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语文.首先要突出它的学科性,既要得“意”,更要得“言”。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文本时,既要关注言语内容——课文写了什么、说了什么,更要关注言语形式——课文是怎么写、怎么说的。可以说.让学生“言”“意”兼得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时的目标追求。在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中,在课文的品读与感悟中。在情感的蓄积与释放中.在模仿与借鉴中,寻求言语内容与形式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2.
课堂是语文教师的舞台.炼就与展示语文教师教学功力的方式自然就是课堂语文教学。提升语文教师的教学功力,要从解读文本与解读学生开始。解读文本与学生就是“走进”文本与“走进”学生。“走进”文本就是关注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即关注文本“说的是什么”、“怎样说”以及“为什么这样说”等问题:“走进”学生就是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效果.即关注学生“需要学的是什么”、“怎样学”.以及“学得怎样”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作为语文教师要好学,要熟悉文本,更要善于解读文本,能从文本中发掘出具体合宜的“言语形式”,才可能在教学中转化为“传递”给学生的相应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歌德曾说:“内容是大多数人都能关注到的,其含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却是秘密。”那么,教师如何从文本中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提升学生的言语智慧呢?现以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黄河的主人》为例,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和收获。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是意味隽永的精美作品,其中有很多作品都给我们留下了思考、想象的空间。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就是要引领学生走入文本,细细咀嚼,慢慢品味,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促进学生言语的内化。  相似文献   

5.
语文阅读教学由三者构成: 教师、文本和学生。本文所指的文本就是文字作品,即“课文”。阅读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文本并从文本中获得意义的过程。也就是说,文本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对文本意义的理解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然而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文本却经历了两次失落。  相似文献   

6.
“细读文本”是阅读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师、学生与文本互动交流的重要环节,要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对教材文本进行细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包括教师对文本的细读,也包含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细读。换句话说,就是教师以阅读为起点,仔细研读文本,细致分析言语的表达和修辞,获得亲历的阅读经验、情绪和感受;继而引导学生亲近文本,品味言语,开掘言语的内涵,主动并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细读文本离不开教师先行、教师选择和教师指导,可以说“文本细读”的关键在于教师。  相似文献   

7.
吴振华 《湖北教育》2005,(11):55-56
语言是读者领悟作品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桥梁。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叩问”课文开始,通过自主的言语实践活动,走进文本语言的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触摸”文本的情感,在人文对话与碰撞中生成带有个体色彩的思想和言语,读出新意。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作者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的载体,也是读者领悟作品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桥梁,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对课文的“叩问”开始,通过自主的言语实践活动,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触摸”文本的情感。在人文对话与碰撞中生成带有个体色彩的思想和言语,读出新意。  相似文献   

9.
李海林先生认为“学生阅读教材里的这些文章的目的本质上不在于获得它们所传达的信息本身.而是这些文章在传达信息的时候所产生的‘如何传达信息’的信息.这种‘如何传达信息的信息’就是‘言语智慧’”。我们知道.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是理解和运用言语的能力.而精妙的言语表达形式.正是文本作者高品位的理解和运用言语的语感物化。  相似文献   

10.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说过: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在获得课文所传播的信息的同时,获得如何传播信息的言语智慧才是更为本质的行为。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将培育学生的言语智慧作为一种自觉的追求。那么,在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入情入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不能只满足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获得真正的言语智慧。那么,就一个具体的文本来说,怎样教才能使学生获得言语智慧?应在充分发掘文本的教学价值上下功夫。那就必须深入研读文本,细细咀嚼文本语言,悉心体味,发掘内蕴,运用巧妙的方法,引领学生学习语言,品味文本语言的精妙,探求文本构思的精到,领略文本意象的精致,适度体味文章的主旨,力求实现文本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触摸文本言语的奥秘,变语言符号为言语经验;寻觅文本言语的踪迹,变言语形式为言语经验;超越文本言语的形式,变言语表达为言语智慧,引导学生习得言语表达的方法,教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积累知识。  相似文献   

13.
言语是人的一种行为活动,言语智慧是人在言语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机智、艺术以及丰厚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底蕴。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在获得课文所传播的信息的同时,获得“如何传播信息”的“言语智慧”才是“更为本质的行为”。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将培养学生的言语智慧作为一种自觉的追求。  相似文献   

14.
石翠花 《成长》2020,(4):113-113
生态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保持语文学习的本味,组织学生在自然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中探索文本的奥秘,感受语言、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语文教师应该达成聚焦“用课文教语言,用语言学课文”的共识。  相似文献   

15.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突出特点就是图文并茂,作为语文教师要有效地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帮助学生深度阅读文本,促进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享受,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语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文本从广义上来说就是指教学中的口头和书面的言语材料,狭义上来说就是课本教材中的课文,而语文教学就是在文本的艺术素养上进行熏陶,通过潜移默化的过程让学生提升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语文的教学质量的检验是离不开对文本解读的,学生可以很好地通过文本教学感知生活、理解生活、评价生活,也可以透过这些获取更深层次的理解,以便于达到解读文本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7.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突出特点就是图文并茂,作为语文教师要有效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帮助学生深度阅读文本,促进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享受,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语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即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感。言语形式是语感所以生成的“本”和“源”,阅读文本,就是接触、咀嚼、品味、揣摩、感悟文本的言语形式。当前语文课堂上泛语文、非语文的倾向相当严重,金圣叹所言“凡遇读书,都不理会文字”的  相似文献   

19.
唐少华 《辽宁教育》2013,(12):41-42
一篇课文的教学价值往往非常丰富,既不能课文有什么就教什么,也不能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或者觉得什么好教就教什么;而应该根据语文教材的原生和教学这双重价值确定一篇课文特有的教学内容并实施教学。语文教材的价值决定教学内容的选择,语文教学中应该根据语文教材价值确定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得课文的原生价值,并在原生价值获得的过程中掌握课文的教学价值,发展学生的言语智慧,丰富学生的言语生命。  相似文献   

20.
谈到语文课,就不能不说文本,说到文本,就不能不谈作者。语文教学中,文本是以各类文章为表现形式的课文,它体现了作者的爱恨情仇、善恶观念以及理想追求。它是作者情感的载体、我们了解作者的媒介。而语文老师的责任就是引导学生“读懂文本”“读出自己““读出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