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总体上讲,现在的经济新闻存在着呆板、肤浅等问题,具体地说,有“四多四少”:唱四季歌的报道多,研究经济规律的报道少;就事论事的报道多,有深度有见解的报道少;公式化的报道多,新鲜活泼的报道少;从领导和丁作角度报道多,从群众和生活角度报道少。出现这种状况,原因之一是我们长期以来只强调经济报道的指导性,而忽视了经济报道的可读性。这样,使本来就不容易写好写活的经济新闻,愈来愈陷入呆板、沉闷的境地;而且人们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似乎经济报道的任务和功能就是“传达上级有关经济工作指示”和“图解经济政策”、“通报生产进度”。如何从内容和形式上改革经济新闻,把指导性与  相似文献   

2.
报纸主要是传播新闻信息。新闻以时效、新鲜、显著、接近有用、趣味等特性满足读者的普遍需要,从而获得它的宣传价值和实用价值。如果以这样一些尺度来衡量我们现时各报的新闻信息,就会发现它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一、我们的新闻信息尚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正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市场经济正在培育发展中,许多方面还不完善。报纸在传递新闻信息上,也远远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表现在比如:经济新闻,往往宣传生产多,流通少,经验多,信息少;每当中心工作一来,宣传上“一窝蜂”,接二连三地报道同一件事,而内容毫无新意;还有哪种以介绍经验、做法为主的报道方式,实在不  相似文献   

3.
新闻周刊始终以报道和解释新闻为主,着眼于解释新闻事件的含义及对事件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所以,新闻性是新闻周刊的根本,无论是以时政或政经新闻为主的时政类新闻周刊,还是注重文化和生活报道的时事生活类新闻周刊,二者视角虽有差异,却都以新闻为主打内容.  相似文献   

4.
马志朋 《今传媒》2014,(5):48-49
2013年,《人民日报》对两会的报道具有鲜明的特色。本文笔者主要以2013年《人民日报》对两会的新闻报道加以分析,报道体裁以通讯和评论为主,图表、图片新闻少;信源全为本报消息;报道立场以正面为主,中立为辅;报道内容设置互动性强;报纸排版海报化、网页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助新闻框架理论,运用内容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以香港"占中"事件为个案,研究人民网和凤凰网对重大事件在新闻呈现上的差异。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在新闻材料选择上,人民网重视原创,引领官方发言,凤凰网则更注重各方转载,报道多元化;在新闻材料建构上,人民网采取均衡报道方式,以"求稳"为准则,而凤凰网报道自由度相对较高,以事件的冲突性和新闻的价值点为报道准则。但两者在报道框架上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当前,国内一些成熟的大众化媒体基本实现角色转型.从报道内容上.改变了以往以社会新闻为主的模式.增加时政、经济新闻;从报纸功能上,更加注重社会责任:从报纸影响力上.更加注重公信力,提高自身的舆论引导能力;从媒体自身建设上,更加注重构建和谐媒体;从媒体自身发展上,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这类媒体区别于传统党报党刊的主流媒体.有人称之为“新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7.
新闻与政论,究竟谁是报纸的主体?这是研究美国新闻观念演变的又一个角度.美国报纸在创始阶段以传递消息为主,以后出现了政论报纸、政党报纸,便转而注重于政论.到十九世纪中叶便士报问世,进行了一场美国报业史学家所谓的"新闻革命"之后,新闻才在这些报纸上争得了首席地位,而且逐渐影响到了其他各类报纸.从曾经发生过的这个"重点转移"的过程看来,以孰为主的问题主要取决于报人对报纸职能的认识.强调报纸"宣传"职能者,往往注重政论,强调"告知"职能的,则把着重点放在新闻上.同时,从文字体裁的发展来看,新闻之作为一种独立形式,从胚胎到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群众对新闻单位的意见主要有两条:一是会议新闻多,上层活动多,真正有价值的新闻少;二是批评报道少,有不少批评不痛不痒,流于形式。舆论监督不力,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各级党委和党政领导对舆论监督重视不够,指导不力,没有要求,没有任务。而同时又对新闻单位其他方面管得过死,干预过多或出面直接指挥,使新闻单位不方便行使自主权,按新闻规律办事。二是有些新闻单位片面理解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对舆论监督持消极态度,顾虑重重,怕批评报道多了出问题,出偏差,惹麻烦。有些记者愿多写表扬稿,不愿写批评报道。三是社会化的监督机制很不健全,  相似文献   

9.
通讯和消息是报纸上的常见体裁,如果说消息是一种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去概括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事实的新闻文体,那么,通讯则是比较详尽生动地报道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或重大事件的新闻文体。通讯和消息同属新闻报道大类,都必须符合新闻采写的基本要求:真实性、思想性、肘间性、用事实说话等。但两者有差异,主要表现在:从篇幅看,消息比较简短,而通讯较长;从内容看,消息以报道事情为主,而通讯大都以报道人物活动为主;从时间性看,消息比通讯更迅速些,从表现手法看,消息概括性强,多用叙述的方法,或以叙述为主,伴有  相似文献   

