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做作文”强调学生的习作过程是一个现实的体验、思索、整理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的习作过程有重要的作用。那么,为什么要“做作文”?怎么引导学生“做作文”呢?这都是我们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桑哲 《现代语文》2005,(1):F003-F003
学生都说作文难,尤其是作文考试难。它究竞难在何处?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能不能在考试中有效地突破难点,化难为易?在新课程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如何面对新形势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胡存勇 《学语文》2005,(2):35-35
叶圣陶先生曾说:要让学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如何达到此种境界?我认为学生仅停在“写”是很维达到的,只有不断参与“改”、“评”,从中领悟作文优劣的道理,方能“不待老师改”!近年,笔者进行了作文“论辩法”的有益尝试: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论辩的方式把作文的改、评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此举充分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成效显著。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作文难写,难写作文”几乎成了学生的口头禅,这简单的话语中流露出的是学生们对作文的普遍心态;“作文难教,难教作文”近乎成了教师的心病,这简单的话语中暴露出的是教师们对作文教学的畏难情绪。为了解开师生畏惧作文的情结。让学生能够写好作文。树创作文的美好形象。两年前,我在所教班级开展了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探索如何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进行作文,寻求作文教学的改革之路。实验之初,恰逢《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给我的探索吹来了强劲的东风,“课标”对作文的精当阐释让我更加坚定了信心。两年多的探索实验是否让学生改变了对作文的看法呢。作文在他们的心目中到底变成了什么样了呢?学生的家长到底对孩子的作文有些什么认识呢?为此,我特邀了两位家长、三位学生,与他们进行一番交流对话。他们那朴实真切的话语似和煦的春风抚慰着我的心灵,让我释怀。  相似文献   

5.
罗昌财 《青海教育》2003,(12):19-19
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特别是近年来高考话题作文的连续出现,一部分学生认为话题作文容易写,不把“话题”放在心上,久而久之,产生惰性心理,对作文不感兴趣。其实,作文是高考中的重头戏,如果对这出戏不再是“情有独钟”其后果就可想而知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作文兴趣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作文起步教学中,合理利用CAI,可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 一、利用CAI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作文起步教学时,不妨设计一个作文游戏软件,在鼠标的指引下,卡通主人公由开始听到作文害怕,继而勇敢地经过观察、谈话、游戏巩固、说话、动笔写作、修改等关口,最后成功地完成了作文。以此消除儿童对作文的畏难情绪,激发儿童作文的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了解作文的基本流程,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 二、利用CAI指导学生作前观察 起步作文的内容源于生活,要写好起步作文,必须认真细致地观察生活,做…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衡量一个学生语文基础和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准。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历来都把作文指导和作文评改当做作文教学的主要环节来抓,然而,实际的教学实践,一些教师却深感作文难教,难就难在指导做了,评改也认真做了,学生的作文能力老是提不高,这是什么原因呢?笔者认为这是方法的不对。  相似文献   

8.
如何实现作文创新呢?不妨做以下尝试:其一,改变过去的命题作文的模式,代之以半命题、无命题的自由作文;取消对作文的种种限制,把作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9.
学生“作文难”,教师“教作文难”,历来如此。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作文教学搞得好不好,将是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为什么历来会存在着学生“作文难”、教师“教作文难”的问题呢?原因是复杂的,其中学生的心理因素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  相似文献   

10.
在探究性作文评讲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做什么呢?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探”他人或自己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去“究”如何使作文水平升格。围绕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以下探索:  相似文献   

11.
在对小学生作文心态的调查中,我们深深感到,改革以“文”为本的旧作文教学机制已刻不容缓,改变作文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的消极心理,是作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如何化消极为积极?让学生从消极心态的“阴影”中走出来,走进“阳光”?我们的思路是:以人为本,从“怡情”、“沟通”、“松绑”、“实践”、“积累”五个维度构建作文教学框架。 一、怡情 将培养学生的美好心灵,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以及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作为作文教学的灵魂。在操作上,一是充  相似文献   

12.
作文该怎样教,靳老师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他改变了以往传统的作文教法,摈弃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的方法指导,告诉学生作文就是写自己身边的事,倾诉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这节课,靳老师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儿童内心世界。眼里、心里都有学生,他亲切的话语打消了弦子们的畏难情绪,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师生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靳老师启发学生感受世界,抒发真情,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成效的高低也是语文教学效益高低的一个显著标志。新课程带着新的理念,已进入我们的课堂,走进我们的生活,向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发起了挑战。那么,如何适应新课改作文教学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作文教学呢?  相似文献   

14.
王新芳 《教育论坛》2004,(2):31-31,50
在作文教学中,我经常发现许多学生的作文在立意、选材、结构、表达等多方面如出一辙,缺少创意,缺少扑面而来的新鲜感。症结何在?我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写作时的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在每次批阅学生作文时深感学生作文的空洞、苍白,作为老师不能单纯的去指责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表达水平。而更应该思索一下如何才能使学生的作文有什么可写,使学生的作文做到言之有物,使学生的作文有血有肉,有个性、有生机、有灵魂。那么,如何使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还是应该从源头抓起。  相似文献   

16.
作文课堂     
1 十多年了,自从踏上讲台那天起,面对学生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作文,我的内心一直充满了疑惑与焦虑.   我时常想,为什么学生的作文总是充满了空洞浮泛而又不容置疑的所谓正确的废话?为什么学生的作文总是拥挤着崇高、奉献之类的大词强词?为什么学生的作文总是多有不切实际的呼吁、指手划脚的虚张声势而少有诚实真挚日常素朴的生活低姿态?……  相似文献   

17.
应试教育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主要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并没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甚至还磨光了他们的写作兴趣,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们可以试试愉快作文、放手作文和生活作文等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在作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重视作文指导和教师批改。而轻视对学生修改作文的引导,甚至认为让学生修改作文是老师偷懒的一种体现。其实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反复修改,不仅可以使文章不断完美,也能使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它也是教师作文教学和学生的习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对引导学生进行作文修改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大胆尝试,现列举出来,敬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9.
大多数语文老师十分重视作文教学,尤其到了高年级,作文教学变成了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如何进行作文辅导?如何指导学生把所学到的写作知识熟练地运用到作文的过程中去,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作文应考能力呢?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下面谈谈我的看法。一、学生作文的普遍现状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和作文指导的程式化训练,使学生把作文当成了一种文字游戏。"好"学生还总结了一套套应付作文的手段:一凑、二套、三抄。凑即把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来个改头换面,凑成一篇自以为美不胜收的"杂文";或套文章格式总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学生听说读写、遣词造句能力的实际综合反映,如何指导好学生作文,是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又一反映,而作文批改又是作文教学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