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文献学思想和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研究和整理文献典籍的成就和贡献是卓著的。本文论述了孔子整理文献典籍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方法 ,同时 ,阐述了其思想和方法对后世的影响 ,认为孔子是中国最早的一位文献学家。  相似文献   

2.
王纯 《图书与情报》2000,(2):76-77,79
孔子作为我国最早的一位文献学家,在文献的研究和整理方面,有不少独到的见解并努力付诸实践,孔子潜心授徒和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奠定了他在我国文献学史上乃至世界文化史上崇高的历史地位并产生了深刻而长期的思想影响。  相似文献   

3.
孔子与文献     
孔子作为我国最早的一位文献学家,在文献的研究和整理方面,有不少独到的见解并努力作诸实践,孔子潜心授徒和理古代文献典籍,奠定了他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崇高的历史地位并产生了深刻而长期的思想影响。  相似文献   

4.
春秋末年的孔子,是我国古代文献典籍编纂的杰出代表,也是第一个建立了独立哲学思想体系的重要哲学家。孔子一生在政治上并不得志,但也有过得意的短暂时期。鲁定公时代,孔子因帮助鲁定公和“三桓”平定叛乱,做了中都宰,很快就升任司寇。由于孔子对季武子专权很不满意,只做了三个月司寇,就罢官而去,和他的弟子周游列国14年,直到晚年才回到鲁国,会见了已当政多年的鲁哀公,不见用,从此不再求仕,专心教授生徒,整理和编纂文献为教材。在整理文献典籍中,孔子寄托他的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5.
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档案文献学研究的开疆辟域之作,对后世影响深远。从《史记》看,司马迁档案文献编纂学思想主要体现在档案文献的搜集整理、编纂原则、编纂体例及辨伪精神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孔子在从事政治活动的同时,广泛授徒,致力于文献典籍的收集、研究和整理工作,将《易》、《书》、《诗》、《礼》、《乐》、《春秋》等典籍作为传授弟子的教材,成就辉煌,给后世以深远的影响。孔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在教育和思想方面取得的成就,应该说,与他从事过档案文献的整理和编纂有关。  相似文献   

7.
孔子在从事政治活动的同时,广泛授徒,致力于文献典籍的收集、研究和整理工作,将<易>、<书>、<诗>、<礼>、<乐>、<春秋>等典籍作为传授弟子的教材,成就辉煌,给后世以深远的影响.孔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在教育和思想方面取得的成就,应该说,与他从事过档案文献的整理和编纂有关.  相似文献   

8.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人。孔子的档案文献编纂的思想萌芽于档案文献编纂的最初实践,具体表现于编订“六经”,“六经”是我国有史可考的第一次大规模文献编纂活动,其中的《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典型的档案汇编。一、孔子的档案文献编纂思想产生的背景孔子成功地编纂“六经”,与宋鲁两国特别是鲁国有密切关系。宋是商朝的后代,鲁是周公的封地,春秋末期列国都到宋鲁“观礼”,因为它们较完整地保存了商周文化。孔子是宋国贵族的后代。其七世祖正考父连续辅佐宋戴公、武公和宣公,为人谦恭俭朴,熟悉古文献,《诗经》中的…  相似文献   

9.
赵伟  张妍 《中国编辑》2018,(8):86-91
作为编辑家的孔子,其在我国编辑史上的贡献不仅体现在编纂教材"六经"上,更重要的是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编纂思想,如"信而好古"的编纂理念、"述而不作"的编纂原则、"多闻阙疑"的编纂风格、"排斥虚妄"的编纂态度。在整个编纂工作中,孔子都在践行着他的教材编纂思想。从孔子编纂实践中可以得出如下启示:编纂教材可以促进教育的广泛传播,编年体方法是史书编纂的首选方法,编纂典籍能保存历朝历代完整文化,编纂工作的导向要符合社会主旋律。以上方面,无疑会对当前及今后各类教材的编纂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春秋末年的孔子,是我国古代文献典籍编纂的杰出代表,也是第一个建立了独立哲学思想体系的重要哲学家.孔子一生在政治上并不得志,但也有过得意的短暂时期.鲁定公时代,孔子因帮助鲁定公和"三桓"平定叛乱,做了中都宰,很快就升任司寇.  相似文献   

11.
东南清 《档案》2008,(3):37-39
一、前言 档案文献编纂学是档案学的分支学科。中国素有编纂档案文献的传统,也在理论上进行了不少探讨,但古代学者往往把它与目录学、校勘学和历史编纂学等熔为一炉加以阐述和研究。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的“述而不作”、“子不语怪力乱神”、“勿意、勿必、勿固、勿我”和“多闻阙疑”等思想原则,汊代文献目录学家刘向、刘歆父子校勘整理文献典籍时采用的广罗异本、鉴别异同、辨别真伪、删除重复、条理篇章、校勘脱简、写定正本、定著目次、编写叙录等项工作程序和方法,对档案文献编纂理论研究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陈登原及其文献学论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陈登原生平及其文献学论著——《薛氏旧五代史之冥求》、《天一阁藏书考》和《古今典籍聚散考》的介绍,总结陈登原在《旧五代史》考证、天一阁藏书文化和中国文献史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揭示其关于典籍聚散思想产生、发展和形成的历程,反映其文献学论著所具有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浅析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学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威 《北京档案》2002,(4):26-27
一、理论的产生和积累 档案编纂理论来源于档案编纂实践.我国档案编纂历史悠久,古代和近代的史学家和文献学家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对档案编纂进行了有益的研究探索,为档案文献编纂学的形成积累了有价值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孔子是史料整理和档案文献编纂的伟大实践者,他所编纂的《尚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从中体现了其档案文献编纂思想:要高度重视档案文件及其编纂,档案文献编纂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要坚持"述而不作"原则以及选材要精当、编排要科学。具有开拓和奠基意义,值得我们在今天的档案文献编纂工作中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5.
略论20世纪中国文献学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论述20世纪中国文献学者群体特征形成的原因,即新材料的发现为他们的文献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条件与课题,典籍的大量流失促使他们收集、整理、影印文献,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使他们视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然后列举40位已故的重要文献学家,并简要分析其学术背景。  相似文献   

16.
孔子潜心整理修订儒家经典——"六经",是我国古代对档案文献第一次有目的的大规模整理编纂活动,为人们研究我国上古历史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料。孔子在其编纂实践活动中总结出的一系列编纂原则和方法,不仅对我们今天的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和档案编纂学学科建设具有指导作用,而且对研究我国古代档案文献编纂体例的发展史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陈丽 《档案学研究》2005,19(5):31-34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历代封建统治者对文化典籍的禁毁制度,揭示了作为传承文化典籍重要手段的文献编纂工作所面临的重要障碍以及历代禁书制度对文献编纂的影响,并希望人们在汲取历史教训的同时进一步认识到文献编纂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孙振田 《图书馆学刊》2006,28(6):117-118
李兆洛是清代中期的著名学者,也是一位文献学家,尤其在藏书、刊刻、编撰等方面表现出鲜明的思想特色。探讨其文献学思想对研究清代文献学史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史记》一书的文献征集,文献考辩,文献目录,文献编纂体例等几个方面,考证了司马迁对中国文献学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从文献分类学、文献编纂学、文献辨伪学等方面分析了《史通》的文献学价值,认为应将《史通》视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式的历史文献学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