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中小学计算机网络“校校通”工程建设相对于民族地区是新事物、新问题。根据计算机网络“校校通”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本文拟定了四类工程建设标准,从硬件配备、到软件、到应用,为民族地区中小学计算机网络“校校通”工程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2000年,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一发布,全国的中小学校投入到如火如荼的信息化建设中。如今“校校通”工程启动已近三年,“某某地区全面实现‘校校通’”的报道也不断地见诸报端。实际上,目前全国的“校校通”工程应该是这样一幅景象:有的工程已经竣工(很少一部分地区)、有的工程还在实施(较多一部分地区)、有的工程刚刚启动(大部分地区)。但毕竟已经三年了,对其进行简单的回顾与阶段性小结,将三年中很多地方摸爬滚打出来的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启示收集起来,或许可以凝练出一缕光,点亮一段路。杭州市“校校通”工程建设的典范意义就在于它的规范化。从设计规划到网络建设、设备选型、软件选购、工程验收等各个环节都坚持统一标准、规范实施。在“校校通”工程建设没有任何相应标准与建设规范政策的情况下,杭州市教育信息中心自己摸索并建立起一套规范化的操作体系与工程验收标准,为各地“校校通”工程建设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经验和资料。“没有规范化、标准化,就没有信息化”,杭州市教育技术中心(杭州教育信息网络中心)黄柏洪副主任的这句话就写在我们“校校通”巡礼的第一站上。  相似文献   

3.
“211工程”项目的设备管理是确保工程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设备预算与采购执行的管理是211工程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在“211工程”建设过程中,我校在设备的预算与采购工作中也遇到各高校普遍遇到的一些问题。诸如,预算执行速度缓慢;预算执行中调整变动的比率很高;存在超预算采购和无预算采购现象;执行与预算不符,甚至出现给国家资产造成损失等问题。为此,我们重点针对“211工程”工程设备经费的预算和采购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总结、分析,并借鉴其他院校的经验,研究了改进措施。经过“211工程”“十五”三年来的建设,我们在解决设…  相似文献   

4.
张岩 《湖北教育》2003,(10):44-45
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教育信息化,同时,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教育信息化是重要手段之一。“校校通”工程正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2002年,武汉市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精神,武汉市政府实施了“宽带校园校  相似文献   

5.
接近年末,浪潮电脑再传喜讯——在安徽“校校通”四期工程中,浪潮电脑一举斩获12613套PC采购大单,独揽了近三分之一份额,加上服务器的407台,浪潮中标总量超过13000套,成为此次招标采购中的最大赢家。这是在接连拿下安徽“校校通”二期和三期工程后,浪潮电脑在安徽“校校通”项目的又一次成功,也是继江苏“校校通”30000台的大单后,浪潮电脑在教育行业上接出的又一颗硕果。2005年浪潮电脑在教育市场上势如破竹,接连不断的中标喜讯显示出其在教育行业市场中的强劲实力,进一步奠定了教育前三甲的市场地位。  相似文献   

6.
自教育部2000年10月提出“校校通”工程以来,全国中小学校掀起了一场校园网络建设的高潮。据统计,全国目前拥有校园网的中小学已达6000多所。建设校园网,利用信息技术来改进传统教育,意义重大且势在必行。但纷纷上马的“校校通”、校园网工程还存有很多问题,或是“有硬少软”、“重硬轻软”,或是硬件设备投资过于高档,教学软件数据库建设、师生信息技术培训跟不上。这使“校校通”、校园网在建成后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指导中小学校的“校校通”、校园网建设工作向着良性方向发展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  相似文献   

