日夜忙碌……一幕幕画面、一个个场景伴随着十七大将永远铭记在大家心中。  相似文献   

9.
民以食为天。这句中国古语生动地刻画出食品在民生中的地位。随着国内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吃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过去的没得吃,到吃得饱吃得好,再到现在的吃得健康。然而,由于市场竞争中的逐利行为作怪,问题食品在市场上日渐增加。如果说过去的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仅是谋财的话,那么,现在的制售有毒食品,则无异于害命了。因此,食品安全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关注的首要问题。政府部门也十分重视,专门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媒体上关于食品安全的报道,更是大量增加。  相似文献   

10.
周怡 《新闻界》2005,(6):91-92
一、犯罪新闻阅读的心理需求 犯罪行为影响着每一个人,大多数读者对犯罪新闻感兴趣。据美国司法部报告,2002年有900万人成为谋杀、强奸、抢劫和伤害的受害人。公对于犯罪新闻的密集性报道,其接受的胃口是否会达到一个饱和点,或走向反面,这足新闻媒体曾经反复质疑并研究的问题。事实并非如此,相反,持续不断的犯罪类新闻报道大大刺激了受众的阅读欲望和知情欲望。这个话题涉及到人类心理需求的理论问题,简单扼要地概括,它刺激了人类一系列的基本情绪:怜悯同情心理、罪恶宣泄心理、自我庆幸心理,由于这些基本情绪伴随着人类的存在,也就成为人们最普遍的阅读冲动。  相似文献   

11.
备受读关注的“丰田撞人事件”在大河报的强力报道下,最终进入司法程序,肇事人得到了应有惩罚。大河报这组持续一周长达8000多字的突发事件系列报道,开篇气势磅礴,收尾充满人情,不仅在读中取得了轰动一时的社会效果,带动了报纸的发行量,提升了报社的公信度,而且为新型都市主流媒体探索出了一条在新的宣传环境下如何整合采编资源应对突发事件的新路。作为全程执行报道的记,我对此感受尤深。  相似文献   

12.
通过报道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先进典型,达到引导舆论、鼓舞人心的作用,是党的新闻宣传工作肩负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新闻史上,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一系列典型人物的成功塑造。曾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至今仍然被人们广为传颂。  相似文献   

13.
毋庸置疑,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宣传,应当成为当前党报宣传的主旋律,成为报纸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投身“三个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作为地方党委机关报的市地级党报,身处基层,面向群众,在宣传科学发展观方面更可以大有作为,不但能够承上启下,及时传递最新的中央精神和国家政策,而且能够因地制宜,用基层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实践,生动诠释科学发展观,基于此,  相似文献   

14.
徐迅 《新闻三昧》2004,(3):52-53
近几年,关于司法公开的问题一直是新闻界的热门话题。按照公开审判制度的基本内涵,一个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包括两大基本内涵,一是对公民公开,二是对新闻媒体公开。由于涉及采访和报道,新闻界有理由对它表现出高度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组织重大战役性报道,是党报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去年全国“两会”上,党中央根据科学发展观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给中部各省人民巨太鼓舞。中部地区崛起,舆论必须先行。湖北日报编辑部紧扣中部崛起这一主题,按照“三贴近”原则,创新报道内容、报道手段和报道形式,对这一时代主题进行了持续一年、浓墨重彩式的报道,共发稿50多万字,为促进中部崛起提供了舆论支持,在省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不少报道得到省领导、中宣部新闻阅评组表彰。  相似文献   

16.
边冠峰 《新闻世界》2009,(10):117-118
随着近年来户外运动这一新兴体育运动在国内的蓬勃发展,户外运动新闻报道也正在悄然崛起。相对足球、乒乓球、篮球等传统大众体育运动项目而言,户外运动目前还属于“小众运动”,但其近来在民间发展势头迅猛。全国体育大会中设置了攀岩、定向越野等诸多户外运动项目,各种极限运动会也在近年来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0月23日,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在南京圆满落下帷幕。作为东道主江苏省的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高度重视此次十运会报道,抽调了报社各处室骨干力量,成立了30多人的十运会报道小组,总编辑、分管副总编辑也多次召集选题策划会。“浓墨重彩宣传十运会的全景全貌、盛事盛况”,“全面展示江苏经济建设的新成就、  相似文献   

18.
邵枫 《记者摇篮》2005,(2):19-19
以往经济报道,就是工作报道、成就报道,都是站在宣传者立场上报道,表达宣传者意图,宣传政府部门业绩,为报道对象树碑立传。结果是,谁写谁看,写谁谁看,和老百姓不相干,结果是读者都不爱看。  相似文献   

19.
刘也良 《青年记者》2006,(18):58-59
毫无疑问,互联网的诞生促进了信息社会的到来,也向平面媒体(尤其是报纸)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其信息传播主体的地位逐渐下降。2006年5月29日,全球新闻媒体官员召开会议,此次会议成为传统媒体联合寻求发展之钥的一个缩影,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传统媒体将通过多种形式共同寻找自身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20.
典型报道是一个具有永恒生命力的新闻宣传手段。如何使之常出常新,影响深远,是新闻工作者需要不懈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