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报道题材的选取上,2009-2018年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作品注重对社会热点事件的报道,富有时代性。重大主题报道主要集中于时政新闻,主题性质分布反映了我国新闻工作"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基本方针和媒体的主流价值取向。网络新闻工作者十分重视新闻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善用技术构建传播矩阵,但在利用网络和新媒体技术手段进行创新性传播方面有待加强。在主题表达上,紧扣时代主旋律,传达积极价值取向,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新闻作品是否应读有主题? 新闻作品要不要、有没有主题? 有人认为,新闻作品是新闻事实的报道,如果提出新闻作品要有主题,会不会使新闻报道失去客观性?而有的报道,特别是那些很简单的事实的报道,很准谈什么主题。  相似文献   

3.
任何体裁的作品都有明确的主题思想。这种主题思想是建立在作者所要表达的某种观察、情感或意见的基础上的。新闻的主题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观察世界得出的思想结晶,是新闻作品的主导思想,是决定新闻作品的思想意义和指导作用的根本因素,也是选择和组织新闻材料及安排新闻作品结构的主要依据。一篇稿件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主题是否正确,是否深刻。那么,如何提炼主题,深化主题,表现主题呢?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报道自身的任务和特点决定了自身的目的性,其目的性又必然反映在价值取向上。报道什么与不报道什么,提倡什么与反对什么,新闻制作者的脑子里必然有个鲜明的价值取向,并根据这个价值取向去提炼主题、选择村料和行文制  相似文献   

5.
《青年记者》2014,(1):20
由于盘点主持人能力、精力所限,不能尽览国内媒体的优秀新闻作品,欢迎媒体同仁推荐本媒体或在其他媒体看到的优秀新闻作品,体裁、发表媒体不限。请写明所推荐作品的作者、发表媒体和发表时间,并注明推荐理由,最好有作品原发的数字报刊网址或音视频网址。请发邮件至:qnjzbj@qq.com,并在邮件主题上注明"推荐优秀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6.
《青年记者》2020,(1):65-65
由于盘点主持人能力、精力所限,不能尽览国内媒体的优秀新闻作品,欢迎媒体同仁推荐本媒体或在其他媒体看到的优秀新闻作品,体裁、发表媒体不限。请写明所推荐作品的作者、发表媒体和发表时间,并注明推荐理由,最好有作品原发的数字报刊网址或音视频网址。请发邮件至:qnjzbj@qq.com,并在邮件主题上注明"推荐优秀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7.
江坪 《新闻实践》2007,(6):37-37
近日,将获得2006年浙江新闻奖网络作品奖的30件作品在网上公示,浏览这些作品,发觉有有许多“亮点”。围绕重大主题,把文章做“深”,是其中之一。重大主题报道是做大做强正面宣传的重要形式。去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是各新闻网站着力报道的重大主题,浙江日报、浙江在线会同共青团浙江省委及其所属青年时报组  相似文献   

8.
姜润曦  杜仕勇 《传媒》2021,(3):27-28,30
网络专题是新闻网站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的拳头性报道方式.面对全媒体时代的各种挑战,网络专题报道有必要进行融媒体创新.本文以人民网两会报道为例,分析其在两会报道中的融媒体创新经验,以期为主流媒体重大题材融合报道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中,新闻网站要根据网络特点抓好新闻策划,拟定完整的报道计划,在规定主题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胆创新自选动作。要注重社会互动,强化受众参与性,让重大主题报道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同时追求报道形态创新,调用文字、声音、视频、图像等多种形式进行连续的、全方位的、深入的报道,形成一套成熟的新闻表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细节对于新闻作品的主题有着极强的表现力和展示力,这是因为细节本身就蕴涵着极其丰厚、深刻的主题思想、主题意义,细节甚至可以涵盖作品的主题,笔者把这类细节称之为"主题性细节"。"主题性细节"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细节,不是在新闻作品中只起到一种渲染、烘托、映证的背景性、铺垫性作用,它可以是独立的、至少是部分的直接  相似文献   

