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作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补充机制的“特岗计划”,在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现实困境:短期的制度设计导致教师的流动性大,难以维护学校教育的稳定性;制度设计缺乏后续保障,难以维护教师心态的稳定性;制度执行缺乏后期监督,难以维持农村教师补充的持续性.针对这些困境,必须实施“特岗计划”的制度创新:建议将原来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对特岗教师的支持置换成对提前退休教师退休工资的支持,而将原来由地方财政负担的退休教师工资转换成特岗教师的工资,让新进的特岗教师有编制,一部分老教师提前退休.“特岗计划”的制度创新设计有着必要性和可行性,能够使“特岗计划”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2009年,我省被纳入中央“特岗计划”实施范围,启动实施省级“特岗计划”。2009—2010年,全省共招聘特岗教师11182人。其中中央“特岗计划”9270人,覆盖38个国家级贫困县、1406所学校;省级“特岗计划”1912人,覆盖11个省级贫困县、358所学校。  相似文献   

3.
农村教师“特岗计划”是中央对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所实行的一项特殊政策,对促进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基于此对“特岗计划”研究趋势进行展望:即突出文化与经济等社会生态因子与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交互机制研究,加强学科特岗教师培养机制及“硕师计划”的追踪研究。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威宁县“特岗计划”实施的经验、成效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威宁县是贵州省招聘特岗教师最多的县。其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其“特岗计划”实施经验主要是:实行中央、省、市、县四级“特岗计划”;从政策上保障特岗教师工资及待遇的落实:为特岗教师在岗位晋升方面提供发展空间。主要成效是:教师来源从单一、封闭走向多元化:改善了师资学历、学科、年龄以及性别结构的不合理;缓解了教师总量不足,特别是山区学校教师长期短缺的状况.保障了“两基”达标,提高了教育质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县级财政负担。主要建议为:加大特岗教师转编后的资金支持,延长转移支付期限,仅靠县级财政压力巨大:解决特岗教师住房困难问题.使之安居乐业;学前与高中学段纳入“特岗计划”:逐步建立规范的特岗教师培训制度。加强培训。  相似文献   

5.
"特岗计划"与打造优质教师队伍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09年开始,河北省被纳入国家"特岗计划"实施范围,首批招录"国家特岗教师"5 178名,"地方特岗教师"2 000名。通过对河北省高师院校毕业生特岗教师考录数据的统计分析,提出整合现有制度资源,实施"顶岗实习支教+特岗计划+教育硕士"一体化的教师培养方案,打造优质教师队伍,改善河北农村中学师资队伍结构,整体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6.
2006年5月,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编办联合颁发文件.启动了“特岗计划”,逐步解决云南农村师资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云南省2006年、2007年分别招聘特岗教师4196人、4284人,走活了云南农村教育这盘棋,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中国教育报》登载的《特岗教师走活农村教育一盘棋——云南省将“特岗计划”与“两基”攻坚、大学生就业、人事制度改革紧密结合.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文章上批示:“进一步深入研究、完善和推进‘特岗计划’。使之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战略举措。” 为充分展现云南实施“特岗计划”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本刊特编发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苏刚  李江 《现代教育科学》2014,(12):57-58,51
近年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特岗计划”正在成为国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然而,正如管理学家赫尔伯特·西蒙所说的,任何政策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瑕的,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某些方面的缺陷,“特岗计划”也不能例外。本调查研究在整体把握“特岗计划”实施状况的同时,以吉林省桦甸、东丰等县区为个案进行分析,以期能准确把握“特岗计划”所存在的问题,促进“特岗计划”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岗计划”和美国“教师驻校计划”通过创新薄弱地区教师补充机制,为解决两国农村地区、落后地区师资劣势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对二者在招募对象、服务教师的培养与使用、计划的管理与经费来源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对我国“特岗计划”的实施得出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
“特岗计划”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简称,通过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两基”攻坚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这是一个颇具匠心的政策设计.以河南省“特岗计划”实施的情况为例,从引领地方“特岗计划”的实施、吸引优秀人才和拓宽就业渠道、补充编制和优化结构、激发办学活力和提高教学质量等四个方面来论述“特岗计划”所取得的显著成效,从而充分发挥“特岗计划”这一政策的积极作用,以及它对改变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乡村落后的教育现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教师》2010,(10):13-14
<正>2009年,吉林省首次纳入"特岗计划"实施范围,该省认真贯彻四部门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推进实施,整体工作进展顺利,全省招录2801名特岗教师,其中,国家"特岗计划"有1402人,"地方计划"有1399人。  相似文献   

