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深入了解云南省少数民族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真实状况,本研究对云南省10所高校的60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了实证调研。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少数民族不同社会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差异性显著;母亲的文化程度对子女进入不同类型的高校有显著性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倾向于进入收费比较低的公立大学等结论。  相似文献   

2.
以昆明市女子中学"民族女子班"为例进行解析,研究显示民族女子班具有社会和教师高度重视、教学资源高度占有、多元文化知识更易获取等民族优势,以及教育理念凸显女子特色、学习氛围凸显单纯性等女子单性教育优势两方面。结合昆明市女子中学春蕾班情况,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对策以提高少数民族女子集中教育的优越性,壮大云南民族女子班,为我国的少数民族女子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韩月 《教育与职业》2012,(26):15-17
少数民族学生能否接受高等教育以及接受怎样的高等教育不是智力或经济的单一因素决定,更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在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中,关于阶层文化、家庭文化和个体(由于文化)选择学业上的自我淘汰的渐变过程对于分析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机会问题具有独特的视角。中国的特殊国情对于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机会问题既可以有潜隐的文化建构的影响,也可以通过经济支持和政策扶助来促使有益文化资本积累的行动以减少不足。  相似文献   

4.
立足于美国黑人的女子教育观,从政治、经济、历史学的角度,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黑人女性作为研究范例,纵观了19世纪美国黑人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揭示出美国黑人女性接受高等教育之路的艰辛,反映出19世纪美国男女和人种之间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5.
英国女子高等教育在世界女子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对英国女子高等教育问题的研究明显薄弱。本文对英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全面的梳理,并认为工业发展是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因,广大女子的积极争取是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基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是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诱因,政府对女子高等教育的重视是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6.
男女同校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女子学院的未来角色是当代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两大议题。大学女性人数的快速增长带来了校园文化的变化,也引起了人们重新思考女性应该接受怎样的高等教育。思考当代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将有助于看清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景与挑战。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云南省石屏县慕善村彝族支系花腰女子"凤舞龙"现象为研究对象,揭示其形成的社会文化成因,探寻其形成、演进、变迁的历程及发展路径。以透视现代西方体育冲击下和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少数民族女子体育的现存状况和有效的传承方式,以促进少数民族女子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不同社会阶层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家庭所处社会阶层、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三方面对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实证研究表明:不同社会阶层少数民族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及学校的层次、类型有显著差异;在一般公办本科院校中,少数民族的社会阶层差异最小;在公办高职高专院校中,学生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差异最小;家庭收入高低对于少数民族是否进入民办院校就读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印度独立后,女子接受高等教育状况有了长足的改观,具体表现在女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快速提高、在校大学生中女性比例上升与人数的增长、教育层次的提高等方面。但与此同时也存在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机会有限、教育质量不高、社会偏见依旧严重等问题。我国和印度同属发展中国家,借鉴印度的经验对我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女性一直以来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其作为高等教育对象的一部分,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体现出了显著的特殊性,文章分析了其三大特性以及在接受高等教育时产生的两大冲突,提出了三条解决的途径,保证少数民族女性实现家庭回归、社会回归、民族回归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1.
女童教育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难点,它既是人口问题、妇女问题、贫困问题在教育上的综合反映,又是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文中旨在对文山州瑶族女童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并尝试思考相应对策,以期能为我省瑶族女童教育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欧以克 《高教论坛》2005,(5):169-171,104
本文对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进行探讨,从政治的角度分析民族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发展民族高等教育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途径,实现民族平等团结的重要措施及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民族地区要从根本上得到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从实际出发发展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基本的模式是灵活多样、按需施教、注重实效;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指导,通过多方面努力,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鉴 《教育研究》2006,27(4):24-27
民族地区的地方课程开发模式可以概括为“国家专门机构统一协作、多省区联合开发、不同层次民族自治区共同使用”,其理论基础在于地方性知识的教育价值及多元文化教育的全球理念。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的目标是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指导下,立足于各民族优秀的文化知识,放眼全球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特点,培养具有多元文化知识、态度与能力的一代新人。地方课程的内容包括生态环境、生产生活、民风民俗、社会历史、传统科学、民族艺术和语言文学等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应对社会发展形势,确保校园和谐乃至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需要;是完善高等教育体系,提升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需要;也是高校进一步加强管理,降低安全管理成本的需要。本文在对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和必要性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六个方面提出以学生为本,有效推进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贵州是一个有着17个世居民族的多民族省份,民族教育问题一直为社会所关注.民国时期吴泽霖、陈国钧等著名学者在对贵州民族社会进行调查的过程中,一直关注贵州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汇于《贵州苗夷社会研究》一书中上述学者的相关论述,代表了一代爱国忧民学者对贵州民族教育发展的关注、认识与期待,其中显现出的大力发展苗夷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以化愚昧为文明;重视民族妇女的教育和培养民族地区基层干部,以促进民族社会进步;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以教育促进经济发展;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救国教育,以提高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在教育中加强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传播,以抵御外来文化侵袭,掌握教育的主动权等等观点,对于当代贵州民族教育的发展、贵州民族人口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仍然具有多方面的启示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新世纪开始之际,我们必须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高度重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把它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促进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在数量上得到跳跃式的发展,在质量上得到全面提高。把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为发展少数民族高等教的根本大计,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倾斜政策与教育公平问题历来是我国民族教育所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建国以来我国高考少数民族倾斜政策的回顾,从教育公平角度,对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少数民族倾斜政策的价值取向和实践问题进行反思,提出在政策调整中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改变单纯以民族进行划分的标准,建立严格的民族成分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民族教育课程改革及其政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鉴 《西北师大学报》2002,39(6):102-105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民族地区会遇到特殊的教育体系与内容设计等因素的影响,为此需要一系列特殊的民族教育的课程政策来保障,如民族教育的课程目标政策、课程设计的原则、三级课程的管理体系等。  相似文献   

20.
保安族是甘肃省三个特有少数民族之一。通过对保安族研究文献的梳理,认为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保安族介绍性质的研究,保安族现实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保安族教育类型及教育特色的研究,保安族教育历史的研究及其他相关研究等几个方面。关于保安族教育研究,存在着零散描述的多,系统研究的少;实证调查研究多,理论推演的少;宏观整体研究的多,微观具体问题研究的少的"三多三少"的现象。今后的保安族教育研究将加强对保安族教育的系统研究,从研究方法看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的问题也将更为微观和具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