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鸿翔 《考试》2014,(Z1):126-128
<正>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1.全球史观解读:将整个人类历史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全人类,而不仅仅是欧洲人或是非欧洲人。2.考查的角度:世界是如何从孤立走向一体的,1500年左右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全球化等问题。3.典型例题:(1)用全球史观解读"罗斯福新政"——为其他国家实施国家干预经济,进行体制的自我  相似文献   

2.
传染病模型的研究方法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久以来,传染病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通过数学建模来研究传染病的传播、发展规律以及预测其流行趋势等,与传统的统计方法相比,能使我们更好地了解流行过程中的一些全局性态.通过对经典的依靠媒介传播且具有时滞的SIR传染病模型的渐近稳定性分析,总结对一般传染病模型的常用研究方法,对我们以后的研究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十三世纪蒙古人的扩张,从世界历史整体的角度看是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一次大冲击.这次冲击虽然给农耕地区带来了严重破坏,但同时又扩大了彼此的交流,打破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闭关自守,在历史发展成为世界历史的漫长过程中客观上起了推动作用.(1)因此,探讨蒙古察合台、钦察、伊利三大汗国的伊斯兰教化过程,将为我们在一定地域和一个方面了解在这次大冲击中游牧民族怎样被农耕世界吸收和融化、蒙古人怎样被当地居民同化,进而理解野蛮征服者为什么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2)本文在主要从蒙古统  相似文献   

4.
你知道吗?在15世纪末期,欧洲人开辟了去美洲的新航路,这是全球化的起点。但在随后征服美洲的过程中,欧洲殖民者也带入一些传染病,如天花、麻疹、霍乱、伤寒、鼠  相似文献   

5.
《茶叶与鸦片》是全球史研究的一部力作,也是对国际史学界关于全球史研究的一个呼应。该著体现了全球史研究中最基本的理路,通过中西间茶叶与鸦片的交换、传播,以描述19世纪全球共同的发展进程,和"被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该著巧妙地选择茶叶与鸦片两宗商品在中西间的传播、对全球经济关系的作用以及对中国的影响进行研究,揭示出两个国家截然相反的历史命运,丰富了我们对近代国家命运的认识。该著不仅是国内全球史研究的一个范例,也是对近代中国成为国际原料市场,诸如蚕丝、棉麻等研究的经典范例。  相似文献   

6.
英、德、日三国高职通识教育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振宇 《职教论坛》2012,(10):87-91
通识教育从欧洲走向美洲,再由美洲走向全世界的过程,其实既是一种教育思想传播、流变的过程,也是一种异质文化相互传播与影响的过程.通过对英、德、日三国高职通识教育的介绍、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具有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与社会环境的国家在实施高职通识教育时,对同一概念具有不同的理解和实践形式.  相似文献   

7.
正蚊子无疑是人类的天敌,全球每年死于蚊子传染的疾病的人数,远远超过死于战争的。人类的天敌在地球上,没有哪种动物比蚊子对人类的危害更大了。2014年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以"小小叮咬危害大"这一口号来警示人们,全球一半以上人口面临包括黄热病、疟疾、登革热、血吸虫病等传染病的威胁。这些疾病通常通过动物,如蚊子、苍蝇和其他昆虫,将病人或动物身上的病原传播开  相似文献   

8.
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7世纪早期的一本书中的插图,介绍了凤梨、马铃薯和木薯,16世纪之前,这些都是美洲的植物,不为欧洲人所知晓。——《新全球史》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哥伦布航行美洲五百周年,联合国和世界各国以“发现美洲和两个世界会合”为主题,纷纷举行各种纪念活动。本文拟对15、16世纪西欧全球航海探险与殖民扩张的动因及其世界影响作一概述。一西欧全球航海活动兴起的动因与条件历史学家们一般把1415年葡萄牙人对北非城市休达的占领,看成是近代西欧航海探险时代兴起的标志。这一探险时代前后持续约两个多世纪,到17世纪末,全球所有大陆与主要岛屿的海岸线,已被大致准确地描绘在欧洲人的世界航海地图上。  相似文献   

10.
一个世纪以来,中外考古的巨大进展为我们广泛深入地研究匈奴历史的各重要课题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实物资料,也以无可辩驳的实证为我们重新勾画出历史上匈奴帝国在扩张、掠夺和迁徙过程中曾经留下的足迹,通过研究分析匈奴文化的分布范围、文化因素波及的地区和时间的前后关系,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描绘出匈奴民族的起源、匈奴帝国统治的疆域、她征服的领地和附属部族的范围,以及各个不同阶段随着国力的消长,其疆域的变迁、文化侵入和传播势头的由强至弱、直至最终被更强势的文化所融合、同化的线索。  相似文献   

