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与文学都是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数学重理,文学重情.另辟蹊径地从文学角度解读数学问题,发现好的数学问题应具有趣味性、独特性与拓展性,而此"三性"又正好暗合"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一句.由此可观,数学与文学绝非隔着重重屏障,本文就着重解析数学问题与避复修辞之间的相互关联,期望能够增添数学教学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2.
数学与文学都是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数学重理,文学重情.另辟蹊径地从文学角度解读数学问题,发现好的数学问题应具有趣味性、独特性与拓展性,而此"三性"又正好暗合"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一句.由此可观,数学与文学绝非隔着重重屏障,本文就着重解析数学问题与避复修辞之间的相互关联,期望能够增添数学教学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3.
蒋云鹏 《现代教学》2010,(11):53-54
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数学与文学毫不相干,要把高度抽象形式化的数学和形象化艺术性的文学扯在一起,听上去似乎有点不可思议。然而,在种种表面无关甚至完全不同的现象背后,隐匿着数学与文学极其丰富、深刻而美妙的联系。就拿诗歌来说,是所有文学式样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相似文献   

4.
数学与文学,一靠(?)思维,一重形象思维,(?)都认为它们分属不同的领域,是毫无共同之处的。其实并不如此。这里,且不说文学对数学的影响。就数学而言,它一旦融入文学,就会使文学流光溢彩,妙趣横生,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5.
对称与互补是文学中的诗!互补与对称是数学中的画!互补使得大自然浑然一体.对称使得数学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6.
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数学与文学毫不相干,要把高度抽象形式化的数学和形象化艺术性的文学扯在一起,似乎有点不可思议.然而,在种种表面无关甚至完全不同的现象背后,隐匿着数学与文学极其丰富、深刻而美妙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教师教给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挖掘知识背后的文化,让数学知识焕发浓浓的文学味儿。引导学生利用数学创编数学故事,迸发文学韵味;挖掘身边数学,探究文学底蕴;阅读数学历史,培养文学品质;利用数形结合,彰显文学魅力。  相似文献   

8.
有些数学家既从事数学研究 ,又进行文学创作 ,外国的如巴斯加、柯瓦列夫斯卡娅、道奇森等 ,中国的如祖冲之、李冶、苏步青等。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从思维层面来看 ,数学和文学都要形象思维 ;从文化层面来看 ,数学和文学都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 ;从美学层面来看 ,美的因素是联系数学和文学的纽带。  相似文献   

9.
正古诗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精华,艺术珍品中的瑰宝。在古诗词中,不少传世作品都与数学密切相关。那么古诗词怎样进课堂呢?一、诗词中的数学之美——诗词妙用于数学课堂导入例如在讲授"三视图"时,开场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与题目吗?  相似文献   

10.
幽默丛林     
【如此推理】老师:什么是数学?学生:数学=文学 音乐。老师:何以见得?学生:因为歌德巴赫是数学家,歌德是文学家,巴赫是音乐家,而歌德巴赫=歌德 巴赫,所以数学=文学 音乐。  相似文献   

11.
文学与数学一文一理看似天壤之别,实则联系紧密。中学老师讲极限概念时总会举出2300年前庄子的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先哲的话生动地讲明了极限这一复杂的概念,既有数学性又有文学美。从文学的角度看,其实可以发现数学许多别样的美。  相似文献   

12.
数学不仅是理工科学习的基础,还对人文社会学科,如社会学、文学、语言学、政治学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学科的构建与发展无不需要数学的思想与方法,无不需要数学的支持,数学可谓是当今社会培养人的基本素质的一个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3.
文学与数学是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研究领域,好像是风马牛不相及,然而通过对从古至今各种实例的广搜博引,不难证明数学与文学从来都是相通相连,甚至是相映成趣的,两者从根本上来说是统一的。不管是文学家,还是数学家都需要长期训练才能掌握技巧,天才不能一蹴而就,深入思考才能产生传世作品。牛顿运动三大定律,只用几个简单的数学公式,  相似文献   

14.
雨果说:“数学到了最后阶段就遇到想象,在圆锥曲线、对数、概率、微积分中,想象成了计算的系数,于是数学也成了诗。”文学与数学的同一性可追溯到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的同一性,基于跨学科融合理念,以文学中的“听、说、读、写”法则推动学生在数学思维、数学认知、数学表达等素养方面的形成与发展,让学生听得明白、说得清楚、读得透彻、写得规范,重构数学框架的和谐,提高核心素养品质。  相似文献   

15.
模糊方法起源于数学,但是对于不确定性更强的文学是更有效的认识工具。大文学是个“正则模糊概念”,其核心部分是纯文学,其边缘部分是亚文学。如果动态地看问题,从文学向非文学领域伸展是“泛文学”,反向的是“潜文学”。“大文学理论”表现为对文学与对理论的双重超越。“前文学”时期的大文学是自在的综合智慧,实际上是大文化,“后文学”时期的大文学需要自觉的积极开发,向影视与网络、向市场经济的推进使文学边缘化了,但是使文学性中心化了。  相似文献   

16.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张寿武教授说:“我觉得数学最妙的地方乃正确是基于简单的理由,而不是复杂的理由,数学与科学和文学一样,能够留下来的东两都是最简单的,我不喜欢追求技巧的东西,解决数学问题我追求的是力量。”  相似文献   

17.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日常生活中到处涉及数学知识的应用.数学,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和工具之一,即使是在文学中应用也极其广泛.下面我们就用数学方程的知识欣赏优美的古诗,体味数学在文学中的应用.用数学眼光读诗,也显示出数学奇妙的美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提倡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数学文化已逐渐从理念走进数学课堂.笔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努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感受数学文化,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文化品味.积极通过课堂实践研究数学文化案例,如0是自然数;斜率精神;形数理论;抽象的“映射”;意境沟通——数学与文学的自然连接等.  相似文献   

19.
数学是一门大文化课程。从古希腊数学发展至今,数学有着悠久的文化渊源。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文化渗透,从历史文化的传递、诗歌文学的引入、理性精神的培养等方面进行建构,从而丰富课堂文化,不断激活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20.
数学主要使用逻辑思维,文学主要使用形象思维,但数学离不开形象思维,文学也离不开逻辑思维.很难设想一个文学基础极差的人能成为知名数学家;很难设想一个不懂自然科学,知识面极窄的人能成为文学家,这就是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的基本关系.很多自然学科界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