7.
“让每一个农村学校的孩子都能享受到信息技术教育,通过网络让农村学生倘佯在网络知识的海洋中.”这是2005年江苏省政府提出在全省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目标.一年来,在省市教育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江苏省启东市“校校通”工程已全面完成.实施“校校通”工程建设,他们通过加强管理、注重培训,强化应用指导,充分发挥了“校校通”工程使用效益,真正使之服务于教育教学,成为学校教改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政府和市教委实施的“校校通”工程已经三年了,我校是第一批实施“校校通”工程的学校,“校校通”工程为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局面。在“校校通”工程的带动下,三年来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应用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同时“校校通”工程也为我校的信息化后续建设铺平了道路。从建成至今一直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有力的推动了我校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教育信息化》2005,(11X):79-79
项目概述 江苏省既是经济大省又是教育大省,2005年江苏省”校校通”项目是中国教育行业历史匕最大的采购项目,PC总采购量高达14万多台,同时也是今年国内最大的政府采购项目。此次江苏省“校校通”工程采购的14万多台计算机,全面预装新华Linux操作系统桌面版RAYSLX。作为国内最大规模的一次Linux部署,国产Linux操作系统如此大规模的进入实用领域,不仅为国家节约了近亿元的巨额采购资金,也将对中国Linux产业的发展和应用推广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上海     
上海信息化教育发展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统一标准、分步实施、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重点工程是在基本实现“校校通”的基础上,将“校校通”工程向学校网络建设和虚用深化,并向幼儿园拓展;建立上海基础教育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增加带宽,提高上网速度,加快网络安全建设;建立上海市中小学数据交换服务中心和教育教学资料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已时过一年,在这一年中全国各地校园网、数字化的卫星宽带网、宽带互联网及教育城域网争奇斗艳,似乎都在为“校校通”工程增添特别的景致,尤其是校园网工程的建设更是热火朝天。校园网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教师的全员培训也被提升到学校整体规划的重要地位。然而,“校校通”工程到底进展得怎样,实际应用又如何?为此,记者特地采访了福建省部分市县的领导及一线教师,了解到一些福建省“校校通”工程进展的情况,也希望大家能从中得到某些点或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自2000年国家教育部发布《校校通工程》文件以来,各地教育部门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校校通”工程的思考和建设。作为“校校通”工程建设最终目的的“校校通”,它不应是传统意义上的“校校通”,而是要打破原有校园网建设中形成的各个信息孤岛,将所有学校校园网通过各种方式连接起来,然后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卢湾区近几年对“校校通”工程投资之巨、范围之广、速度之快有目共睹。实施“校校通”工程的目的不仅仅要解决有和无,其核心和根本还在于利用多种方式实现教学资源的流动和共享,深层次推动教与学方式的变革。硬件建设是初级目标,软件资源建设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14.
《教育信息化》2004,(1):79-79
唯一数码“校校通”智能软件系统远程教育平台是适应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校校通”工程增值服务而诞生的革命性的远程教育平台软件产品。它为学校和教育局提供了智能化的并能适应多种网络环境、硬件环境以及“校校通”平台的远程教育平台软件。它能让老师通过互联网站向学生提供包括多媒体课件、互动练习、师生互动交流、在线考试等等一整套“在线课堂”服务;  相似文献   

15.
引言 在“校校通”工程建设完成后,扬州市教育局提出了在全市开展“数字化校园”创建活动,这是充分发挥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作用,提高现有设备的使用效率,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是总体提升办学层次,持续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面对世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挑战,结合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用5至1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为了确保教育部的要求顺利实施,我省把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列为今后五年山西教育五项创新工程之一,省教育厅下发的《山西省教育信息化工程实施意见》和《山西基础教育信息化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我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校校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实施现代远程教育,…  相似文献   

17.
每一个城市地区的“校校通”建设虽然呈现出不同的需求状况。但总体而言,各个地区的“校校通”工程必须满足三大层而的需求:第一层,建设可拓展、可升级、可持续发展的“校校通”网络平台,有效保护工程投资;第二层,建设安全、稳定、可靠的“校校通”网络平台;第三层,有效提升校园网络的应用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江苏无锡市滨湖区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思想为指导,以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及《江苏省关于大力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意见》为基本标准,坚持以“校校通”工程为突破口,迅速、有效地推动全区学校教育现代化,抢占教育的制高点,更好地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9.
宣武区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始于2001年,经过4年的大规模建设,使得网络进入到每间教室,极大地推进了宣武教育信息化进程。在工程建设中,宣武区现代教育信息中心及学校网络管理员对“校校通”工程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成为了校园网稳定运行,服务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围绕实施“校校通”工程展开的城域教育网建设,己成为继几年前校园网热潮之后掀起的又一次高潮,且方兴未艾。城域教育网是推动“校校通”工程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好事有时也会变成坏事,因为大家在对“校校通”工程还不是很明确的情况下,往往是积极性越高,造成的浪费可能也就越大。本以此为出发点,就通过城域网教育网建设推动“校校通”工程的相关问题提出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