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微博时代,信息的传播打破了时间上的局限,其信息发布与新闻事件的进展几乎是同步进行,一方面,民众对重大突发性事件的反应越来越迅速,而另一方面,传统主流媒体的反应似乎相对滞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高主流媒体对舆论的调控和引导能力,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疫情冲击下舆论呈现出信息冗杂、舆论失焦甚至舆论极化的现象,以"央视新闻"微博为代表的主流媒体通过多样报道、权威发声、视点下沉的方式对舆论加以引导,打赢了疫情舆论攻坚战,为主流媒体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舆论引导工作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别选取了2017-2019年的三个社会热点事件为研究案例。通过研究新京报微博针对这三个事件做出的相关报道,来探究融媒体发展过程中,新京报作为主流媒体,通过微博这一新媒体平台以怎样的传播方式进行舆论引导,增强主流媒体公信力。微博作为公布事件进展,反映受众意见,使主流舆论与大众思想进行碰撞与融合的平台,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与社会影响力。本研究通过对相关内容进行内容分析,来发掘新京报微博对于热点事件报道的内容与形式上的优势与不足。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6,(6):40-42
在网络时代、自媒体时代,自媒体的反应快速及裂变式传播,对主流媒体的反应速度和传播方式提出了严峻挑战。与此同时,自媒体反应的随机性、非理性又对正面、理性舆论场的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有时会对社会的稳定、和谐带来不良影响。主流媒体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创新理念、丰富手段,理性、客观又有效地传播信息和回应舆论,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以成都"11.26音爆事件"为例,通过对自媒体和主流媒体反应的比较,提出如何加强主流媒体传播的一些思考,以期对传媒实践能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5.
新浪微博是中国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络服务平台,拥有数亿用户,其中包括权威媒体和自媒体。随着杭州保姆纵火案、北京电影学院教授性侵案等诸多社会事件被微博上的自媒体曝光,引起轩然大波,自媒体成为主流舆论领域的趋势正在显现。此外,事件发生后只有引起舆论的广泛讨论导致事态的扩大,权威媒体才出面发声。由此可见,权威媒体对社会事件的爆发反应慢,处理效率低。新浪微博上的权威媒体和自媒体对社会事件从开始到结束的发展趋势的影响是不同的,我们称之为持续性效应,权威媒体和自媒体应该面对和改进的问题很多。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权威媒体与自媒体之间的持续性效应差异,以及两者的改善途径。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互联网的高度发展,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自媒体时代,人人随时都可以对社会热门事件各抒己见,发表看法,这就导致了舆论形成和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对舆论走向产生影响。百度、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对于热门事件的舆情发展情况能够起到一定的体现作用,本文对“红眼睛蓝兔子”邮票引发的舆情进行分析,以网络舆论为依据对热点舆情的特点、传播特性等进行分析,探究主流媒体以及新媒体、自媒体是如何在舆论传播的过程中影响舆论发展的,从而摸清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与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7.
微博是博客的一种发展形式,用户发布的信息通常限定在140个字符以内。由于微博的门槛低,发布信息及时,信息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在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主流媒体和相关政府部门如何利用好微博平台,化解危机,引导舆论正确走向,成为一个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8.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微博的信息传播首先体现在由头信息的围观速度化,形成舆论势力;而微博的媒体性和微博客身份的多元化,舆论焦点易走进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和事件相关人的关注范围,促成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实际解决;最后在微博的娱乐化传播中,权威遭到消解,事件的严肃性也被削弱,淡出公众的焦点视野。值得注意的是,微博的危机传播可能导致危机恶化,扰乱社会秩序和网络运营,应加强舆论引导和自媒体的新闻素质。  相似文献   

9.
王丹  王佳 《新闻世界》2012,(4):110-111
网络舆论对传统社会舆论格局的冲击是显著的,微博的出现就更加强化了这种冲击。微博以其便捷、独立、自主的传播特点,冲击着原有的信息传播形态,为我们带来了"自媒体时代"。在"郭美美事件"中,微博成为舆情的发源地和发酵地,天涯论坛成为人肉搜索的大本营,在网络舆论发酵到一定程度之后,传统媒体也加入到讨论行列,进一步进行深度调查、发布权威信息,加强了舆论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何飞 《新闻世界》2013,(4):106-107
当今社会处在一个思想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多元化时代,人们对许多问题的判断标尺、价值观念正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我们亮出主流的声音,切实提高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尤其是在网络、微博等新媒体不断涌现的大背景下,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主流媒体更应发挥积极作用,在舆论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方面履行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体现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建立社会、市场和主流媒体的协调机制,抓住舆论引导主动权和主导权是昆明"3·01"暴恐事件舆论引导的成功经验。暴恐事件舆论引导是一项涉及社会法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的综合性社会工程,只有加强反恐宣传活动和普法教育,才能让暴恐事件舆论引导具有坚实的思想基础。发挥媒介市场对信息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让信息传播主导舆论引导。主流媒体用新闻专业主义报道消除谣言影响,满足公众信息需求,掌握暴恐事件舆论引导主导权。  相似文献   