11.
“特岗计划”自2006年颁布以来已实施十五年。在发展过程中,“特岗计划”先后经历了政策规范发展、政策规模化推广、政策优化转型三个阶段,为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有效解决了乡村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然而面对新时代我国乡村教育发展趋势由数量优先转变为质量优先,“特岗计划”政策的修订却跟不上新时代的要求,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强调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现实矛盾。改进和完善“特岗计划”政策需要梳理十五年来我国在特岗教师队伍的形成发展方面所提出的相关政策,总结“特岗计划”的成效与问题,从严招聘、强化培训、扩大宣传,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建设一支人民满意的乡村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2.
“特岗计划”旨在探索建立农村教师长效补充机制,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教师。“特岗计划”的实施缓解了农村教师短缺的矛盾,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为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2009年河北省启动“特岗计划”。目前河北省“特岗计划”实施存在的突出问题有:特岗教师生活现状有待改善: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缺乏支持体系与制度保障:农村学校对特岗教师社会支持有待提高;“特岗计划”对重点大学毕业生吸引力不够。为此应采取以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补充机制对策:发挥“特岗计划”的辐射作用.提升农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重新核定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编制,均衡计划招聘特岗教师:为特岗教师提供持续的专业支持;拓宽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渠道,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4.
“教育优先计划”是英国在21世纪初提出的旨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政策,它是英国教育的一项新创举,为改善处境不利学生学业状况和培养优秀的教师带来了明显的效果。我国的“特岗计划”与“教育优先计划”有相似的实施路径与价值追求,“教育优先计划”所具有的特点与优势对我国“特岗计划”政策的完善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国家实施农牧区特岗教师计划进入第二个年份,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2007年,我省实施特岗计划1020人,比2006年增长了一倍多,且全部奔赴农牧区中小学校教师岗位。为了了解2006、2007年我省特岗教师的工作、生活情况,日前,本刊记者来到招录特岗教师数额最多的大通县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6.
《青海教育》2011,(5):13-14
为实施好国家“特岗计划”,我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确保我省“特岗计划”工作的顺利实施,经省政府同意,成立了由省教育厅厅长任组长,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省编办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单位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青海省农牧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  相似文献   

17.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以下简称"特岗计划"),是中央支持西部地区农村教育、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宁夏作为教育部首批实施"特岗计划"的省份,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特岗计划",并适时启动宁夏地方"特岗计划",自2006年至今,共招聘特岗教师近2万名,切实改善了农村教师的整体结构,成为推进宁夏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支生力军,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8.
郑新蓉教授作为中国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特岗计划”政策研究项目办公室主任.于2011年6月至9月带领调研团队展开了全国范围的“特岗计翔l”政策评估调研。在评估调研基础上.12月8日-9日“特岗计划”政策研讨会在京成功召开。本刊第一时间就政策评估调研发现独家专访了郑新蓉教授。评估调研发现,特岗教师带有明显的群体特征,普遍年轻且来自农村家庭;“特岗计划”在短时间内为农村贫困地区补充了大量有质量的教师,促进了农村教师招聘机制的变革.缓解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云南教育》2009,(16):38-38
各州、市教育局:截至2009年8月,遵循国家及省相关政策并结合实际,我省已连续4年顺利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特岗计划)。随着2009年特岗计划工作任务的完成,届时我省通过特岗计划充实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新教师将达2万余名。为进一步做好我省特岗计划实施工作,使之成为农村中小学补充新教师的稳定长效机制,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0.
柏保权 《云南教育》2014,(20):38-38
2006年国家启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以来,南涧县紧密结合全县实际,强化领导,严密组织,稳步推进,通过精心设置招聘职位,严把笔试、面试关,实行全程资格审查和社会公示等方法,顺利实施了特岗教师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