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以东渡日本参加革命为界限,秋瑾的女性话语可分为两个时期:东渡前,秋瑾是“名门闺秀”,她的女性话语特征表现为“风花雪月、闲愁离恨”;东渡后,秋瑾参加了革命,她成为孙中山先生创建的中国同盟会浙江分会的领导人,她的女性话语则表现为五个特征:对清廷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揭露:表达她救国的雄心壮志;控诉封建礼教对妇女的迫害;宣传男女平权;表现她国事第一的崇高品质。在新生代女作家正从事“身体写作”的今天,我们重提秋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女性意识的彰显与淡化、张扬与超越是当下女性诗歌写作中存在的一个二律悖反而殊途同归的问题,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在矛盾中共同推动女性诗歌的发展。在女性“自我”镜像的建构与解构的互动中,女性诗歌建构着更加合理和谐的、与男性真正平等对话的女性话语方式和诗歌体系。  相似文献   

3.
20世纪末的女性城市小说多以后现代语境下的城市生活为背景,以不同于男性作家的女性个体话语,以她们的个体体验竭力撕碎关于传统的、男性和女性的种种幻明,扰乱主流文学的话语规范和象征秩序,“让人们从一个破碎的一角中得以窥见一个女性的真实的自我”,顽强地支撑起女性话语的独特空间。  相似文献   

4.
人类有阶级社会以来 ,关于女性的话语就是以男性本位为规范的女性话语。由于男权本位的规范 ,男性作家在建构女性形象时 ,必然会以男权本位的规范来建构 ;而女性作家则在建构女性形象时 ,必然会对男权本位规范下的女性话语进行颠覆。这种在建构女性形象时所表现出的对男权本位的修补与颠覆 ,已形成了鲜明的对垒阵式。  相似文献   

5.
当今学领域,女性失语症并未终结。为了消除女性失语症,把叙事学和性别因素结合起来从对话性的角度锲入女性学,探讨了女性小说本叙事话语的前提、理论基础和具体表现,提倡女性小说本叙事话语的对话性这种写作策略。女性小说本叙事话语的对话性的具体体现又主要以结构上的暗辩体、不可靠叙述、人物的“抢话”、转述语中的自由间接引语为典型。女性小说本叙事话语的对话性是女性学与叙事话语的契合。它为建构女性话语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途径、方法,为女性写作开拓了一个新的空间。它是一种策略化本质描述、一种具体的方法,而不是绝对化、普遍化的本质规定。它的直接目的是消除女性失语症,建构女性话语;最终目的是观照现实,改造现存的社会。我们高举的价值立场是不具有强权性的女性人主义价值立场。它瓦解、颠覆的是男权制度、男权话语而不是具体的丰富的个体男人。  相似文献   

6.
社会语言学家的研究认为任何一个语言社会都存在着性别语言,会话过程中形成的话语模式也有男性话语模式与女性话语模式之别。因析,分别探讨这两途中模式构建及其规则等问题,交有助于学生对这两种话语模式的认识,自主培养其性别话语的意识,达到正确运用英语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身体在伊瑞格蕾(Irigaray)的“女人话”(parler-femme/female language),西苏(Cixous)的“女性写作”(ecriture feminine/women's writing)和克里斯蒂娃(Kristeva)的“符号界”(the semiotic)理论当中都占有重要位置。但前两者所强调的女性话语依然是建立在本质主义的女性身体基础上的,因此在颠覆男性-意识/女性-身体这个西方传统二元对立项的同时又无形中使之强化。克里斯蒂娃则摆脱了本质主义的身体,倡导回归母性空间和身体性的符号界。这就取消了原有的二元对立,使女性话语成为男性和女性都可以介入的反男性中心话语和理性主义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8.
建国后17年间的历史剧创作对女性意识的建构和女性话语的言说是由男性史剧家们代言并完成的,这其实就是来自中国古代文人的拟代女性写作传统.男性史剧家们通过历史女性形象曲折隐晦地表白自己在意识形态上的归属和对政治文化权威的臣服,并以之演绎各种流行的政治理念.历史剧呈现出一种双声话语的不协调状态,共同的"类"的特征遮蔽了女性的自然特征,使得对历史女性形象的刻划有明显的公式化与符号化倾向,包括对爱情题材的表现.只有少数史剧家尊重并赋予女性历史人物形象以自己的意识与声音,但较之20、30年代史剧中女性以叛逆姿态的隆重登场,17年间历史剧在女性意识与女性话语的建构上无疑构成了一种断裂.  相似文献   