10.
建设性新闻研究在全球多地兴起,本文研究了建设性新闻在新常态议题报道中的实践探索情况,基于人民网采集的样本数据分析了建设性新闻各分类在该议题报道中的使用:方案新闻、预期新闻多;和平新闻、恢复性叙事新闻少;成就多,问题少。在建设性新闻的实践中,我国的新常态议题报道也体现出自己的特色:与西方建设性新闻报道不同的是,我国的报道更注重社会整体的协调,通过成就报道,构建积极向上的景象;通过政策方针的介绍,引导积极的舆论走向。  相似文献   

11.
李振合 《新闻窗》2010,(3):39-40
概要地说,新闻娱乐化一是指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注重报道名人趣事、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综艺新闻、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或者将硬新闻软化处理,寻找时政、经济、法律、国际新闻中故事性强的元素突出描写。二是指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描述,通过描述新闻中有趣的故事、情节、细节,  相似文献   

12.
马凯 《新闻世界》2013,(6):258-259
在伦敦奥运会报道中,《中国妇女报》以女性视角看奥运,记录女性的荣耀,进而呈现理性的思考。通过对该报伦敦奥运会期间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可以看出该报的奥运报道版面表现功能强、多用故事化手法对女运动员进行报道、新闻内涵上注重报道的人文视野、标题制作个性化。但同时在报道中还存在着专栏及评论文章数量少,报道范围相对狭窄以及报道较为分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潘世新  杨柳 《新闻前哨》2009,(10):94-95
报纸专刊是非新闻版面.它不像新闻版那样,以报道新闻信息为主,也不同于综合性副刊版.以发表文艺作品为主,而是介于传统的新闻版和综合性副刊之间的版面。内容上,它涉及科技、教育、旅游、消费等各个方面,多与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生活气息浓郁,注重知识服务,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14.
<正>数据新闻弥补传统新闻宏观叙事的不足。传统以文字为主的新闻叙事注重细节的捕捉,擅长微观的表达,这导致传统新闻宏观叙事能力的不足。数据新闻能够游刃有余地运用客观数据,对事物和现象做充分而客观的中宏观报道。但这并不是说数据新闻不具有微观报道的能力,通过现代网络交互技术数据已经能够将中宏观和微观很好的联通在一起了。  相似文献   

15.
《记者摇篮》2008,(12):8-9
普遍地说,新闻记者往往更注重新闻敏感的培养而忽略政治敏感的塑造。正如美国著名记者沃尔特·李普曼所说:"往往一条新闻的价值不在于它文字上有多么优美,写作上有多么高明,而在于谁首先发现它、报道它。自己发现新闻、抓新闻,对事物价值大小有正  相似文献   

16.
《新闻前哨》2004,(7):79-79
湖北电视台管佳莹、李志宏、董喆在《1860新闻眼的启示》一文中说,《1860新闻眼》是江苏卫视主办的以社会新闻为主的栏目,该栏目给予我们很多启示: ——编排上,很注重板块组合,板块与板块之间用广告或抽奖隔开,条理非常清晰。板块组合报道体现了很明确的编辑思想,不同的板块相当于报纸的  相似文献   

17.
一、新闻摄影现状分析 当前图片报道几多几少的现象仍然突出:摆拍的多,抓拍到鲜活的少;唱四季歌的多,有特点的少;反映动态的多,深度报道的少;事件新闻多,典型人物少;社会新闻多,经济新闻少;一般性的多,重大主题少。其主要原因有三点:  相似文献   

18.
江凌 《新闻传播》2009,(10):7-10
会议新闻报道是一种强调时新性、重要性和现场感的动态新闻,重在迅速传递信息.属硬新闻范畴。中西媒体由于新闻价值观不同、报道立场不同、报道角度不同.因此,会议新闻报道的篇幅、内容、结构、表现风格和语言习惯不同。就角度而言.中国媒体习惯于从正面角度和官方视角进行会议报道.西方媒体主要从负面或中性角度和平民化视角进行报道;就报道内容、结构而言。中国媒体篇幅冗长、面面俱到.以直线式结构为主。西方媒体篇幅简练、主题集中.以曲折起伏式结构为主;就表现风格和语言特色而言.中国媒体庄重严肃.以“硬新闻”式报道为主.语言多间接转述,多表述和概括,表现力稍弱,西方谋体活泼风趣,以“硬新闻软化”式的报道为主,语言生动形象,多直接引用,多解释和表现.表现力较强。  相似文献   

19.
在报道题材的选取上,2009-2018年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作品注重对社会热点事件的报道,富有时代性。重大主题报道主要集中于时政新闻,主题性质分布反映了我国新闻工作"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基本方针和媒体的主流价值取向。网络新闻工作者十分重视新闻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善用技术构建传播矩阵,但在利用网络和新媒体技术手段进行创新性传播方面有待加强。在主题表达上,紧扣时代主旋律,传达积极价值取向,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在报道题材的选取上,2009-2018年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作品注重对社会热点事件的报道,富有时代性。重大主题报道主要集中于时政新闻,主题性质分布反映了我国新闻工作"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基本方针和媒体的主流价值取向。网络新闻工作者十分重视新闻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善用技术构建传播矩阵,但在利用网络和新媒体技术手段进行创新性传播方面有待加强。在主题表达上,紧扣时代主旋律,传达积极价值取向,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