11.
《青年记者》2016,(7):44-44
由于盘点主持人能力、精力所限,不能尽览国内媒体的优秀新闻作品,欢迎媒体同仁推荐本媒体或在其他媒体看到的优秀新闻作品,体裁、发表媒体不限。请写明所推荐作品的作者、发表媒体和发表时间,并注明推荐理由,最好有作品原发的数字报刊网址或音视频网址。请发邮件至:qnjzbj@qq.com,并在邮件主题上注明"推荐优秀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2.
李方 《青年记者》2012,(8):41-42
大多数新闻作品都是有主题的,也有一些新闻作品是没有主题的,比如一些奇闻趣事、简单的信息性的作品.从总体上讲,新闻作品需要主题,需要有好的主题. 主题是新闻的灵魂,记者只有把握主题,提炼主题,深化主题,才能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才能使读者不仅能获得信息,而且能受到心灵的震撼,才有可能把新闻写成“好新闻”.  相似文献   

13.
写出好的新闻作品,甚至精品,是每个新闻作者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目标。所谓好作品,从最宽泛的意义上说,就是能够充分满足社会及其广大读者需要的作品。怎样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取决于多方面的条件,本文试图从价值论的角度,探讨一下新闻作品的价值构成,从而为新闻作者如何提高自己新闻作品的价值,以更好满足读者的需求,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建议和参考,写作实践上的努力环节和方向。 探讨报刊新闻作品的价值构成,实质上就是探讨在读者(价值主体)与新闻作品(价值客体或对象)间建构起的价值关系中,新闻作品应该在哪些基本方面满足读…  相似文献   

14.
在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中,新闻作品除了要面向基层走转改,其审美取向也尤为重要。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新闻作品的审美取向:即深入实际、用细节描写提升新闻报道的真实美;以人为本、用真情实感营造真情美;巧用素材,用深度提升新闻报道的创新美。认为唯有如此,才能成就走转改精品。  相似文献   

15.
吴杰 《东南传播》2016,(12):87-89
随着媒体科技的迅猛发展,传播介质呈现多样化、传播渠道层出不穷,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更是让传播随时随地随心复制黏贴、转发、分享……传播便利性加剧导致传播内容难有版权保护可言,尤其是占据传播内容相当比重的传统媒体采制的新闻作品,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传播过程中几近"裸奔",完全失去了版权规范和保护。本文将针对广播电视新闻作品在互联网和"两微一端"等新媒体的传播过程中的特点,提出版权保护的相应策略,期望将对今后网络版权新秩序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邱星翔 《东南传播》2020,(12):127-128
人物专访类视听新闻作品是采访者和受访者在一定的空间内就某一具有新闻价值的主题进行交流讨论的视听语言作品。此类作品可分为访人、访事、访观点三类,但不管哪一类人物专访作品,都可将作品的语言表达分为镜头语言、采访者语言和受访者语言表达。通过这三种语言表达的融合,共同构成了人物专访类视听新闻作品,且能够进一步呈现和升华作品的主题。  相似文献   

17.
黄鹤 《青年记者》2009,(12):38-39
新闻报道价值取向是新闻传播主体取舍新闻时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价值立场和价值态度,是新闻价值取向在新闻报道操作中的变化和细化,具体表现为在新闻传播中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和报道重点是什么及其基本倾向。近年来,由普通百姓倾诉自己生活中的情感遭遇,记者聆听记录而成的副刊专栏在市民生活类报纸上遍地开花,受到读者的大力追捧,新闻学术界对此类文体和价值取向也给予了一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在网络新闻日益成为人们接受信息的首要渠道的情形下,主流网络新闻媒体如何把握主流价值观的宣传价值取向,积极弘扬时代主旋律显得日益重要。本文以新华网的报道为例,分析在海地地震报道中我国网络新闻媒体的新闻价值取向和宣传价值体现,并探讨如何更好地把握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任何新闻都有一个想表达或揭示的主题,主题是新闻的大脑,直接关系到一篇作品的质量、影响力,所以要写出质量高、有影响力的新闻,就需要在主题上做足文章。相同或相近主题的新闻为什么有的出类拔萃,有的表现得平平淡淡呢,这与新闻主题的立意、报道角度选取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20.
黄金  张娜 《传媒》2014,(12)
正"策划新闻"的概念早些年出现在新闻界。近年来随着自媒体及社交媒体的繁荣,网络上出现了大量由非媒体实施策划的"策划新闻",有些新闻甚至通过网络转载并不断叠加舆论声量,反而影响了主流媒体的报道议程。由于网络策划新闻的策划者不再局限于媒体,新闻当事人也可以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