12.
实证研究表明,总体而言,微博事件的负面性与舆论效应之间的相关性并不强,但在指向政府机构的负面性和指向政府机构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负面性与舆论效应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这是公民意识觉醒的体现。微博事件中的负面表达实质上是网民对权力与资本结构化的反抗。但是,由于微博缺乏足够的公共性,这样的反抗是无力的,难以动摇深层结构,真正改变权力关系的,仍旧是现实社会各种力量的博弈和斗争。让底层人民沉没的声音被聆听,一如既往是主流媒体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我国把2010年称为微博元年,微博开始走进传媒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微博实现了传媒领域的一系列革命,大众麦克风时代来临,人人都可以为自己说话,随时都可以说话。在这样一个全新的传媒时代,涉税舆情事件频繁爆发,税务机关及税务干部在突发事件中如何同媒体打交道,如何有效驾驭媒体引导舆论,成为摆在税务机关及税务干部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自媒体时代,个人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主动参与到信息的制作传播中,特别是在公共事件的舆论传播过程中,微博作为自由开放的自媒体表达空间,为公共事件的持续发酵提供条件。本文选取微博大V用户对韩国MERS事件的持续报道为个案,探究新浪微博大V参与对公共事件的表达及所引发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5.
"昆明暴恐事件"发生之后,社会各界反响强烈,网络舆论一片哗然。本文以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为基础,试图探究突发事件中主流媒体利用微博进行编码以及微博用户对此进行解码的全过程。研究发现: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在微博时代仍具有适用性。但是,由于受众的主动性增强,受众解码不再是微博意义传播的终点,主流媒体和普通网民会在微博平台上展开互动和博弈。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生态表现出开放性、复杂性、自由性、延展性、风险性和多样性等六个基本特征.在这样的舆论生态下,中央媒体纷纷进驻微博,在微博舆论空间积极地发出主流的声音.微博“国家队”的崛起充分表明,在舆论引导方面,传统主流媒体完全可以通过主动的积极转变作为赢取新的生存空间与发展机遇的手段,而其关键则取决于主流媒体对于新媒体时代舆论生态的认识态度、舆论传播规律的调适程度和舆论引导艺术的提升幅度.  相似文献   

17.
黄雨琢  杨军 《东南传播》2020,(3):128-134
主流媒体利用微博平台对热点事件进行舆论引导是不可或缺的举措。基于乐清滴滴顺风车案的媒体文本和网民评论的内容分析发现,《人民日报》微博在该事件的舆情发展中进行了有效的舆论引导,表现为:在舆情的发生期,侧重引导追责滴滴公司,及时设置议题,巧用固定栏目;在舆情的扩散期,动态引导规范网民在线评论,有效转化网民负面情绪,避免激发群体极化现象;在舆情的消退期,引导行业的反思整顿工作。《人民日报》微博对热点事件的舆论引导,为我国主流媒体微博账户完善舆论引导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6,(3):47-52
近年来,微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使用,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微博是把双刃剑,它在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导向方面,发挥着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微博极低的门槛也容易导致谣言和不实信息的广泛传播。微博的双刃剑特征使党政机关及其职能部门运用微博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传播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19.
张琪 《新闻世界》2013,(2):37-38
全球化时代的今天,危机事件频频发生,如何对危机事件进行正确、有效的舆论引导,成了新闻媒体理论及实践中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从媒体在危机事件传播中的社会责任、媒体对危机事件进行舆论引导的重要性、媒体危机事件舆论引导中存在的问题及怎样加强对于危机事件的舆论引导四个方面对危机事件的舆论引导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为确保新闻时效、抢占新闻第一落点,并使主流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的舆论引导起到关键作用。【方法】笔者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舆情特征,探讨了主流媒体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对策。本文借助文献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和典型案例法说明突发公共事件舆情的特征和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作用。【结果】提出了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对策,对提升主流媒体的舆情应对能力及防范舆情风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结论】突发公共事件具备突然性、不可预见性和社会性等特征,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舆情时,主流媒体应具有为政府提供风险预警、引导舆论走向、整合社会资源等作用。本文针对有效提升主流媒体的舆情应对能力,推动社会秩序恢复平稳状态也提出了一定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