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近二十年来大数据及相关行业的飞速发展,为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数字资源和推出更多研究成果的可能。文学地理学是近年来在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方面发展势头良好的新兴学科,呈现出研究队伍逐渐扩大、研究成果取得突破性进展、跨学科研究课题数量激增、相关研究取得了阶段性共识等特点,但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和学术界对文学地理学研究的需要,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的资源优势和方法优势,钩稽探寻中国文学地理的发展脉络和走向。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化成为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新课题,同时,也为中国经济史研究引入了新的视角。大陆学界对此给予高度关注,发表了大量论著,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拟从整体性研究、区域研究、中西比较研究、思想研究及行业研究等方面,对近20年来大陆学界有关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研究成果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3.
宽恕作为品德心理研究的重要主题,近二十年来,也日益受到了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目前西方心理学家对宽恕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颇为丰富的研究成果,而我国对宽恕的科学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对宽恕的内涵界定,类型,发展模式,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及测验与评价等方面作了简要地介绍,以期对宽恕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更为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明代江南都市的发展,江南都市文学也出现了勃兴。江南都市文学中显露出的现代性因素使之与传统诗文迥异,而构成了与新文学的连接点。沈明臣作为江南都市文人的代表,其诗歌在题材主题、精神意趣、艺术特点等方面有现代性特征,本文正是从这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近三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三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背景与重要意义、内涵、特征与功能、构建的思路与途径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川陕革命根据地曾经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多年来,学界一直把它视作研究中国近现代革命的重要课题加以关注,也把它视作党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者的研究有很多成果,文章主要从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及历史地位、经济建设和发展、政治建设、军事建设及其他一些方面等入手,对多年来涉及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研究成果加以综述,以期有助于展现多年来该课题研究的总体状况。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职业教育取得巨大成功,也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文章梳理了近20年来国内学者关于新加坡职业教育的研究成果,指出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文章对相关研究成果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并提出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8.
“安徽三大家族与近代中国实业”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8月22日至23日,安徽省历史学会主办、阜阳师范学院协办的"安徽三大家族与近代中国实业"学术研讨会在阜阳召开,来自省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的60余名代表,提交了近40篇论文。与会专家就阜阳倪氏、寿县孙氏、东至周氏家族,家族史研究的意义、理论与方法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研讨与交流,不仅在一些方面有所突破与进展,也在整体上推动了家族史、家族企业与近代社会变迁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白凤娜 《文教资料》2011,(36):241-243
对《水经注》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近二十年来《水经注》研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并呈现出不断深化、拓展与创新的趋势。其中既有集大成的研究成果也有零散的查漏补缺。研究者主要从概述、版本、考证、历史地理、文学等方面对《水经注》作的探讨,笔者试兹及所见,择要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择当下流行的舞曲名《江南style》为研究对象,对组合结构"××style"的产生及流行动因、短语结构、语义发展以及近义组合"××范儿"的比较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旨在揭示流行语在丰富人类语言方面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江南文学与文化研究自上世纪90年代起被学术界密切关注,近年来更是成为学术热点。研究者对江南文学与文化的诸多层面进行了细致且深入的探讨,成果丰硕,不仅涌现出为数众多的学术专著及论文①,更是在江浙沪等地建立了多所研究机构和高校研究专业。2010年12月25~26日"从江南看中国——文学与历史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的召开、2011年7月22~25日"首届江南文化论坛"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江南文学与文化研究、当前的"江南学"研究日益呈现出深刻性、专门化及学科交叉性等特征。经过十年来的积淀和发展,江南学研究以独特的文化视角实现了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多侧面、多维度的深入观照,在历史、文化、文学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探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中国现代史》教学,核心是看现代教育技术是否有机地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融为一体,成为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高度和谐自然的有机部分,从而最终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进行高校《中国现代史》课程教学,需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灵活掌控课堂教学与全面评估教学效果,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龙衮的《江南野史》成书于1022—1029年间,其史料来源有二:一是龙衮家乡吉州当地的口头传说;二是其他文献记载。《江南野史》一书秉笔直书,实录其事,同时也有彰善瘅恶、以申劝诫的用意。作为第一部纪传体南唐史,《江南野史》在南唐史料的保存和整理方面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4.
加强公共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时效性,应从关注课堂教学过程着手。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方法为例,说明在公共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增加人文社科课程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必须关注历史学科的特点,从历史逻辑演进着手,加大课堂的共鸣性。  相似文献   

15.
黎锦熙是现代汉语语法学的奠基人,其语法代表作《新著国语文法》是现代汉语语法学的开创力作。本文以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及其开创的句本位语法体系为研究对象,简介《新著国语文法》的研究概况及其在汉语语法学史上的地位,探讨句本位语法体系的特点及其在当代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指导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研究.在拟定调研课题时,应遵循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体现历史科学的学术性、激发学生兴趣的针对性和便于调研的可操作性等原则.根据这些原则,结合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结合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拟定出一系列调研课题,供学生选择,以进行调研.调研工作大致包括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和考核阶段等四个步骤.  相似文献   

17.
对《旧唐书·地理志》江南、剑南二道记载的讹误缺漏之处进行了勘误订正。  相似文献   

18.
《清末新政与教育转型——以清季四川师范教育为中心的研究》一书,以清季四川师范教育为研究对象,重建了清季四川师范教育发展历程,开拓了中国近现代史、区域史、教育史研究的视野,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某些空白。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两课”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限内提高其教学的有效性是其重要任务。可从保持完整性和增强学术性两方面着手进行探索与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20.
实践教学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开展实践教学不仅是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而且是落实中央精神的需要,对于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实效性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新建本科院校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的模式主要有参观考察、课堂专题讨论、社会调查、课程论文写作、经典影视作品赏析、革命传统报告等。在实践教学中要取得实效,新建本科院校须注意坚持借鉴、试验、实事求是、多部门联动、教考结合等五大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