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学校教育是孩子走向成功的通道,两者都直接承担着教育孩子的责任。科学合理的家校共育,对处于心理和生理发育关键期的中小学生的成长极为重要。当今城镇中小学生家校共育中存在重智轻德、相互推诿甚至对立等问题,应当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增加亲子互动、提高教师素质、完善家校沟通渠道及教师评价体制等,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在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中,不少家长由于平常工作繁忙,对小学生的学习关注度不高,认为有学校老师在,家长没有必要关注孩子的日常学习,对家校共育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没有充分的认知。这种因素的存在,也给农村小学家校共育教学模式的发展带来了阻碍。立足农村小学家校共育理念,就如何有效改善当前农村小学家校共育模式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家校共育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权责边界主要指两者在学生教育中的权利和责任。因现实中经常发生两者的缺位、越位、错位和退位现象,为确保家校共育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权责统一,首先必须明确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内部关系、教育功能、教育水平、表现方式和教育过程的区别。为实现家校共育中学校和家庭权责统一,应做到:以"太极型"家校关系为理念引领;实现学校指导家长和家长参与学校相辅相成;协商确定学校和家庭的权利与职责;明确学校和家庭各自地位,积极协作;厘清学校和家庭各自角色,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发挥家长在社会、学校、家庭一体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学校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家校共育模式的建设,在家庭与学校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合力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1.创建多元教育网络,为家校共育提供保障学校力求采取多元化方式开展家庭教育,巧妙开发资源,积极构建教师、家长、社区"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创新家庭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6,(82):167-168
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不仅仅是为了弥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足的前提,更是为了应对现代社会急剧发展对教育提出的严峻挑战。本文基于中职教育中家校合作的现状,对中职家校合作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尝试,以营造家校共育的和谐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6.
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家庭教育的地位和角色越来越受到广泛地关注和重视。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推进家庭教育发展,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旨在为家庭教育提供明确的法律指导和保障,强化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在教育中的协同作用,强调家庭和学校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应当形成合力,共同为孩子提供全面、健康的成长环境。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人生的重要转折期,他们的思维、情感和身体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为了更好地推动孩子学科发展和全面发展,家校共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初中语文为例,详细阐述《家庭教育促进法》下初中语文家校共育路径,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家庭教育是人生接受教育的起点,在人的一生中,家庭教育起到起点和基础的作用。正确的家庭教育能够帮助孩子融入校园教育,也能够与校园教育互相取长补短。因此,各个学校采取了各种方法来加强家校共育,请家长参与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在家校共育过程中,也存在着部分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运用互联网进行家校共育的沟通协作,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方式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肖敏 《山东教育》2011,(26):10-11
潍坊市滨海区第一初级中学创新发展了家校共育的工作机制,创建了家校共育新平台,不但协调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而且促进家校和谐发展,实现了三位一体、优势互补的家校共育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他们能否全面发展关乎着国家的兴旺发达与"中国梦"的实现,对其进行全面和谐教育,应当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优势,实施家校共育.然而对于大学生的家校共育还存在很多障碍,主要是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在教育方向上很难达到一致,难以形成合力来提升教育效果.鉴于此,应综合利用多种方法强化家校共育建设,以期在各方面统筹合力构建宽广的沟通平台,形成教育合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和扩展。只有有机整合二者,教育连续性的特点才能充分表现出来。为此,作者所在学校成立了"琉塘小学教育社区",优化了学生成长的生态环境,形成了家校合作的精神共同体。家校合作正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和家庭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形成强大支持,最终使双方优势互补,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创造让孩子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并能从实践中有所体会,促进孩子德育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余敏 《家长》2023,(20):55-57
<正>家校共育作为讲解地理知识、提升学生地理素养的关键路径,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基本依据,致力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拓宽家校合作的深度及广度是提升初中地理教学成效、构建高质量地理课堂的关键。鉴于此,本文以家校共育的教育理念作为切入点,分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家校共育的价值以及影响因素,阐述家校共育的基本原则,提出初中地理教学中家校合作的路径。一、研究背景家校合作强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强调家长与老师协同育人。家庭教育从学生出生到咿呀学语再到蹒跚学步就存在,对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随意性和包容性更强。学校教育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及特征。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使命。开展家校协同育人建设,可以使学校教育接力家庭教育,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在“双减”背景下,解决亲子沟通不畅、亲子关系紧张这一现状,采用“焦点解决教育”心理技术,挖掘优势资源,引导家校携手育人新方法,同步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沟通能力,指导孩子觉察自己,看见自己,指导家长提供高质量的陪伴,关注孩子成长,促进多方和谐关系,形成良好的家校共育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为了实现家校共育,保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有效的活动,包括改革家长会议,更新家校理念;强化家长管理,实现家校共育;深度参与活动,见证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14.
<正>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学校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点。笔者任新蔡县实验小学校长以来,一直在思考如何有效推进家校共育,形成家校合力。一、构建制度新框架为了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协同育人作用,学校出台了20多项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确保家长学校实现"六有",即有管理制度、有教学计划、有教师队伍(专兼职)、有辅导教材、有活动地点、有考核评估,保证家长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正>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成长。好学校不仅应该是学生们学习的乐园,还应该是家长们成长的天地。构建"新生命家校共育"系统,建立新型的家校合作方式,让家长更多地参与学校生活,引领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同互补、互相促进,最终实现家庭、学校教育的协调发展。一、缘起——"新生命家校共育"需要家长的成长2016年,全国妇联、教育部等9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明确了家庭教育工作必须坚持立德树人、需  相似文献   

16.
家庭和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在小学生养成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挖掘家庭教育的潜力,形成教育合力,成为众多一线教育工作者密切关注的研究课题。文章从家校关系角度提出了家校共育的四条途径,结合“组织、荣誉、舆论、评价”四个驱动,不断增强家长关注成长、参与共育的自觉性和内驱力,从而实现共同育人。文章也提出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深入挖掘家庭教育资源,促进家校深度合作是加强和改进班主任工作,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实现家校共育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学校和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境,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形成家校共育的格局,才能保障孩子健康成长。运用"非暴力沟通"技巧,让爱融入教育中,用爱去解决矛盾和冲突,不失为当前家校共育的良好方式。  相似文献   

18.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关键时期,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要积极响应新课标的教育理念,通过联合多方教育资源,实现家校共育,从而为小学生身心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本文将基于家校合作下开展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创新德育工作开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正>自从有了学校教育以来,如何有效进行"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家校合作"至今仍是个难点。不少家长误以为把孩子送进学校就万事大吉,学校应该保证把孩子培养成优秀人才。而学校、教师则埋怨家长不配合导致学校教育的作用被削弱,甚至被抵消了。因此,面对家校共育出现的问题,我们唯有积极应对,在探索中总结经验,将"家校合作"高效地开展好,才不辱培育下一代的共同使命。一、营造合作氛围,欢迎家长共育假设你是一位学生家长,当你步入孩子  相似文献   

20.
颜洁 《上海教育》2016,(Z1):24-25
建青实验学校一直坚持"和而不同,以人为本"的家校共育理念、积极探索实践方法和途径,努力搭建家校共育的平台,切实发挥家校共育的功效,提升育人效果。多年来,建青实验学校围绕"家校共育"的新理念,积极搭建家校共育的平台,依靠家长力量、教师智慧,成立"教育伙伴"团队,开发、开设并实施了多种家校共育课程,如火如荼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家校共育活动。成立合力育人的教育伙伴团队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是学校教育的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