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阳长征 《情报杂志》2021,(2):123-130,110
[目的/意义]为了探索突发事件中网络社会资本对受众认知偏差的影响机制,以便有效实现对突发事件舆论偏差进行监控与治理。[方法/过程]以桥接型资本与黏合型资本为自变量,认知偏差为因变量,结构性级联与关系性级联为中介变量构建研究理论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并借助AMOS22.0及STATA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a.桥接型社会资本及黏合型资本通过关系性级联和结构性级联中介作用对受众认知偏差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桥接型资本通过两中介变量对受众认知偏差的影响,大于黏合型资本通过两中介变量对受众认知偏差的影响。b.在个体层面,用户投射性认同在关系性级联对受众认知偏差影响路径中存在显著正向调节效应;在群体层面,群体协同性在结构性级联对受众认知偏差影响路径中存在显著正向调节效应。c.网络社会资本对受众认知偏差的影响效应,在性别、年龄及学历人口统计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指出了研究价值及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2.
过度自信是个体过高估计自身判断精确度的一种认知偏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格变量作为重要的个体差异变量之一,对过度自信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其中,外向性对过度自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自恋型人格与过度自信有关,而抑郁型人格与不自信有关。另外,其他的一些人格特质也被证明与过度自信有关。“大七”人格与过度自信的关系以及人格特质与过高定位之间的关系将会成为以后该领域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赵文红  孙卫 《科学学研究》2012,30(7):1063-1070
 随着中国进入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的创业活动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诸多创业者们开始走“连续创业”之路。基于创业认知理论,以126名连续创业者的调研数据为依托,探索创业者认知偏差对连续创业行为的作用关系。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过度自信和控制错觉等认知偏差对连续创业有积极地影响,但是,事后明白偏差与连续创业的关系呈现负显著,而少数原理等认知偏差与连续创业之间的关系不显著。结果还显示,风险承担倾向对于过度自信、控制错觉、事后明白、少数原理等偏差与连续创业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孵化器有利于增加创业存活率、刺激技术创新,其内部资源利用和学习效率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以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以成都市8家不同类型孵化器内部在孵企业为研究对象,获取184家在孵企业的调查数据,探索了孵化器管理情境下3种创业者认知偏差对在孵企业学习的具体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过度自信负向影响在孵企业学习;过度自信与遵循小数定理存在交互作用中的拮抗作用;过度自信、控制错觉和小数定理对在孵企业学习存在三阶交互作用,即过度自信与小数定理的拮抗作用在高控制错觉时失效。本研究丰富了创业者认知偏差的研究内容,并为我国孵化器合理制订入孵标准、优化孵化绩效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情报分析中的个体认知偏差,本文从认知视角构建了情报分析的认知结构,分析个体认知偏差及其构成维度,并将情报分析的认知结构和个体认知偏差的构成维度进行关联,进而研究了情报分析中的个体认知偏差类型及其成因,最后提出了跨越情报分析中的个体认知偏差策略并构建了相应模型,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情报分析的搜集、处理、评估三个环节,系统地梳理了情报分析不同环节的个体认知偏差类型与主要表现,并从认知主体因素、认知客体因素、认知环境因素深入分析导致情报失察的个体认知偏差原因,进而提出了情报失察中个体认知偏差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投资者的很多行为都无法用标准的金融理论来解释,标准金融理论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行为金融学越来越受到金融学家的关注.行为金融学的灵感主要来源于心理学,而其最主要的一个结论就是人们是过度自信的.文章在对国内外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综述了投资者过度自信的表现及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2014—2018年我国上市深沪A股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并购企业中管理层过度自信、会计稳健性和并购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管理层过度自信会抑制企业会计稳健性,进而降低企业并购绩效,即会计稳健性在管理层过度自信与并购绩效之间发挥了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股权性质、企业生命周期和管理层个体特征不同的情况下,会计稳健性的中介效应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董事长、CEO、TMT三个层次的过度自信与公司财务决策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董事长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并购、融资和股利分配决策均具有显著影响;而CEO过度自信、TMT过度自信仅对公司投资支出和债务期限结构影响显著。这说明董事长过度自信对我国上市公司非理性财务决策的解释力较强。此外,与国外研究不同的是,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资本结构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航油”事件的行为金融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了"中航油"事件的始末。"中航油"事件的成因除了公司治理结构缺陷等因素外,还应考虑由于决策者的有限理性而导致的确认偏差、认知失调、过度自信和损失厌恶的心里倾向,并提出了控制决策者行为偏差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