11.
国外纪录片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媒介再现主要采取了"经济扩张框架"与"合作发展框架".这两种框架的建构逻辑可以基于历史语境、创作者的身份以及纪录片的创作规律予以观照.今后应增强"对话"意识,加强中华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的传播,利用纪录片的媒介特性增强"一带一路"沿线民众对共同体的认同等,从而更有效地推动"一带一路"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12.
欧洲中心主义不仅是欧洲人的一种认知观念和文化偏好,而且是欧洲人把自身文明传播或强加给非欧洲地区的理论指导。这种以“我”为标准的世界观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根源,其兴起与欧洲成为世界的中心密切联系在一起。到了现代性成为欧洲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特性时,欧洲不仅在“思想意识”上处于世界的中心,而且在“物质”文明上非世界其他地区所能及。这样,欧洲中心主义便具有了“现代性”与未开化的“原始性”对立的含义,当把这种对立置于基督教信仰框架内加以阐释时,欧洲人在精神上的优越感自然会变得更为强烈。欧洲中心主义正是在狂虐的种族优越思潮中成为欧洲人观察外部世界的一种集体共同意识。这种以种族优越为核心的文化偏见毫无科学根据,但大大推动了欧洲国家向全球的扩张,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  相似文献   

13.
"全球史"又称"新世界史",是一个有别于旧的世界史的史学流派。近年来,世界各地的历史学家不断关注用跨国的和全球的方法研究过去,形成了历史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全球史在普世价值观、历史观、研究对象、历史分期、研究方法等方面有许多新观点,对传统的教育史研究提出了诸多挑战和启示。教育史学者应密切关注国际史学发展的这种新趋势,并考虑如何加以应对,我们可以从全球史视野推进教育史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十九世纪的欧洲音乐生活中,李斯特占有特殊的地位,他的天才技艺和狂放气质征服了全世界.是十九世纪匈牙利音乐的杰出代表人物,他的音乐创作与匈牙利民族音乐息息相关,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便是他的"爱国的音乐",具有鲜明的民间音乐色彩.本文以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为研究对象,从李斯特的生活经历、创作背景等方面入手,以期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有一个全面透彻的理解,帮助我们更好地来诠释这首乐曲……  相似文献   

15.
一、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势在必然新航路开辟是导致人类交往取得突破性进展和根本性飞跃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促使世界海道大通,为全球人类交往提供可能;它彻底改变了人类长期以来依赖陆路进行交往的局面.凭借海上新航路,昔日处在封闭状态下的美洲,开始了从未有过的开放,与世界各大洲建立了交往联系.相互孤立和封闭的世界逐渐联结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地理发现时代的欧洲人,几乎把全世界都展现在自己眼前,开始跟各种不同的人种与文明发生接触.”①这是对新航路开辟后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文献研究、历史考证、田野调查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办法,梳理了明清俗曲曲牌[寄生草]的历史文献记载、考证了历史上与凤阳花鼓有关的[寄生草]、挖掘了当下凤阳民间艺人演唱曲目中的[寄生草]遗音。这些研究既可以证实明清俗曲曲牌[寄生草]传播的强大生命力,也反映了凤阳花鼓曲目音乐的深厚文化底蕴,为凤阳花鼓与明清俗曲的保护传承提供学理和依据。同时,以凤阳花鼓中的[寄生草]曲牌研究为起步,对淮河音乐文化中明清俗曲遗存研究作一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资本积累的全球化与空间的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本积累具有空问性,这缘于资本具有不断征服和占有空间的内在属性,资本的全球化就是资本空间扩张的必然结果.资本的全球化对全球社会空间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使全球社会空间呈现出同质性和断裂性的双重特征,"同质性"建构了资本在全球空间的权力场域,而"断裂性"则导致了对落后民族和国家的空间剥夺.在马克思、恩格斯以后,列宁、布哈林和卢森堡对帝国主义时代资本积累的空间性进行了再思考,而这些均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并不缺失空间的维度.  相似文献   

18.
印度曾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高度文明的东方古国.可是,在18世纪中期以后的100多年,整个印度却逐渐地被英国殖民者运用其军事、政治和经济的力量全面地征服了.对于印度这段历史的研究在史学界一直是比较注重的.然而,在研究中尚有一个问题颇存争议,这就是如何评价英国征服印度的历史作用.由于弄清这个问题,将有助于我们对印度近、现代的民族解放运动之必然产生、发展和取得胜利的过程给予历史的说明,所以,本文试图就此提出自己一些不成熟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方雅琴 《地理教育》2014,(7):124-125
一、人类发现最晚,最后、最难到达的陆地 新大陆被发现前,欧洲人已知道远到日本和南非的亚洲和非洲的存在.新大陆被发现后,美洲和澳洲也逐渐被欧洲人所熟悉.南极洲是人类最后到达的大陆,又叫“第七大陆”.由于路途遥远、气候恶劣、航海技术落后,与其它大洲相比,人类对南极洲的探索历程要艰辛、漫长得多.总体来看,人类对南极洲的探索历程可概括为五个时代:①托勒密时代(公元1世纪)~18世纪,人们猜想在地球的极南方存在着一个辽阔的大洲——未知的南方大陆,这一时期可称为猜想时代;②1772年~ 19世纪末,以英国库克船长南下为标志,先后有很多探险家扬帆起航、寻找传说中的“南方大陆”,这一时期可称为帆船时代;③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人类先后征服了南磁极和南极点.  相似文献   

20.
殖民主义是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1500年以后世界历史发展的整体面貌在很大程度上与殖民主义的推行密切相关,因此,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殖民主义问题的研究始终长盛不衰.何谓"殖民主义",殖民主义的历史作用如何,怎样理解"新殖民主义"一直是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众说纷纭.对此进行简单的评述,将会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这一历史现象,更进一步地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