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的互动交际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动交际是人际交流最典型的特征,它是通过交际双方之间的默契合作,以话轮传递的方式,并借助各种交际策略,会话技巧来实现的。然而,许多英语学习者常常只注重交际过程中的单向表达,忽视了双向沟通,即互动交际,因而不可避免地造成各种交际失误。本文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英语专业精读课上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交际法为外语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交际法重在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地以加各种交际活动达到提高交际能力的目的。在英语专业精读课上运用交际法有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交际能力是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一个术语,是否理解,是否能在教学中运用,这对交际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至关重要。本文拟从交际能力的定义、内容,提出交际教学法以及在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研究交际能力与交际教学将有助于深化交际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深化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语言学领域的言语交际研究多将重心放在话语和语境上,而对交际主体的关注较少。本研究言语交际主体,着重考察主体的角色特征及其对言语交际的影响。本认为,主体在具体的交际活动中同时承担社会角色和交际角色,前形成个人言语风格,后决定主体的交际方式。二之间又具有冲突和重合这两种关系,在不同的关系下面,主体应对这种双重角色做出不同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语言的习得过程,就是语言交际能力的获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注重语法词汇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的培养,还应了解交际策略,培养交际策略的运用能力。本文介绍了交际策略的分类及运用。  相似文献   

6.
交际策略、交际能力、交际教学法是外语教学中的三个相互关联而又容易混淆的概念,本分别对三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并指出:在外语的教与学中,学习可以采用交际策略,教师也可采用交际教学法,但均不是提高交际能力的唯一且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重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教师要把整个英语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交际过程,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潜能,加强课堂上师生语言交际的循环。掌握好语言的输入和输出环节,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创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相似文献   

8.
化是言语交际的根基。中美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价值观念、关系维系、时间观念和诚信等诸方面,它是产生言语交际障碍的主要原因。比较分析和深入了解中美化差异对言语交际的影响是克服言语交际障碍的先决条件,因此,在跨化交际中,交际为达到交际目的,应积极地采取必要对策。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载体。非言语行为交际为语言交际起到必要的补充作用。人们在交际中,往往只注重语言交际,而忽略非言语行为交际作为信息传递途径的重要地位。列举很多非语言行为在不同文化中存在差异的例子,讨论非语言行为交际及其在国际商务交际中的重要性,提醒人们重视非语言行为交际在国际商务交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交际法是以交际为动力,交际为手段,达到交际目的的一种较为先进的外语教学法。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际的交际活动来学习如何得体地运用语言。本试图探讨实施交际法的途径和策略,分析了交际法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口语教学中运用"交际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交际法认为外语教学最根本的是交际能力的培养。它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流利性先于准确性等观点。本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在运用交际法进行口语教学中,除了要发挥学生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之外,也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流利性和准确性都应重视。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培养学生恰当地运用交际策略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口语交际教学要想真正实现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口斤、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个目标,必须以生活为基础,采用生活化的策略,让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成为口语交际的“实习场”,使口语交际教学与现实生活保持高度的同构关系。也就是说,口语交际教学要以学生亲历的或熟知的生活为素材,并通过创设生活化的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和掌握口语交际的知识,培养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3.
跨化交际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对外语教学来说是一个新的方向。通过比较交际能力、跨化交际能力的概念和分析我国目前外语教学的现状,探讨了我国外语教学改革的趋向,对当前外语教学的改革提出了从理想的交际过渡到跨化交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外语教学实践总是受一定的教学法指导,同时又不断完善相应的教学法,随着专门用途英语(Bnglish for Specisl Purpose)的兴起,上世纪七十年代交际法应运而生,成为迄今为止对外语教学影响最深远的教学法之一,本文从交际法的基本理论谈起,找季风其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契合点,针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就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更好运用交际法作了一点探索。  相似文献   

15.
许鹤鸣 《双语学习》2007,(5M):98-99
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往往出现文化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原因是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双方对彼此的社会文化传统缺乏了解,人们总是习惯于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而事实上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从而影响有效的交际,导致交际失败,本文着重分析了语用失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杨芹 《铜仁师专学报》2000,2(3):48-50,67
本文详细介绍了课堂英语交际形式:日常性交际(问候,值日报告,重复讲述等)和谈判性交际(问答式,自由式等)。并分别对其特点和功能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中专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听、说能力的提高能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口语交际在现实社会中的运用异常广泛,为适应社会的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听说的训练,打好口语交际的基础;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学习文学作品中人物交际时遵循的原则,掌握其交际方式,教给学生以交际技巧,提高说话艺术,学会交际,毕业后,能游刃于社会之中。  相似文献   

18.
YYJ 《中文自修》2005,(5):40-40
看到“‘高处’真的‘胜不寒’吗”这个题目,我就不由得想起了一些往事。我是一个很乐于交友的女孩子,但却不善于经营身边的友谊。也许你会问:友谊还需要“经营”吗?以前的我一直认为,家庭,爱情,事业都需要经营,但友情也许不需要吗!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的交际活动中,非语言交际比语言交际更为重要,但是人们往往忽视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根据调查,当前大学生对于非语言交际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运用的了解和接受程度并不是很高。因此,把非语言交际引入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英语这门语言的同时,了解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是非常必要的。这将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而且能够促进他们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论述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必要性,提出了四个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教学原则,通过展开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到目标语文化与自自文化的差异,从而运用合适而得体的语言进行有效的交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