9.
话语分析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质化研究方法,文章使用话语分析的方法,对一些"女性"话语进行初步分析,描述了"女性"话语的特点,并批判了基于这些"女性"话语而建构的传统女性观。"女性"话语的分析可以促进女性主义心理学的研究,并对女性主体意识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汤亭亭的小说《女勇士》是当代美国华裔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反映了美国华人尤其是女性在美国社会找寻自身归属的过程中的挣扎与奋斗。文本中的五位女性在男权的压迫和支配下,打破沉默,发出了自己的声音,颠覆男性话语中心。该文将从福柯的话语理论出发,重构“女勇士”这一复杂形象,探讨女性是如何在多种冲突的社会环境中建构话语权,并在失声到发声的过程中于边缘徘徊,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文学成为中国文学版图中最为耀眼的一块。樊星认为,中国城市文学的发展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文学象征,具有文学史意义与研究空间;刘中顼论述了城市文学创作与研究的意义所在;李蓉着重论述了城市文学的日常性与批判性;王泉透析了中国城市少年小说的基本特点;代天善梳理了英美城市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文学成为中国文学版图中最为耀眼的一块。樊星认为,中国城市文学的发展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文学象征,具有文学史意义与研究空间;刘中顼论述了城市文学创作与研究的意义所在;李蓉着重论述了城市文学的日常性与批判性;王泉透析了中国城市少年小说的基本特点;代天善梳理了英美城市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13.
城市文学的日常性与批判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文学成为中国文学版图中最为耀眼的一块。樊星认为,中国城市文学的发展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文学象征,具有文学史意义与研究空间;刘中顼论述了城市文学创作与研究的意义所在;李蓉着重论述了城市文学的日常性与批判性;王泉透析了中国城市少年小说的基本特点;代天善梳理了英美城市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14.
论城市文学创作与研究的重大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文学成为中国文学版图中最为耀眼的一块。樊星认为,中国城市文学的发展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文学象征,具有文学史意义与研究空间;刘中顼论述了城市文学创作与研究的意义所在;李蓉着重论述了城市文学的日常性与批判性;王泉透析了中国城市少年小说的基本特点;代天善梳理了英美城市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15.
城市文学笔谈——20世纪中国城市文学的风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版图中,城市文学是格外引人注目的风景。尽管总的看来,乡土文学无疑是这块版图中最大部分也是最醒目的风景,城市文学的逐渐发展、繁荣仍然向我们昭示了中国巨变、中国文学巨变的某些重要的玄机。  相似文献   

16.
进行素质教育,必须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导入新课的教学语言——导语,也应讲求设计艺术.因为导语是语文教学艺术性的具体体现,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  相似文献   

17.
语言风趣是<聊斋志异>语言的一个重要特点,蒲松龄运用大量趣语是使<聊斋志异>产生巨大的艺术魅力的原因之一.分析<聊斋志异>中趣语的类别、艺术效果及其使语言生趣的方式方法,以利于把握趣语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18.
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实际,总结出五种导语类型,并进而提出导语设计中应注意的“三求”。  相似文献   

19.
源于基督教《圣经》形成的亚当情结是关于女性生存规范的话语。人类社会以来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和亚当情绪来束缚女性生存意识,虽然女性意识正逐步形成,但菲勒斯话语依然存在不断地重振。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操行评语使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受到无形阻隔,使评语不能发挥其应有功能.其中既有社会原因,也有教育者本身的原因.教育者应顺应当代社会关系及师生关系的转变,更新教育思想观念,从控制、改造学生转变到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与对话上来.撰写操行评语应考虑其对话性、随机性、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